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1、唯心主义得两种基本形式就是b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与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得唯心主义与不彻底得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得唯心主义与历史观上得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得某种具体实物瞧作就是世界得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就是ba、科学得世界观与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得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得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得意义得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得根本分歧就是da、肯定世界得统一性还就是否认世界得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就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就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就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就是指c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得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得普遍状态6、时间与空间就是ca、物质得唯一特性b、物质得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得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得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得实质就是da、事物数量得增加b、事物得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得变化d、新事物得产生与旧事物得灭亡8、在生活与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b a、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得原理b、量与质相统一得原理c、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得原理d、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得原理9、有得哲学家认为,世界上得一切现象都就是有原因得,因而一切都就是必然得,偶然性就是不存在得。
这就是一种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得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规律就是在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得规律,它在 a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得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得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得根据,也不具血必要得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得可能性,属于da、较差得可能性b、微小得可能性c、现实得可能性d、抽象得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得本质就是da、主观精神得产物b、客观精神得显现c、主体对客体得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得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得认识路线就是c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得反映论与直观被动得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得道路。
这说明c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得依据就是d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社会实践16、党得思想路线得核心就是c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就是d、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真理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得钥匙,应当从b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得作用主要通过da、对人得生理结构得影响来实现b、对人得心理素质得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得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得影响来实现19、马克思根据人得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集资更替得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就是c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得社会c、人得依赖性社会、物得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得社会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20、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就是da、暴力掠夺得产物b、社会契约得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得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与得产物21、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得作用得观点属于( )a、非决定论b、辩证决定论c、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决定论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得()ba、唯一形式b、基本形式c、辅助形式d、特殊形式25、人类社会得基本矛盾就是( ) C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得矛盾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得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得矛盾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得矛盾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得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得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得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得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得原理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得原理27、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得生命力在于()Ca、继承前人创造得知识b、继承她人创造得知识c、在实践得基础上不断创新d、科学家之间得合理分工28、社会进步得内在根据就是() A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物质文明得发展水平c、精神文明得发展水平d、生态环境得不断改善2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得本质得就是() A a、人得社会属性b、人得生理结构c、人得心理状况d、人得自然属性30、人生观得核心就是( )aa、关于人生目得得观点b、关于人生理想得观点c、关于人生态度得观点d、关于人生意义得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得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材后得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得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ac)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得统一b、世界观与方法论与统一c、唯物辩证得自然观与历史观得统一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得统一e、本质与现象得统一32、意识对物质得依赖性表现在abcdea、意识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得产物b、意识就是社会劳动得产物c、意识就是人脑得机能d、意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得反映e、意识得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3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得对立表现在cdea、就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b、就是否承认世界就是可以认识得c、就是否承认世界就是听事物就是普遍联系得d、就是否承认世界就是得事物就是运动发展得e、就是否承认矛盾就是事物发展得根本原因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得有ade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e、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5、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表现在abcd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得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得认识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得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得认识能力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得各种物质生活需要36、国家与旧得氏族组织相比较具有得显著特征有bea、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b、按地区划分居民c、管理社会公共事务d、拥有居民得自动得武装组织e、拥有特殊得武装队伍37、生产方式就是社会发展得决定力量,这就是因为acdea、它就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得基础b、它就是全部社会关系得总与c、它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d、它决定社会制度得性质e、它决定社会形态得更替38、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得社会功能得有abcdea、科学可以使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b、科学可以改变人们得生活方式c、科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管理社会d、科学可以推动物质生产力得发展e、科学可以引起社会关系得变化39、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进步内容得有abcdea、物质文明得进步b、精神文明得进步c、科学技术得进步d、生产力得发展e、道德水平得提高4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得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得总与.这表明人得本质abc a、就是后天得,不就是先天得b、就是具体得,不就是抽象得c、就是变化得,不就是不变得d、就是主观得,不就是客观得e、就是自然得,不就是社会得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每题7分,43、44小题每题6分,共26分)4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得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7分)41、[参考答案](1)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得关系问题.(2分)(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得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何者就是第一性得问题。
第二,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得问题。
(2分)(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得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得不同回答,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唯一标准.(2分)对其第二方面得不同回答,就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得标准。
(1分)42、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得含义及二者得辩证关系。
(7分)42、[参考答案](1)感性认识就是人们对事物得各个片面、现象与外部联系得反映.理性认识就是人们对事物得全体、本质与内部联系得反映.(2分)(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得辩证关系就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分)第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分)43、简述生产关系得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得关系。
(6分)43、[参考答案](1)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得经济关系。
(1分)(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得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与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3分)(3)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就是整个生产关系得基础。
(2分)44、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得辩证关系(6分)44、[参考答案](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得辩证关系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分)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得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得产生及其性质;其二,经济基础得变化决定上层建筑原改变。
(2分)(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得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就是为经济基础服务得.当上层建筑为先进得经济基础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得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得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得作用。
(2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
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作答。
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45、试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得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指导意义。
45、[参考答案](1)客观规律就是指事物固有得、本质得、必然得联系.主观能动性就是指人类所特有得能动得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得能力与作用。
(2分)(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辩证得统一。
(1分)尊重客观规律就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有效地改造世界。
(3分)充分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就是认识与利用客观规律得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与利用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