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应用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远程教育,并着重讨论了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模式;其次,对现代远程教育基于Internet系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结构进行了分析,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应用的相关理论和相关技术进行了讨论;再次,实现基于Internet的现代远程教育。

1 概述1.1 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教育方式,师生之间通过信息通信网络进行异地远距离交互,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

“网上学习无疑为人们提供全面的选择,不同内容和不同水平的学习信息都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可以说只要进入互联网,没有得不到的培训内容,并且价廉物美,显得更方便、快捷、灵活、有效。

通过互联网,教育将不再是长期的投资,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

现代远程教育最主要的特点是学习者能够实现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

其具有的优点有:1. 跨越学习的时空障碍2. 实现个性化学习。

3. 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

本文提出个人对远程教育的认识:远程教育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学历学习、职业培训等这种“老师—学生”的模式,而将会是“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是学生”的共同交流学习模式,在这里你能学到你想学的,别人能帮助你得到想学的,你也能帮助别人得到他们想学的,这就是一种共同学习。

2 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实现2.1 基于互联网(Internet)的远程教育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在改变。

Internet具有信息交流快、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特点。

由于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它将教育体系扩展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讲授式教学基于Internet的讲授型远程教育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是以单向传输为主的教学形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冲出课堂,走向社会,可以向更广的区域,更多的人传授知识。

和传统的讲授式不同的是它可以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从而更形象、生动和逼真。

2. 个别化学习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是基于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模式,基于互联网的个别化学习,是目前我国远程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它可以不受带宽的限制,易于在网上实现。

3. 交互式学习基于Internet的交互式学习,有实时和非实时两种交互模式。

1) 实时交互式学习模式目前,基于Internet实时交互式学习方式是教师将教学内容编制成网络CAI教学软件,学习时在网上运行这种软件,学习者根据白己的需要,在网上和服务器进行交互式学习。

为了达到这种在网上实时交互的目的,需要用可跨越平台运行的CAI教学软件,采用Java语言编制内嵌于web页面的CAI教学软件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由于这种CAI教学软件可以跨越所有平台运行,可供更多的学习者在网上进行实时交互式学习。

提高了利用率。

这种网上直接运行多媒体CAI软件的实时交互式学习仅在高速网上如FDDI、ATM、高速以太网上可以实现。

视频会议系统,也是基于Internet的实时交互式教学模式之一。

2) 非实时交互式学习模式非实时交互式学习模式的形式很多,第一种是通过电子邮件或电子公告牌,教师将教学信息,编制成超文本标记语言文件,放在WWW服务器上,学习者通过浏览页面学习。

第二种通过文件传输服务,学习者利用这种服务技术,将网上的多媒体CAI软件下载到本机,进行个别化交互学习。

4. 协同、讨论学习模式利用CAI教学软件进行个别化交互式学习模式,有利于发挥认知主体的主动性。

但是,个别化学习理解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受自身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遇到困难时,就像“山穷水尽疑无路”。

如果有一个群体,大家互相启发、讨论,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探索和掌握,就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此,通过CAI的个别化学习对较初级的认知能力的学习目标比较有效,而对于高级认知能力的学习目标,采用协作型学习模式则更为有效,所以,在CAI发展了个别化教学模式之后,在远程教育领域又出现了向协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讨论式学习模式除了可以在上述的视频会议系统中实现以外,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WWW平台上的BBS服务。

2.2 基于ATM网的远程教育基于ATM网的远程教育信息传输系统可以由实时多媒体授课系统和辅助教学系统组成。

ATM将直播教室及分布在各地的多媒体教室联成一个实时、双向、交互的有机整体,以远程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2.3 基于视频会议的远程教育在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实时授课,并且可以实现双向交互功能。

视频会议系统将身处异地的学生和教师聚合在一起,是最接近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远程教学方式。

基于视频会议的远程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双向卫星实时交互系统(VSAT);2. 基于ISDN的视频会议系统;3.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

2.4 基于卫星广播的远程教育基于卫星广播的远程教育分为卫星模拟视音频广播和卫星数字视音频广播两种方式。

卫星数字视音频广播,与卫星模拟视音频广播一样有接收方便、覆盖面广的优势。

另外,它通过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使卫星信道的利用率更高,可以发送更多的节目。

同时,通过数字广播可以为用户提供数字多媒体课件。

2.5 基于有线电视网的远程教育用户接入有线电视宽带信息网主要有三种方式:1. 利用机顶盒接驳有线电视网的宽带信息技术;2. 利用Cable Modem接驳有线电视网的宽带信息技术;3. 利用PC卡接驳有线电视网的宽带信息技术。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3.1 网络传输技术因特网能够支持远程教育,当然离不开先进的传输技术。

是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等共同构建了这种高速、立体的传输通道。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用来实现电话、电报、数据通信、传真和可视电话等各种通信业务的一体化通信网,具有话音传输、电子报刊阅读、数据库检索、信息处理、娱乐游戏、双向教育传播、医疗远程诊断等综合功能,能够把所有的数字化终端设备集成在一起。

当它进一步将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和无线电通信等方式结合起来,发展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之后,现代远程教育就拥有了更快速更强大的传播手段。

3.2 双向对称传输技术当两个端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起来时,该网络的传输量本身是不对称的。

即双向通道上,一方的通信量可能远远大于另一方的通信量。

一般正向信道是用来设计传送数据流的,而逆向通道则是用来传送少量的跳变数据流。

如视频点播VOD应用中的电缆网就是这么设计的。

请求方通过逆向信道提出申请,而视频数据则通过正向信道传送给请求方。

与这种情况相反,在采用双向对称传输技术的视频会议系统中,如果所有参加者都积极参与,通常所生成的数据流被认为是对称的。

3.3 基于IP的信息发布技术IP(Internet Protocol)即Internet网络协议,是处理数据从一个主机到另一个主机的路由选择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协议组的一部分。

IP与TCP协同工作以保证数据在互联网上准确传送。

网上连接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有其惟一的IP地址。

TCP/IP协议是Internet的正式协议,是一个分组交换协议。

信息被分成多个分组在网上传输,到达接受方后把这些分组重新组合成原来的信息。

其中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而IP是无连接协议。

4 结论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是提出了远程教育并非仅限于学历学习、职业培训等这种“老师—学生”的模式,而且更是一种“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是学生”的共同交流学习模式。

本文不足和下一步改进之处: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应用几乎是无处不在,所以本文所探讨的应用在基于Internet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网络技术并不是非常全面,如本文仅探讨基于Internet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和采用Web模式实现。

计算机网络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应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个“二十一世纪Internet的发展趋势——远程教育”所涉及的技术、整体构架、具体实现和未来的改进方向。

这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之一,能够有幸借这个大作业让我更加深入学习认识这个领域,使我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1] 李学明,李继,魏芳.远程教育系统及其实现[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2] 何莉,徐林英,孟昭鹏,姚鹏海.计算机网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35[3] 穆道生.远程教育系统开发[M].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1[4] 方德蔡.虚拟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国广播电视体育大学出版. 2003,8[5] 李学明,李继,魏芳.远程教育系统及其实现[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6] 郭诠水,高小玲.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7] 内蒙古自治区电化教育馆组编.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技术培训教程[M].内蒙古出版社.2004[8] 刘远航,刘文开等.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原理与构建[M].2002,10[9] 王宝智.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1999[10] 王彬华.计算机网络技术[J].计算机工程.2004,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