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线精品】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 优秀公开课件

【一线精品】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 优秀公开课件

(2)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3)高科技犯罪: 网络“黑客”、冰毒等 (4)其他问题: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启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辉煌下的思索
六十多年
前在广岛和长 崎爆炸的两枚 原子弹,夺去 了22万人的生 命。
辉煌下的思索
2007年11月20日,中国发现美国进口的大 米含有未经中国政府批准的转基因成分。英国 研究人员证实:小白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10 天 后,其肾、脾、消化道都出现了损伤。
第三次
(4)中国紧跟时代步伐,在图③所示领域也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
(5)科技是把双刃剑,人类向“神距五离、”神挑六战、的神同七时等,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能源、注重可持续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召开……引擎、引擎、
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 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当时的清朝,只有极少数士大夫睁开眼睛 看世界,更多的则在天朝上国里昏昏欲睡。 (1)英国之所以能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与第几次工业革命有关?
1.下列人物中,不可能坐火车旅行的是 A
A.达芬奇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列宁 2.今天,人们可以(多选题) A.通过电话与亲朋好友联系; B.乘坐飞机、火车外出旅行; C.上学搭乘公共汽车; D.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 E.给过生日的同学发祝贺电报; F.通过电视了解国家大事
而20世纪初的人们有可能做到其中的 ABCE
(1)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进 入电气时代,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2)政治: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3)外交(国际关系):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 霸斗争愈演愈裂,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
(1)经济:促进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世界经济发展成全球化趋势。
感受科技之光
历史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
知识结构.复习导航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最先开始国家(部门) 英国(棉纺织业)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开始标志 最具代表发明 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 瓦特改进蒸汽机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完成标志
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交通成就
(英)史蒂芬孙——火车 (美)富尔顿——轮船
(2)政治: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加强。
三次工业革命共同的积极影响
1、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 3、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三次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1)战争问题: 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
二战中的原子弹
思维体操 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何影响?

第一次:①列强发动两次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逐步沦
则 徐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先
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 ①列强瓜分中国 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②中国人民救亡 图存运动高涨。
第三次: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科技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 科学技术,加强自主创新,有 些领域已经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个人:(1)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从事 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第一次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初步形成
自然科学成 果的应用
两次世界 大战
第二次 工业革命
二战的需要 科学理论的
重大突破
垄断资本
主义形成 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 衡性增强
第三次 科技革命
你的承诺和誓言总归太遥远,你总归太缥缈。当我不在是你生命中的独一无二,我宁愿离去,也不愿在一份残缺的爱里苦苦挣扎。 你总归是我命中未了的缘和劫,我们也终究错过了!如果上天能够重新来过,我会绕过那个和你认识的地方,遇见你也许就是没有结果,可我也能释怀了。 我不能抱着那些回忆来折磨自己,我也不想就这样颓废的麻木的去过每一天了。你给的一切在回忆的沼泽里只会让我放不下,你走后在每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里我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你,我会盯着你送的东西久久的发呆,也会因为看到某个熟悉的背影,而伤心落泪。
信息化时代
材料四:2010年,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 开幕。“中国馆”以“东方之 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 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 “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 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 展中的中华智慧。 (6) 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 理念。14-16世纪的什么运动使人们开始冲破封文建艺神复学兴的束缚, 强调以人为中心,主张追求现世生活中人的幸福? (7) 请你为怎样建设落美实好科的学城发市展提观出,一人个与建自议然和谐发展
科技展厅
1964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你能列举出我国在第三次 科技革命中的一项成果吗?
1970
1973
1967
工业革命的结论及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
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
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你怎样看待国际间的竞争? 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主要内容是科学技术的竞 争,而这又往往取决于教育与人才的竞争。
(3)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请结合现实,从国家和学生个人两个方面谈谈我们 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的结论及启示
国家:(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大力发展科技文教事业,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3)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 (4)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不得不说时间真的是这个世间最好的跨度,一些承诺,一段誓言,终究败给了时间,回忆再美好也经不住流年。有些人错过了终究得放下……。 在过往中,总有一个人,曾经是你的满心欢喜,现在却成了你的闭口不提。他闯进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感动和美好,却又在某一时刻,猝不及防的从我们身边抽离,留下了一地的回忆。
当初说着各种承诺、各种誓言,我也相信了你就是我的小确幸。也是你让我相信了这世间还有美好,可最终你还是离我而去,终究你我成了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我们错过了,我曾幻想过天长地久;我也曾幻想过和你手牵手走在黄昏的路上。可终究你走了,留给我的只有回忆。我以为守着回忆你就可以回来,可是我错了,我,终究没等来你的转身,我终究知道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回不来了。我也终于决定放下了……
(2)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第后一,次20世纪40年代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鸦片战争
材料二: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设有八个展馆:生产馆、 综合工业馆、教育和社会学馆、运输馆、机械馆、电气馆、矿物 学和冶金馆,以及文理学科馆。 (3) 在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游客们在运输馆可以看到哪一 种交通工具? 汽车(或飞机)
D A、汽车
5、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
美以国示总哀统悼胡。佛这提位议发全明国家各是地:同A.时卡熄尔灭•电本灯茨1分C 钟
B.达尔文 C.爱迪生 D.莱特兄弟
6、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今天我们可以: ①用QQ聊天;②乘公共汽车上 学;③使用电灯照明;④通过电脑上网查资料。 其中得益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终于下定决心把你归还于人海了!其实很早就在逼自己慢慢的去放手了,每次听着你那冠冕堂皇的话我尽然差点相信了我和你会有以后…… 我没有你善于伪装,我学不会做最坏的人,我也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等一个不可能的结果!虽然先动心、动情的人是你,无数次主动和挽留的人也是你,可我还是学不会去做一个你渴望中的人。 这一路有快乐、有坎坷、有心酸。记得你曾对我说过:“这一路来太多的心酸和坎坷自己必须好好珍惜才是……”你也说过:“我不必有顾虑,你会珍惜你会好好保护着我……”这些话在耳边响起犹如昨天,那么悦耳那么清晰。可我不想这样原地不动的去等待和期望了,我准备回头了,回到我的原点,回到不是和你开始的原地了……。
贡献率
31%
33%
40%
请回答: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加大。
名称
影响
工业 革命
第二次 工业 革命
第三次 科技 革命
(1)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生产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 级 (。3)政治格局: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逐渐确立了对 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莱特兄弟和他们 制造的飞机
1903年12月17 日飞行者 1 号 试飞成功
知识结构.复习导航
第三次科技革命
最先开始国家 开始时间
美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领域
标志性成就 时代特征
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等领域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计算机
1945年,美国制 成第一台计算机。
3、首先发生在 英国,其他国家 的发展进程相对 缓慢。
1、科学与技术开始 密切配合,技术发 明以科技进步为基 础。
2、侧重于基础工业、 重工业、能源工业 部门。
3、有些国家两次 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几乎同时发生在 几个先进的资本主 义国家并迅速传播。
1、科学与技术紧密结 合,科学技术转化为 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 快。
材料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