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案(1)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词句所描述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十分优美,你知道哪些著名的风景区?
学生自由展示介绍课前搜集的风景名胜,可以讲解、展示图片、说感想等。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号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去游玩一番。桂林市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那里的山清、水秀、洞奇、园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独特的美和人们对她由衷的赞叹。那么“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自己写上几句话来赞美美丽的桂林山水。
3、交流学生的创作。
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一课写的景是美的,描述美景的语言也是美的,但作为农村小学的孩子来说,并没有亲眼见过这美丽桂林山水,但从作者的描绘中去感受其魅力,实在是有些困难,所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如6266723.html
2、熟读后练习背诵。
四、感悟与训练
1、欣赏0506672.html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桂林山水》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课文,不懂的问题在课本上做标记
三、搜集有关著名的风景区及桂林山水的资料
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暇、翡翠、屏障、竹筏、峰峦雄伟、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3、运用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入情入境地去体会山水自然之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审美情趣。
2、感悟山水合一情景相融的自然美,懂得自然界是和谐的,人与自然也是和谐的。
教材分析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欲望。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接着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用“感觉不到流动”突现“静”;用“能看见江底的沙石”体现“清”;用“一块无瑕的翡翠”形容绿,而后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觉,再现漓江之水的风姿。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的末段描绘了山和水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加上空中的云雾,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点缀其间,交织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二是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2222658781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E%F7%BA%FE%B5%C4%CD%BC%C6%AC&%D692&cl=2&lm=-1&ie=gbk&fm=hao123&f=3
4、播放《桂林山水》范读录像。视频:/show/3KI41JUM.shtml
联系地址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职工子弟小学
邮政编码
262119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句的含义。
2、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如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2222706359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0%EC%BD%AD%B5%C4%CD%BC%C6%AC&s=0
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
(3)齐读课文,提问: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体会词语和句子:“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是什amp;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2227135421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F4%E4%B4%E4&s=0
(4)重点词语理解:
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渐高上去,而是仿佛从地面上突然高出来的似的。拔:高出、超出。
各不相连: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连绵起伏,接连不断。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连。
奇峰罗列:罗列:排列。奇形怪状的山峰沿江排列。
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有的像,有的像……
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指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2223134437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F%E3%C9%BD%BA%EC%D2%B6&s=0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美的熏陶。
2、对照相关图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
(1)先后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amp;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2223001171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C%A9%C9%BD&s=0
另外,让学生感受到文字描绘的桂林山水独特的美,朗读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途径,通过读为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结合网络图片和视频,说说对桂林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参赛人员信息
姓名
华淑凤
学校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职工子弟小学
5、学生谈感受。重点体会“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二、自主、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
2.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
3.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先后展示波澜壮阔的amp;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2212937218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2%A8%C0%BD%D7%B3%C0%AB%B4%F3%BA%A3%B5%C4%CD%BC%C6%AC&s=0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耸立着。危:高,兀:高高突起。
怪石嶙峋:%D692&cl=2&lm=-1&ie=gbk&fm=hao123&f=3
5.教师由“aidu9185-1766266723.html
(1)引导学生质疑。
(2)引导朗读、感悟、解疑。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
三、指导背诵:
1、duBmd.html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结合赛前提建议、赛后评议,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faW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