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临床血液学基础检验常见问题的应对
临床血液学基础检验常见问题的应对
镜检阳性判断标准
n 白细胞计数异常 n Dohle小体粒细胞显见 n 中毒颗粒粒细胞显见 n 空泡变性粒细胞显见 n 原始和幼稚细胞≥ 1% n 早、中幼粒细胞≥ 1% n 晚幼粒细胞>2% n 异型淋巴细胞>5%
n 存在异常红细胞 n 可见NRBC
n 存在巨大血小板 n 存在血小板聚集
统计分析
– 应使用枸橼酸钠抗凝剂 – 血液与抗凝剂的体积比一般为9:1 – 当标本HCT>0.55时,应对血液与抗凝剂的体积比
调整
红细胞比容(HCT)增高的处理
• HCT>55% 时,血浆相对减少
– 调整抗凝剂
• 采血量不变,Hct增大,所需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减少,总量减少
所需抗凝剂(ml)=(100% - Hct)×血液(ml)×0.00185 – 针对3ml血量1:9抗凝的采血管,取出多余抗凝剂
XS-800i
WBC (x10^9/L) < 3或 > 30
PLT (x10^9/L) < 80或 >1000
不成熟粒细胞 有核红细胞 异常红细胞 血小板聚集
不成熟粒细胞 血液科全推
血常规复检规则的统计分析
复检规则设置流程
确定方案及目标
确定镜检阳性标准 仪器校准/比对 双盲法 仪器检测和镜检
多余抗凝剂(ml)=0.3 ml -所需抗凝剂(ml) – 用注射器取2.7ml静脉血,因取出抗凝剂过程破坏
采血管负压,需告知临床用注射器采血后,取下
5.4 检验前程序
5.4.8 • 应根据检验项目明确列出不合格标本的类
型(如有凝块、采集量不足、肉眼观察有 溶血的标本等)和处理措施
不合格标本处理
红细胞碎片
• PLT计数假性增高(电阻抗方法尤为明显 )
– PLT直方图右侧尾部曲线明显抬高
• 大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
• 不均一性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
– RBC、HGB,MCH、MCHC减低 – MCV略减低,RDW增高 – 报警提示 Fragments、ANISO、Anemia
复检规则设置流程
确定方案及目标
确定镜检阳性标准
仪器校准/比对
双盲法 仪器检测和镜检
设定/调整复检规则
满足预设定目标?
N
Y
验证实验
复检率20-30% 假阴性<5%
血液病患者不能漏诊
验证参考复检规则
N = 1223
优化参考复检规则
• 假阴性率下降但推片率过高,工作中 实现难度增大
• 推片复检规则以此为基础,从降低假 阳性入手
– 血液病患者不能漏诊 – 复检率
复检规则设置流程
确定方案及目标
确定镜检阳性标准
仪器校准/比对 双盲法
仪器检测和镜检
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 中国血液学复检专家组
41条 Lab Hematol 2005,11:83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8, 31: 752
设定/调整复检规则
满足预设定目标?
N
Y
验证实验
设定/调整复检规则
满足设定目标?
N
Y 验证实验
5.5 检验程序
*5.5.1 (CNAS-CL43:2012) 应制定如下标准/ 程序:
• 当检测样本存在影响因素(如有核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等)时,对仪器检测结果可 靠性的判定和纠正措施
有核红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绝对值增高* 计数结果可信度低
PLT (x109/L) <100或>1000
不成熟粒细胞 血液科全推
优化假阳性的主要触发规 则
XE-2100
WBC (x10^9/L)
< 3或 > 30
PLT (x10^9/L)
< 80或
XT-1800i
WBC (x10^9/L) < 3或 > 30
PLT (x10^9/L) < 85或 >1000
假阳性的主要触发规则
XE-2100
XT-1800i
WBC (x109/L)
WBC (x109/L)
< 4或 > 30 PLT (x109/L)
<100或 >1000
< 4或 >
不成熟粒细胞 有核红细胞
30
异常红细胞
血小板聚集
PLT (x109/L)
<100或
XS-800i
WBC (x109/L) < 4或 > 30
红细胞碎片-处理方•法特殊通道 •显微镜镜检
冷凝集素综合征
• 原因 血浆中存在冷凝集素,主要为IgM类抗体, 在低温时使自身红细胞发生凝集,0~4℃凝 集反应高峰,37℃凝集消失
• 表现
MCHC>360g/L MCH> 36pg Hb假性增高
冷凝集素综合征-处理方法
1. 37℃水浴半小时后立即重新测定
➢白细胞数*
需复查
➢DIFF通道散点图异常
➢淋巴细胞群异常
➢未分类 ➢原始细胞及异型淋巴区荧光强度增可强能出现幼稚细胞
➢IMI 散点图异常
有核红细胞增多-处理方 法
➢有核红细胞检测通道
➢显微镜镜检
➢确认异常白细胞及有核红细胞 ➢计数NRBC% ➢计数白细胞分类 ➢计算WBC总数
病例-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增加
2. 遇严重冷凝集标本时,可延长水浴时间或手 工计数RBC
– 2ml 37℃预温的生理盐水+10μl37℃预温后的血液 标本,滴入37℃预温的计数盘,先观察RBC有无聚 集。
– 若RBC散在分布,用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角 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RBC数量
血小板减少的处理流程
报警信息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卫星现象
临床血液学基础检验 常见问题的应对
崔巍 中国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管理要素 5. 技术要素 6. 附录
CNAS-CL4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在临床血液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5.4 检验前程序
5.4.2 • 出凝血检验
• 高脂血/乳糜血
– 处理方法
• 10000g超速离心15min,取下层清亮血浆测定
• 采集量不足/凝块/溶血标本
– 影响
• 血细胞破裂后,可以释放多种物质,激活凝血系统
– 处理方法
• 重新抽血
5.5 检验程序
5.5.1 应制定如下标准/程序: • 血细胞分析的显微镜复检标准
复检规则设置流程
确定方案
确定镜检阳性标准 仪器校准/比对 双盲法 仪器检测和镜检
设定/调整复检规则
满足预设定目标?
N
Y 验证实验
实验方案
• 实验仪器
– 覆盖每个系列 – 室间质评合格
• 实验目的
– 通用同一规则? – 个性化规则? – 同一份标本
• 规则可操作性
– 标本量 – 镜检人员
• 预期目标
– 漏诊率
• 临床可接受水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