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4、电焊机外露导电部分应采取保护接零(或接地)措施,接地或接零装置连接良好;
5、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超过5米,电源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电焊机二次线必须连接紧固,无松动,接头不超过3个,长度不超过30米;
6、在有接地或接零装置的焊件上进行弧焊操作,或焊接与地面密切连接的焊件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电焊机和工件的双重接地;
7、进入高温区域作业配备防暑降温药品;
1、严禁酒后上班、疲劳上岗; 2、严禁无证上岗;
作业过程
1、焊接、切割作业; 2、搬运氧气、乙炔等工业气瓶; 3、使用砂轮机打磨物件;4、在受限空间内焊接、切割;5、在易燃易爆区域焊接、切割;6、登高焊接、切割。
1、焊接和切割作业可能发生灼烫等伤害; 2、搬运氧气、乙炔等工业气瓶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伤害;3、进入设备内部作业可能发生窒息等伤害;4、进入易燃易爆区域作业可能发生火灾等事故;5、进入水泥库、熟料库底作业,可能发生中暑;6、登高作业可能发生高处坠落;7、上下楼梯可能发生滑跌。
应急措施
1、机械伤害时,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要马上联系人员救治。伤势严重时,必须拨打急救电话;
2、触电伤害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不导电的物体如木棍、干布等脱离电源。无法立刻脱离电源时,必须大声呼救联系其他人员,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呼吸停止,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流程
风险分析
安全要点
严禁事项
作业前准备
1、检查劳动保护用品; 2、参加交接班会或班前会; 3、检查电焊机、割炬等工具; 4、办理停送电手续、危险作业申请单。
1、无证上岗,未正确穿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可能发生各类伤害; 2、未参加交接班会或班前会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等其他伤害 ; 3、未检查工具可能发生触电及烫伤等伤害; 4、未办理停送电手续、危险作业申请单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等伤害;
1、持证上岗,正确穿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 2、班前会要做到安全交底; 3 、使用安全可靠的工具;4、严格执行停送电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5、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前应清除现场及周围易燃物,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6、危险区域动火对作业区域进行隔离,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
劳保用品配备和使用
劳保用品配备:一般劳保用品要求质量合格,特种劳保用品要求具有“三证”,“一标志”、
劳保用品使用:
1、工作服:穿戴要求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
2、安全帽:要求必须系带子,帽内衬垫不能过低,长发或辫子要盘在安全帽内;
3、劳保鞋:带必须系牢,后跟部位要提好,不准拖拉;
4、焊工手套:套在工作服外边;
7、移动焊机时必须停电。
1、严禁直接在存在压力管道或容器上焊接作业或搭接底线; 2、严禁未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单在易燃、易爆区域动火作业; 3、严禁同垂直面上下同时作业;
4、严禁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5、严禁使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作为接地装置;
6、严禁使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等作为焊接二次回路使用。
1、搬运工业气瓶,注意碰撞,使用气焊动火作业时,氧气、乙炔瓶离明火应在10米以上,乙炔气瓶与氧气瓶之间距离应在5米以上,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应有防倾倒措施;;2、登高作业须系安全带,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到周围可燃物上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弧焊机应安装在干燥、通风良好处,不应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有腐蚀性气体、有严重尘垢或剧烈振动的环境。室外使用的弧焊机应采取防雨雪措施;
收尾过程
1、确认设备内部无人员或遗留工具;
2、作业现场清扫;
1、检修后未确认人员、工器具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故障;
2、未清扫作业现场可能发生火灾等事故;
1、作业结束后必须检查确认设备内部无人员、工器具遗留;
2、动火作业完毕后,应清理现场、熄灭余火、切断电源,确认关闭检修门。
5、护目镜;按规定佩戴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