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体育《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急停传接球》教案设计

小学体育《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急停传接球》教案设计

体育课教案年级:水平三(五年级)任课教师:课型:课时:课题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急停传接球内容1、运球接力。

2、原地和移动传接球练习。

3、短距离、长距离运球急停接传接球比赛。

学习目标1、掌握行进间运球急停——传接球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激发学生对篮球的热爱。

2、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反应等身体素质,提高运球急停传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友好相处团结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欲望。

重难点教学重点:重点:行进间运球急停传接球动作基本技术。

教学难点:传接球动作的基本方法与协调用力。

阶段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时间次数启动阶段一、情趣导入、科学热身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集中注意力,调整学习状态1、语言导入,情景渗透,向姚明学习,从会爬的时候开始玩篮球、热爱篮球。

2、语言提示练习方法与要求。

3、语言鼓励、启发、示范。

4、及时评价。

持球集合,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组织:如图要求:1、精神饱满、积极参与2、注意力集中,动作正确、舒展13-151-2储备阶段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1、行进间急停、高低运球2、看数报号、单双数不同形式运球。

3、躲闪运球1.教师提出目标与要求2.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3.发现问题并根据情况及时纠正4.学生改进练习1、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进行练习。

2、学生示范。

3、学生之间互相观察、模仿、练习组织:如图要求:1、积极动脑2、注意安全3、听从指挥16-181-2储备阶段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1、叫号运球接力2、原地胸前传接球3、两人移动传接球1.提出目标与要求2.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3.发现问题并根据情况及时纠正4.学生改进练习1.提出目标与要求2.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3.发现问题并根据情况及时纠正4.学生改进练习1、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进行练习。

2、学生示范。

3、学生之间互相观察、模仿、练习1、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进行练习。

2、学生示范。

3、学生之间互相观察、模仿、练习组织:如图要求:1、积极动脑2、注意安全3、听从指挥16-181-2释放阶段三、游戏竞赛游戏:运球急停传接球1、讲解游戏的方法与规则。

2、教师参与、巡视及时评价。

3、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积极参与、动脑。

4、小结。

1、认真观察、聆听。

2、学生积极参与练习。

3、边练边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组织:如图要求:1、注意安全2、互帮互助3、团结友爱4、运球动作正确3-46-8恢复阶段四、身心恢复1、舞蹈-《茉莉花》2、小结3、下课1、示范2、语言引导3、总结:本课情况1、听音乐练习2、欢快轻松。

享受优美的旋律。

组织:散点队形要求:动作放松3 1预计运动负荷器材篮球场一个、篮球33个、呼拉圈8个课后反思课后巩固体育课教案年级:水平三(五年级)执教教师:孙竹松课型:课次:课题小篮球教学内容1、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2、游戏:定点投篮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

2、发展灵敏协调的素质以及控制球的能力。

3、体验参加篮球运动的乐趣。

器材篮球20个重点难点重点:传接球的动作方法难点:身体的协调用力。

教学过程结构内容与目标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形式与要求时间次数激发兴趣1、班长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听信号行进间运球练习1、教师提出本课目标,并讲明要求。

2、语言激发学生同教师一起合作完成本课内容。

1、认真听讲明确目标。

2、情趣振奋,提高兴趣。

组织:如图△要求: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6│81保持兴趣1、耍球①双手抛接球②体前拨球③颈部环绕④腰部环绕⑤胯下交接球目的:熟悉球性。

1、逐个讲解、示范耍球动作。

2、巡视、激励、观察并提示。

3、展示各种耍球动作技术。

4、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技术练习。

1、学生主动探究、大胆尝试、积极根据教师的动作模仿练习。

2、分组练习、共同提高。

3、根据自身情况,由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组织:体操队形要求:仔细观察,练习认真、控制好球、球不离地6│83结构内容与目标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形式与要求时间次数保持兴趣2、双手胸前传接球①持球动作②对面传球③三角传球④每组8人迎面传球3、游戏:定点投篮1、启发学生自主体验双手持球及传接球动作。

2、带领学生讨论、提问并讲解示范动作。

3、激励并帮助学生练习。

4、巡视、指导学生比赛,并参入裁判。

1、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2、教师巡视指导。

3、竞赛后及时评价与鼓励。

1、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分组练习传接球。

2、骨干学生示范展示,同学间互帮互助、改进练习。

3、学生参与评价。

4、分组练习1、学生倾听2、同学间合作练习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思考3、学生认真接组织:组织:将游戏者分成若干小队12│148│102│33│4受教师的指导。

延伸兴趣1、整理放松2、师生共谈本课得失3、安排值日生收拾器材1、教师同学生一起做游戏。

2、交流本课的体会3、安排值日宣布下课。

1、相互交流畅谈合作的快乐。

2、协同教师整理器材。

2│41场地设计课后反思体育课教案年级:水平三(五年级)执教教师:孙竹松课型:课次:课题小篮球教学内容1、单手运球和双手胸前传球2、模拟篮球赛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单手运球和双手传球的衔接技术。

2、发展协调灵敏素质以及控制球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的能力。

器材篮球20个重点难点重点:单手运球和双手传球的衔接。

难点:运球、传球在模拟比赛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结构内容与目标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形式与要求时间次数激发兴趣1、班长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游戏:躲闪运球1、教师提出本课目标,并讲明要求。

2、语言激发学生同教师一起合作完成本课内容。

1、认真听讲明确目标。

2、情趣振奋,提高兴趣。

组织:如图△要求: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6│81保持兴趣1、单手运球和双手胸前传球目的:进一步掌握单手运球和双手胸前传球的衔接技术。

1、教师简单讲解后安排学生分组练习。

2、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教师提出练习指导建议4、激励与诊断。

1、学生主动探究、大胆尝试、积极练习。

2、骨干小组示范展示,同学间互帮互助、改进练习。

3、学生参与评价。

组织:两人一组要求:认真练习主动探究。

8│102│3结构内容与目标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形式与要求时间次数保持兴趣2、模拟篮球赛目的:将运球和传球技术和篮球比赛有机的结合。

1、教师讲解教学比赛的方法与规则。

2、未轮到上场的各小组,可以选择参加游戏或观看其他组比赛。

3、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指导。

针对问题,集中或分散讲解与纠正。

4、提出进一步练习的建议。

1、学生练习中相互观察、交流和提示要领,即使位同伴提醒出现的错误,探讨改进方法。

2、学生认真接受教师的指导。

3、四个队在两个场地同时展开比赛。

4、未上场的学生,参加游戏或观看比赛。

组织:全班分成男女各4队,每队5人,分别在篮球场的两个半场进行三队三篮球赛。

要求:遵守比赛规则,未上场的学生进行传接球练习或观看比赛。

22│242│3延伸兴趣1、整理放松2、师生共谈本课得失3、安排值日生收拾器材1、教师同学生一起做游戏。

2、交流本课的体会3、安排值日宣布下课。

1、相互交流畅谈合作的快乐。

2、协同教师整理器材。

2│41场地器材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