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周周清(二)[测试范围:第一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清(20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8 分)秋天的美多少带点xiāo( )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是有些愁脑、sù( )杀的。
其实,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lǎng( )圆满的启事呢?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在秋天这样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啊!(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xiāo()瑟sù()杀清lǎng()(2)语段中有两处书写有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2 分)______改为____________改为______(3)“成”第五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
(1分)(4)朗读语段时,语速、语调应()。
(2分)A.平缓轻柔B.急促高亢2.【2019·泰安改编】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春天像小姑娘,花容月貌....的,笑着,走着。
B. 队伍分散开去,摩肩接踵....,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C. 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茕茕..孑立..。
D.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3.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C.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D.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4.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中的“顶”字用得好,因为一个“顶”字点明雪少,位置高,写出了矮松之美。
B.“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由“睡着”“唤醒”这两个词可知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描写大海波涛汹涌的气势,心潮与之一起一伏,感慨万千。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的“阔”字用得生动传神,它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景象,使人的视野随之开阔,将诗歌的意境表现得恢宏壮阔。
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4分)示例:花红柳绿,秋叶飘零,催万物促轮回,大自然拥有神奇的魔力。
材料:显生机竞自由展辽阔状雄伟大自然拥有奇特的魔力瑰丽山河种子发芽浩瀚大海鲜花开放大自然拥有雄奇的魔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素养清(20分)6.填空。
(8 分)(1)《观沧海》中通过想象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生活哲理,鼓舞人乐观向上。
(3)《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学完《济南的冬天》,七年级(3)班开展了“走进美丽的冬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8分)(1)【冬之诗】古诗中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不胜枚举,请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连续的两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冬之韵】不仅描写冬天的诗多,歌唱冬天的歌曲也很多,请看:(3分)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我爱你塞北的雪》歌词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面的歌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冬之情】请给下面的材料拟一个标题。
(3分)在某铁路局持续开展的“三个出行”“五个常态化”活动中,餐饮服务段通辽车间广大干部职工以优质、真情、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旅客的一致赞许。
北风凛冽,寒意渐浓,但乘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却带给旅客春天般的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口语交际)【2018·杭州】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4分)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
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清(30分)(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15分)三月的薄唇路来森①整个春天里,一向觉得,最迷人的还是春三月。
②像一位女子,轻启了她的朱唇:柔软、红艳、醇香,还有一份淡淡的迷茫,一份默默的怀想。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似柳,柳似风,一个劲地“软”。
④那“杨柳风”,就该是三月的风了。
三月的风,不凉不热,不呛不硬,轻轻的,浅浅的,柔柔的。
风,吹过水面,水面就荡起层层细浅的波纹,如一个人儿,淡淡的浅笑;风,吹过山坡,山坡就皴出绿意茵茵,似是为谁铺展了一片温柔的情怀;风,吹过枝头,枝头就绽开花儿朵朵,似是大地举起了华灯万盏;风,吹到一只鸟儿的身上,鸟儿会在天空,划出锐利、清脆的音响;风,吹上人的脸庞,宛如一双柔软的手轻轻抚过,那份温情与和煦,直让人心荡神驰。
⑤人该是醉的,醉在这煦暖的三月春风里。
⑥早晨,一起床,推开窗户,一场春雨,正淅淅沥沥地落着。
举首望天,天空的云,只是浅浅的,绝对没有那种黑云压顶的郁闷感。
雨,落得不大,细密、缠绵,仿佛是裹带着万般柔情,人的心中,有一种小溪流淌般的愉悦感;空气里,荡着浅薄的水汽,一阵阵地,抚着人的脸庞,滑滑的,有一种丝绸的质感。
看看庭院,地面是湿湿的,但那种湿,丝毫没有黏稠感,那是一种酥软的润湿,“春雨如酥”,或许就是这种效果。
细细看去,墙角的小草,刚刚钻出地面,嫩嫩的绿,像点点繁星,逼人眼目;庭院中的树木,被细雨滋润着,树皮发着明亮的光泽。
一树桃花,正开着,那种薄薄的粉,是如此的娇嫩,使人不敢靠得太近,怕呵出的气息,会弹破了它的柔瓣。
⑦那雨,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一切,淅淅沥沥地落着,总是那样细,那样柔,那样的情意流转,用它轻柔的情愫,润湿这三月的薄唇。
⑧若在一个晴朗的早晨,站立村头,抬头望山,你就能感受到,三月的春山,该是怎样的春意迷蒙,像美人浅浅的眼眉。
⑨山,就在近处,并不渺茫。
不过,山高,你得抬头望山。
山上的树,还没有全绿,只是零零星星地发出一些嫩芽,所以,山,依旧疏朗,给人一种明净、通透的感觉。
但疏朗中,点缀着的那些点点的绿,就给山增加了盎然的生气。
你静静地望着,迷离中,仿佛那绿色,正在缓慢地生长,一簇簇,一团团,很快就朦胧了整个山头。
那,就是生机。
也许,大地轻张一下它的嘴唇,春山,就焕发出一派明媚。
⑩太阳已经升起,金灿灿的阳光,照满山坡。
你能看到山坡上那些清浅的绿。
青草,还是一簇簇的,还不能蔓延成片,更不能绿满天涯。
那一簇簇的嫩草,也许只有在阳光下才能看得清楚,远看,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光点,斑斑驳驳地铺在那儿。
虽然浅,虽然薄,可,就是绿,就是亮,有一份耀人眼目的灿然,那是只有春草才有的色彩。
⑪“草色遥看近却无”,大概就是这般情味。
⑫看看村头,几株桃树,立在那儿。
树皮光滑而明净,散发着淡淡的光泽;桃花打着苞,正含苞待放,花苞透着浅浅的、薄薄的红,像是女人的唇。
⑬不,是三月的薄唇:柔柔,肉肉,软软。
(有改动) 9.文章主要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风的?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