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滤分离器操作、维护、和保养规程

过滤分离器操作、维护、和保养规程

过滤分离器操作、维护、和保养规程1 操作人员一般要求1.1 操作人员必须熟知分离器的工艺流程(包括站场工艺流程)、结构、原理、性能、操作、各部件名称、代号、位置和作用。

1.2 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分离器的运行参数范围及设定值,以便检查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处理问题。

1.3 分离器运行操作及检查维修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身着劳保服装,带防护镜、和劳保手套。

2 使用前的检查2.1确认进口阀、出口阀在关闭状态,阀套式排污阀在关闭状态,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2.2确认分离器上的压力表及差压表的值是否正确,否则进行校正或更改。

2.3检查分离器的阀套式排污阀及其手动机构是否完好(如有必要可拆开检查),否则进行处理。

3过滤分离器通气、切断操作规程3.1 过滤分离器通气3.1.1 确认上游管道内已清理完毕并具备通气条件;3.1.2 确认过滤分离器快开盲板已正确关闭到位;3.1.3 关闭所有过滤分离器设备上的阀门;3.1.4 开启压力表针阀;3.1.5 微启上游阀门,通气30秒,使设备内升压至0.01Mpa左右;3.1.6 确认快盲板的安全连锁装置的阀杆已顶出就位,如未顶出,则需检查安全连锁装置,直至通气时阀杆可以顶出;3.1.7 缓慢打开过滤分离器上游截断阀门,直至压力平稳;3.1.8 缓慢开启过滤分离器下游截断阀;3.1.9 开启液位计、差压计等阀门,打开差压计时要先打开平衡阀,再打开左右阀门,避免损坏差压计。

3.2 过滤分离器切断3.2.1当有特殊情况出现需关闭过滤分离器时(紧急情况或清洗、更换滤芯时), 启用切断程序;3.2.2 逐渐关闭过滤分离器上游截断阀,减少气流量,直至完全关闭;3.2.3 关闭过滤分离器下游截断阀;3.2.4 打开放空阀,排净过滤分离器内燃气;3.2.5 打开所有排污阀,排净积存的液体及过滤出来的污物。

4 分离器运行中的检查4.1 检查分离器的压力和温度,查看是否在分离器所要求的允许范围内,否则上报调度和值班领导,并作记录。

4.2 检查过滤分离器的差压,作好过滤分离器压力、温度及差压值的记录。

4.3 如果分离器差压达到报警极限,可先打开排污阀排污,注意倾听管内流动声音,一旦有气流声,立即关闭排污阀。

如果差压仍未恢复到正常范围,则启用备用分离器而停存在问题的分离器,并及时上报调控中心。

5 分离器的排污操作当设备上液位计量程达到一半时,应进行排污操作。

5.1 分离器排污前的准备工作5.1.1排污前先向调度申请,调度批准后方可实施排污工作。

5.1.2 检查排污管地面管段的牢固情况。

5.1.3 检查排污区及放空区周围情况,杜绝一切火源火种。

5.1.4 排污区及放空区周围10米设置隔离警示带或安全警示牌,禁止一切无关人员入内。

5.1.5 检查测量排污池液面深度,并做好记录。

5.1.6 准备可燃气体检测仪、防爆扳手、钢卷尺等相关工具。

5.1.7 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5.2 分离器的在线排污操作5.2.1 缓慢开启分离器的排污球阀,然后缓慢开启阀套式排污阀。

5.2.2 操作阀套式排污阀带压排污时,要用耳机仔细听阀内流体声音,判断排放的是粉尘、液体或是气体,一旦听到气流声,立即关闭排污阀。

5.2.3 待排污池液面稳定后,测量排污池液面深度;按要求作好排污记录。

5.2.4 重复以上步骤对其他各路分离器进行在线排污。

5.2.5 排污完成后,再次确认各路分离器排污阀是否关闭。

5.2.6 整理工具、清理现场,确认排污区一切正常后离开现场。

5.2.7 向调度汇报排污操作的具体情况,包括排污时间、排污位置、排污结果等。

5.3 分离器离线排污操作5.3.1 关闭分离器的上下游球阀,截断气源。

5.3.2 缓慢开启分离器的放空阀,使分离器内压力降至1.0Mpa。

5.3.3 同时安排人观察排污池放空管气体的颜色,以判断是否有粉尘。

5.3.4 缓慢开启靠近分离器的排污球阀后,缓慢打开阀套式排污阀。

5.3.5 操作阀套式排污阀时,要用耳机仔细听阀内流体声音,判断排放的是粉尘、液体或是气体,一旦听到气流声,立即关闭排污阀。

5.3.6 待排污池液面稳定后,测量排污池液面深度;按要求作好排污记录。

5.3.7 按操作3.1 恢复分离器工艺流程。

5.3.8 重复以上步骤,对其他各路分离器进行离线排污。

5.3.9排污完成后再次确认分离器工艺流程是否正确、分离器排污阀是否关闭。

5.3.10 整理工具、清理现场,确认排污区一切正常后离开现场。

5.3.11 向调度汇报排污操作的具体情况,包括排污时间、排污位置、排污结果等。

5.4 排污操作的注意事项5.4.1 关闭分离器排污阀应快速,避免天然气冲击排污池液面。

5.4.2 排污区、排污池附近必须熄灭一切火源。

5.4.3 作好排污记录,以便分析输气管内天然气气质和确定排污周期。

5.5 排污周期的确定5.5.1 观察站场分离器液位计,根据液位计的显示值确定排污周期。

5.5.2 对于刚投产的分离器,先确定一个时间较短的排污周期;观察该周期内的排污量,调整排污周期(延长或缩短排污周期),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排污周期.5.5.3 对于运行正常的分离器,根据排污记录,按不同季节先确定一个较短的排污周期,观察该周期内的排污量,调整排污周期(延长或缩短排污周期),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排污周期.5.5.4 在确保天然气气质的条件下,为减少阀的损坏,可根据原排污周期内排污量的多少适当延长排污周期.6、过滤分离器快开盲板操作步骤6.1 开启6.1.1 关断过滤器上、下游的主截断阀门。

6.1.2 通过过滤器上的排污阀或放空阀排尽容器内压。

6.1.3 确认容器内压泄放完毕后,安全连锁装置阀杆已自动缩回后,松开止动螺母,若无气体从小孔中排出,则可宁下止动栓。

(否则说明容器内还有内压,应通过排放口继续泄压。

)6.1.4 卸下上端主螺栓上方的安全螺栓以及下端主螺栓下方的安全螺栓。

6.1.5 套上快开门专用扳手,上、下均匀地旋松主螺栓。

6.1.6 直至松开足够位置,使门可以打开为止。

6.2 关闭6.2.1 仔细清洁“O”形圈凹以及密闭盖和高颈配合部位表面,检查“O”形圈是否完好(必要时更换新的“O”形圈),在“O”形圈槽内涂抹适量润滑脂,正确装入“O”形圈。

6.2.2 快开盲板关闭操作顺序与打开时相反。

6.2.3 关闭过滤器上的排污阀及放空阀。

7、虑芯的清洗与更换当差压计的差压值达到0.1Mpa时,应清洗或更换虑芯,虑芯的更换步骤为:7.1 切断过虑分离器,开启快开盲板.7.2 取出虑芯进行清洗或更换.7.3 关闭快开盲板.8、过滤分离器的检修维护操作8.1 关闭过滤分离器上,下游球阀及差压表。

8.2 依照5.3 步骤打开排污阀进行排污。

8.3 排污结束后,关闭排污阀,开放空阀泄压为零,关闭放空阀。

8.4 选择分离器上,下游压力表接口分别为氮气注入点和检测点,由氮气注入点充入氮气至0.1Mpa,然后,全部打开排污口处的阀门进行放空(此时继续充入氮气),待排污口处无响声后关闭排污阀重复一次上述过程。

在检测口处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20%时可进行以下操作。

否则继续置换。

8.5待分离器压力为零后,打开分离器上的注水阀立即向分离器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同时进行间歇排污。

排污时听到没有污物排出时,关闭注水阀。

8.6打开快开盲板,同时用高压水枪湿润分离器内部滤芯和分离器内部残留的杂物,以及快开盲板的污物,检查0形圈的完好情况,如有变形、老化、损坏时,更换O形圈。

8.7 抓住滤芯扭转,从管板上拔出滤芯,清除滤芯上的污物,用清洁的布擦净壳体内表面污物,检查滤壳中的各部件,特别是壳体O形圈和滤芯O形圈,看是否有损坏或过度磨损、腐蚀的现象,更换以破坏或磨损的部件。

8.8 装好滤芯及其他组件,特别要注意检查过滤器滤芯的密封圈是否与滤芯密封面紧贴,保证滤芯的内端密封可靠,不出现气体短路现象。

8.9 仔细检查过滤器的内部组件,确保组件齐全、安装正确。

8.10 将快开盲板涂上黄油,关闭盲板,检查盲板上沿是否和O形垫圈上沿齐平,否则调整盲板,拧紧盲板的螺栓。

8.11 确认过滤分离器上下游阀门和排污阀门均已关闭,通过分离器上游手动球阀用天然气缓慢置换分离器内的空气,试压检漏。

8.12 打开分离器入口阀,进行检漏,主要看快开盲板是否密封完好,若存在泄漏立即关闭进口阀,开放空阀进行放空,然后按8.4 进行氮气置换。

8.13 重新关闭快开盲板进行检压试漏,直到密封完好为止。

8.14 恢复更换分离器维护以前的流程(或该分离器作为备用)。

8.15 整理工具、清理现场、对分离区进行巡检,半小时无异常情况方可离开。

8.16 向调度汇报清洗维护操作的具体情况。

9、分离器维护注意事项9.1 现场所有人员一律穿戴劳保服装,使用防护用具。

操作人员带好防毒面具、安全帽、防护镜,备用毛巾等物品。

9.2 所有操作必须使用防爆工具。

9.3 安全人员随时监测作业环境的可燃气体、毒气、氧气浓度,保证作业人员处于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

9.4 对FeS粉和泥沙的清理时应采用湿式作业,防止FeS粉自燃;同时操作人员要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现场要有人员监护作业。

9.5 及时将更换后的滤芯移至安全区域。

9.6 作好清洗维护的纪录,以便确定清洗维护的周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