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测题及答案

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测题及答案

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C.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D.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4.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B.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4.【答案】B
【解析】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5.【答案】A
【解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
6.【答案】B
【解析】列宁在这里论述的是真理的相对性,揭示了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但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亦即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A、C、D的说法均否定真理具有绝对性,因而是错误的说法。故选B。
C.认为认识能够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映象D.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3.实践目的是指( )
A.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活动
C.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预测、预见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4.下列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B.坚持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就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
10.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A.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
B.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C.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D.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星期三:填空题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___,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__,实践是____________,实践是认识的_____。
C.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质的区别,但可以相互渗透,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5.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B.注意对理性认识的检验
C.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
A.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B.务实精神和奋斗精神
C.奉献精神和献身精神D.探索精神和诚实精神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一切从根本原则出发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D.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星期二:多项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
A.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B.肯定认识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日测内容:认识论
星期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实践观点B.反映论的观点
C.辩证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唯物的观点
2.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
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9.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 )
7.价值的特性有:价值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8.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______,更重要的在于______。
星期四:分析题
1.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第二,要勤奋刻苦学习。第三,要勇于艰苦创业。第四,要培养高尚品德。在谈到要勤奋刻苦学习时指出,知识引导人生,学习成就未来。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长远看是青年素质的竞争。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竞相涌流的形势下,当代青年学习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和紧迫。广大青年一定要在学习上下更大的力气,只争朝夕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打牢知识基础,培养严谨学风,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知识;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广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本领,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自觉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汲取丰富营养、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为既学识广博又能干实事的新一代建设人才。
2.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_______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_________唯心主义路线。
3.认识是主体对___的反应,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应,都是以____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的。
4.____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应。_____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地、概括的反应。
9.【答案】A
【解析】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7.【答案】D
【解析】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谬误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
8.【答案】C
【解析】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D.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6.关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正确说法有( )
A.非理性因素能激活、驱动和控制人的认识活动
B.所有的非理性因素都能调动主体去努力实现认识的目标
C.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
D.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7.真理总是一元的,这表明( )
A.世界上最高的真理只有一个
10.【答案】A
【解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星期二
1.【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的掌握。这是一道综合知识选择题,需要考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有一个全面把握,本题有一定难度。实际上只要考生认真阅读每个选项之后,就会发现ABC三项是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即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从这一前提出发必须肯定“认识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当然也就必须承认真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所以ABC三项是必选无疑的。而D项的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独有的观点。这样ABCD选项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星期五:一周解析
星期一:
1.【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观点,它把实践看作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为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最根本的区别。
2.【答案】D
【解析】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3.【答案】D
【解析】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即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反映论是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先验论是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
请回答: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联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论述当代青年学习的重要性。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认识论含义、相互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3)你认为学习有哪些途径。
2.材料1
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5.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由_____到_____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由_____到_____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6.真理是人们对于_____及其____的正确认识。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此真理也是具体的,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____,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