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产品名称(产品代号)质量和可靠性报告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审:日期:会签:日期:批准:日期:目次1 概述 (3)1.1 产品概况 (3)1.2 工作概述 (3)2 质量要求 (3)2.1 质量目标 (3)2.2 质量保证原则 (3)2.3 产品质量保证相关文件 (3)3 质量保证控制 (3)3.1 质量管理体系控制 (4)3.2 研制过程质量控制 (4)4 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情况 (9)4.1 可靠性 (9)4.2 维修性 (10)4.3 测试性 (10)4.4 保障性 (11)4.5 安全性 (11)5 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 (12)5.1 重大和严重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 (12)5.2 质量数据分析 (12)5.3 遗留质量问题及解决情况 (13)5.4 售后服务保证质量风险分析 (13)6 质量改进措施及建议 (13)7 结论意见 (13)产品名称(产品代号)质量和可靠性报告1 概述1.1 产品概况主要包括:a)产品用途;b)产品组成。
1.2 工作概述主要包括:a) 研制过程(研制节点);b) 研制技术特点;c) 产品质量保证特点;d) 产品质量保证概况;e) 试验验证情况;f) 配套情况;g) 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工作组织机构及运行管理情况;h) 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文件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i) 其它情况。
2 质量要求2.1 质量目标说明通过产品质量工作策划对实现顾客产品的要求,承制方需要满足期望的质量并能持续保持该质量的能力。
2.2 质量保证原则简要通过产品质量工作策划对实现顾客产品的要求的原则。
如:用户至上,持续改进,过程控制,激励创新,一次成功等。
2.3 产品质量保证相关文件简要说明产品质量保证大纲的要求及质量保证相关文件。
3 质量保证控制3.1 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根据GJB 9001B和GJB 5708,对本单位或质量师系统指导产品研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及改进等情况进行说明,主要包括:a) 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及持续改进情况。
应说明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保持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工作的过程;b) 文件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军工产品质量系列保证文件的编制情况、执行情况和文件持续改进情况;c) 监督体系: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监督情况。
应对重大活动进行测量,提交建立相应记录备查。
3.2 研制过程质量控制3.2.1 技术状态质量控制根据GJB 3206A和GJB 5709,对产品论证、方案、研制和定型试验阶段技术状态管理,技术状态项目和基线的确定,技术状态标识、控制、纪实、评价和审核等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说明,主要包括:a) 技术状态标识:简述产品技术状态基线的确定和相应标识符号(包括用以标识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技术状态文件、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建议,以及偏离需和与让步的标识号)的选择情况;b) 技术状态控制(分解、传递、文件控制):简述在技术状态文件正式确立后,对技术状态项目的更改(包括技术状态文件更改以及对技术中产生影响的偏离和超差)进行评价、协调、批准或不批准以及实施的活动情况;c) 技术状态纪实:简述对已确定的技术状态文件、建议更改状况和已批准更改的执行状况所做的正式记录和报告情况;d) 技术状态评价:简述对已建立的技术状态基线,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价和技术状态实现情况。
应提交技术状态技术成熟度评价报告备查;e) 技术状态审核:简述对产品是否符合技术状态标识而开展的审查情况(包括要进行技术状态审核的技术状态项目清单及其与装备研制进度的关系,所使用的审核程序、审核报告的形式等);f) 偏离许可情况:简述是否经书面批准,允许一定数量或在一定时间内,产品可以不符合规范、图纸或其它文件所规定的特性或设计要求情况(包括偏离许可申请的编号,标题,型号名称、技术状态项目名称及其编号,申请单位名称及申请日期,受影响的技术状态标识文件,偏离许可的内容,实施日期,有效范围,偏离许可带来的影响及相应的措施等)。
3.2.2 设计质量控制根据GJB 1310A和GJB 2366A,对依据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进行产品的设计分析、设计报告、阶段评审和试验验证以及设计更改控制等情况进行说明,主要包括:a) 设计分析:简述对产品性能、质量、可靠性、费用、进度、风险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和优化设计情况,以及产品特性、容差、必要的试验和检验要求等;b) 设计报告:简述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情况,说明是否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要求;c) 阶段评审:简述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定型阶段设计评审情况,以及各阶段评审要求和评审归零情况;d) 试验验证:简述设计验证项目及验证方法情况(重点包括涉及关键技术、直接影响试验成功和危及安全等的项目);e) 设计更改:简述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评审情况(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等)。
3.2.3 工艺质量控制根据GJB 467A和GJB 1269A,对在研制过程中依据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进行的工艺设计、工艺控制、工艺验证、工艺技术状态的一致性等情况进行说明,主要包括:a) 工艺设计:简述根据管理级别和产品研制程序,分级、分阶段的工艺评审情况;b) 工艺控制:简述根据管理级别和产品研制程序,分级工艺控制情况,工艺更改是否按程序批准;c) 关键工艺:简述关键工序的识别和关键工序的控制情况;d) 特殊工艺:简述特殊工艺的工艺设计过程及质量特性控制情况;e) 工艺验证:简述工艺设计的符合性验证情况;f) 工艺文件:简述工艺文件的规范性、齐套性和可控性情况;g) 不合格品的处理:简述对不合格的处理情况(包括鉴别、标识、隔离、审理、处置、记录等一系列活动)。
3.2.4 外协、外购产品质量控制根据GJB 939,对外协/外购产品设计、生产(研制)、检验验收等过程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说明,主要包括:a) 外协/外购单位资质:简述外协/外购单位是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有效性情况,是否具备军品研制资质和保密资质;b) 技术状态控制(分解、传递、文件控制):简述主承制方如何对外协/外购单位技术状态标识实施控制,相关技术状态是否受控;c) 产品交接验收:简述外协/外购单位产品检查、确认、质量评审、制定验收文件情况;d) 技术资料完整性及归档:简述外协/外购单位的图样、技术条件、试验文件、工程更改文件、目录(清单)和必要的软件等资料的归档情况;e) 不合格品的处理:简述外协/外购单位建立不合格品审理系统,制定并实施鉴别、管理、控制、审查和分级处理不合格品程序情况。
3.2.5 元器件及材料质量控制根据GJB 546A和GJB 3404,对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及其生产设施、原材料、过程的质量控制情况,主要包括:a) 元器件和材料的使用与元器件优选目录的符合性(有无超目录使用及审批情况):简述是否严格按优选目录选择元器件,超目录选择是否按程序上报并批准;b) 元器件和材料的合格检验及元器件筛选:简述元器件是否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进行筛选,对未经筛选或经筛选但不满足要求的元器件的处理情况,以及筛选技术条件情况;c) 元器件和材料的失效分析:简述元器件和材料的失效分系列,失效分析是否由指定的元器件失效分析机构进行,并提交失效分析报告备查;d) 不合格品的处理:简述对元器件和材料的不合格品鉴别、管理、控制、审查与分级处理情况。
3.2.6 文件及技术资料质量控制根据GJB 906,对产品研制过程的有关文件,包括技术文件和图样等文件资料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说明,主要包括:a) 设计文件:简述图样、技术文件、设计计算文件、产品试验文件、工程更改文件、汇总目录(清单)、必要的软件资料等的质量控制情况;b) 工艺文件:简述工艺总方案(协调方案)、工艺规范(生产说明书)、工艺规程(卡片)、关键工序、重要工序目录等的质量控制情况;c) 质量保证文件:简述合格器材供应单位名单(定点供应厂商名单)、质量保证规范、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产品证明书、合格证、鉴定证书)、质量(故障)分析报告、质量信息反馈等的资料齐套性情况;d) 产品规范:简述产品规范的编制策划、编制过程控制、终极评审的质量控制情况;e) 作业指导书:简述作业制导书的编制策划、编制过程控制、终极评审的质量控制情况;f) 调试/试验文件:简述调试/试验文件的编制策划、编制过程控制、终极评审的质量控制情况;;g) 外来文件:简述外来文件的质量控制情况;h) 文件更改记录:简述文件更改的质量控制和记录情况。
3.2.7 关键件和重要件的质量控制根据GJB 909A,对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关键件和重要件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说明,主要包括:a) 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分析:简述对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包括技术指标分析、FMECA分析、设计分析并选定检验单元)分析情况;b) 产品特性分类:简述根据特性重要程度,实施分类(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的过程情况;c) 关键件、重要件标识:简述根据特性分类,对关键件、重要件的标识策划和质量控制情况;d) 关(键)重(要)工序:简述关键、重要特性构成工序的识别和质量控制情况;e) 关键件、重要件控制:简述关键件、重要件分析、记录和质量控制情况。
注:关(键)重(要)工序即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需要严密控制的工序。
一般包括,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原材料昂贵、出废品经济损失较大的工序,关键外购器材入厂验收工序等。
3.2.8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质量控制根据GJB 726A,对产品研制、生产过程对产品的标识和追溯情况进行说明,主要包括:a) 产品标识:简述对产品名称、型号、图(代)号等可追溯性策划和质量控制情况;b) 分类编码:简述对产品进行分类编码策划和质量控制情况;c) 电子标识及管理:简述对产品进行电子标识及管理策划和质量控制情况。
3.2.9 计量检验质量控制根据GJB 1309和GJB 2712A,对执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质量控制情况和产品检验程序控制情况进行说明,主要包括:a) 产品关键参数量值传递关系:简述产品关键参数的识别、量值传递过程和质量控制情况;b) 专用测试设备:简述对专用测试设备进行计量策划和质量控制情况;c) 通用测试设备:简述对通用测试设备进行计量策划和质量控制情况;d) 工艺/工装:简述对工艺/工装进行计量检定策划和质量控制情况;e) 大型试验的计量保证:简述对大型试验的计量保证策划、设备检定和质量控制情况;f)不合格的处理:简述计量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不合格项的质量情况。
3.2.10 试验的质量控制根据GJB 1452A,对产品试验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说明,主要包括:a) 试验的质量策划:简述试验的识别过程,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控制点和控制措施,质量职责和权限落实,以及试验过程质量控制情况;b) 试验的风险分析:简述试验过程中技术难点、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估,以及故障预案安全保障措施的策划情况;c) 试验现场质量控制:简述试验现场质量控制的策划和措施落实情况;d) 试验数据处理:简述试验实施过程完成后在撤离试验现场前,汇集、整理试验记录和全部原始数据,保证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情况;e) 试验报告:简述试验结束后,试验总结报告的质量控制情况;f) 持续改进:简述试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分析、处理和验证情况;g) 不合格的处理:简述大型试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不合格项的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