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学科分支,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原理基础和理论概括,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另外,《教育心理学》也指导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具备了极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兼修的专业课程,《教育心理学》长期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跨专业基础课,是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管理、电化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各级师资培训的必修科目,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充分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和理论,形成结构良好的教育心理学系统知识模块;指导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教育心理现象的理解、分析批判能力和对教育心理学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
因而,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必须注重理论原理探讨与实践活动探索的相互结合,为今后的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教学任务如下:1、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把握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2、培养学生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思维,使其具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课程与内容的设计,熟练掌握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教育与教学技能。
二、选取教材的原则与依据本课程近几年主要采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莫雷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该教材是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反映了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与新成果,且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应用操作性。
由于本学科的研究发展迅速,不断产生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本课程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教学,因此本课程的教材还采用了美国Anita Woolfolks主编的《Educational Psychology》(第十版)及其中译本(何先友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该教材被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近2000所高校采用,是一部经典、权威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在同类教材中版次最高,堪称第一品牌。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强调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相互结合,课程内容反映当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前沿,有助学生把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经典理论和学科发展趋势。
具体内容包括十章,共64学时,其中理论学习54学时,实验实践项目10学时。
(1)理论学习内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4学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含义、优秀教师及有效教学的构成要素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第三节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导论(4学时)第一节学习的含义第二节学习的分类第三节国外关于个体经验获得的学习理论第三章行为派的学习理论(12学时)第一节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第二节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第三节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第四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四章认知派的学习理论(7学时)第一节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第二节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第三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第四节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理论第五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学时)第一节建构主义概论第二节建构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第六章知识学习与教学(11学时)第一节传统的知识学习与教学观(概念、原理与问题解决)第二节现代的知识学习与教学观(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第七章学习策略(3学时)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第二节认知策略及其培养第三节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第八章学习迁移(5学时)第一节学习迁移及其理论第二节学习迁移理论新进展第三节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第九章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4学时)第一节学习动机第二节人格与学习第十章班级管理心理学(2学时)第一节学生管理第二节学生管理中的教师定位(2)实验实践项目,包括4个项目,内容如下:实验项目1:问题解决实验实验项目2:学习迁移实验实验项目3:学习动机诊断测验实践项目4:教育实践与调查四、各章节教学目标与任务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1、陈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
2、运用实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指明古今中外不同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并采用符合现代心理学学习原理的方法掌握本门课程。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导论1、理解学习的范畴并能列举出学习的类别。
2、陈述学习理论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3、区分学习机能获得理论的基本派别。
4、阐释联结派和认知派两大学习理论。
第三章行为派的学习理论1、举例说明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和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2、评价程序教学理论在学校教学的应用。
3、阐释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并能根据这一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第四章认知派的学习理论1、列举出格式塔学习理论和托尔曼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比较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和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的异同。
3、举例阐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
第五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列举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区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在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的差异。
3、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六章知识学习与教学1、举例说明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
2、列举出关于问题解决的各种理论模式。
3、比较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自的表征方式。
第七章学习策略1、说明学习策略的定义,并能举例说明学习策略的类型。
2、举例说明元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比较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4、能在不同学科中采用适宜的学习策略。
第八章学习迁移1、列举出关于学习迁移的传统理论。
2、举例说明当前关于学习迁移的重要理论与研究。
3、阐释当代学习迁移研究的特点。
4、陈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第九章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1、简述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2、列举国外主要的动机理论并举例说明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3、陈述自我概念的界定和举例说明自我概念研究的理论模型,说明自我概念与学习的关系及其对学校教学教育的建议。
4、简述归因及控制点对学习的影响。
5、阐释焦虑与学习的关系研究并陈述调节和减轻学生学习焦虑的方法。
第十章班级管理心理学1、陈述学生管理的功能和目标。
2、举例说明教师的领导方式与课堂气氛的关系。
3、结合学生管理的模式,分析某位教师的学生管理风格。
实验实践项目计划本课程开设四个实验实践项目,分别是问题解决实验、学习迁移实验(镜画实验)、学习动机诊断测验和教育实践与调查。
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五、教学方法建议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有着自身独特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的应用性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提倡基于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教学、案例启发教学、合作式的小组学习和教育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完善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素养。
1、基于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辅以观看经典教学影片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在理解相关概念、观点的基础上,逐步把握与构建课程内容结构与理论体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其他相关的具体事实与知识。
在讲授有关理论时需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向学生阐明其哲学思想基础与社会文化背景,同时还需重视理论的分析评价和实际应用,以提高学生对原理、理论的领悟能力、评价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同时,指导学生针对教学专题与内容,通过利用网络数据资源搜集材料并进行课堂讨论,有助学生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丰富已有的知识架构,明晰知识误区,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启发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结合经典的研究、现实需要和相关研究案例进行讲授,采用多种方式启发与引导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问题的思考、分析与整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逐步将已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教学科研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其以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分析与解决教育心理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合作式的小组学习建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并充分利用教学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相互学习、讨论与交流,既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发展,又形成了活跃、合作、互动的课堂社会心理气氛,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综合能力。
4、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注意知识学习与教育实际相结合。
在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有了一定掌握后,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接触教学工作实际的机会,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教学情况调查、设计教学实验等方式完成课程实践任务,逐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积极地参与研究实践,熟练地掌握并运用知识。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个体学习与行为塑造等相关理论与规律,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