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厦门市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语言积累(12分)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2分)(要点与评分:填空每处1分,有错、漏、添、乱序者,该处不得分。
)答案:(1)儿女共沾巾(2)沉舟侧畔千帆过(3)蜡炬成灰泪始干(4)自缘身在最高层(5)燕然未勒归无计(6)忽如一夜春风来(7)生子当如孙仲谋(8)颓然乎其间者(9)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二)语言运用(8分)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4分)(要点与评分:每小题1分。
)答案:①谧③A或直接写出正确的拼音也可以④B或直接写出正确的拼音也可以(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2分)(要点与评分:每格1分。
)答案:【甲】坦然【乙】和睦(3)画线句子是个病句,请写出正确句子。
(2分)(要点与评分:写出正确的句子即可得分,若有抄写原句出现错别字,扣1分。
只要句子通顺,表达意思完整即可得分。
)答案示例:透过这些惬意的温情,我们分外陶醉。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5分)3、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案:D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述(3分)(要点与评分:词句特点分析1分,情感2分。
)参考答案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
作者通过形象的描画(1分)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2分)。
参考答案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句勾画出作者老当益壮的形象(1分)抒发了他的爱国情怀,表现出作者愿为国出力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的慷慨激昂的形象和积极向上的心态(2分)(二)名著阅读(5分)5、下列关于《水浒》这部名著的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答案:B6、阅读选段,武松提到的“只依我三件事”指的是哪三件?(3分)(要点与评分:能说出三件事的主要意思即可,顺序不作要求,每件事1分。
)参考答案:第一件,把抢来的东西交还给原主施恩;第二件,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道歉);第三件,从今日起,离开快活林,不许再回来。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10分)7、结合材料一,判断以下节气名称中表明四季变化的一项是()(2分)答案:D8、以下是为“清明”节气而作的两幅宣传图,你更喜欢哪一副?请结合材料一,说说你的理由。
(4分)(要点与评分:任选一幅图得一分(没写理由不给分);描绘图画内容1分;理由2分(必须结合材料一))答案示例1:选图A。
图的左边有“清明”二字,主体部分是一只风筝,右边为柳叶。
点明节气名,又反映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的特点,照应踏青的传统习俗。
答案示例2:选图B。
图左有“清明(节)”的字样,主体部分是一行人和骑在牛背上的牧童。
点明节气名,且体现了杜牧《清明》一诗的内容,体现“清明节”是历代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
9、结合材料二、三、四,说说在继承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4分)(要点与评分:能结合材料写出言之有理的建议即可,一点一分。
)参考要点:①在群众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保护继承;③成立专门的保护组织机构;④政府给予经济和物质上的支持;⑤借鉴他国的优秀做法;⑥针对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不足,加强宣传及培养兴趣的工作。
(四)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16分)10、解释加点词。
(4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1分。
)答案:(1)给予(2)全部(3)有的(有的人)(4)举荐(推荐)1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案:C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答案:B1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答案:(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2分)(2)直木多生长于幽静的山林之中,忠直之士多潜藏于布衣百姓之中。
(2分)14、乙文开篇写到“治国之道,务在举贤”,结合两则选文,请简要分析任用贤人对一个国家的作用(4分)(要点与评分:能结合甲、乙两文要点作答各1分,综合陈述作用1分,语言表达1分。
)参考答案:甲文中,诸葛亮认为任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良实、忠纯的贤人,必能弥补缺点和不足,任用将军向宠等,可以使军伍团结和睦。
亲近、任用这些贤明的人,国家就能安定、昌盛。
乙文中,诸葛亮认为治国犹如养生,养生之道,莫过于养神调气,而治国之道,在于选贤举能,养神可以健身,而举用贤能,国家就会安定。
可见,任用贤人,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安危。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2分)15、请选出以下最适合作为第②、③段的事实论据的一项是()(3分)答案:B16、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5分)(要点与评分:能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能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写出三点得4分;表达1分。
)答案示例:这句话写出了值得尊重的学者的治学理念(态度):①不拘泥于做学问是否能带来现阶段的个人利益;②做学问讲求的是为了认识真理,为人类探寻未知世界;③关注的是为后人开启未来探索之路;④淡泊名利的治学态度和做人准则。
17、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做学问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4分)(要点与评分:能选择其中两点表达清晰即可,一点2分。
)答案示例:作者认为做学问的真正意义是:①做学问不能仅用有用没用来衡量,没有学者在理论层面的开拓性研究,就没有后来人实践层面的丰硕成果;②做学问来不得急功近利,讲究功到自然成;③做学问在于勇于追求真知,勇于拓荒;④做学问在于研究时的乐趣,以及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22分)18、根据文中对书法字体的描述,判断以下四幅书法作品是什么字体。
(4分)(要点与评分:每格1分;写序号或是直接写文字皆可。
)答案:A(④)B(①)C(②)D(③)19、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刺绣属于春天,书法属于冬天。
戏曲属于春天,读史属于冬天。
”(4分)(要点与评分:能结合上下文,概述理由即可。
一点1分。
)参考要点:①刺绣绚丽明媚,适合春日的美丽,冬日刺绣是为了谋生,让人忘了它本身的美;②在冬天白茫茫的世界里,天地空阔,用线条、用书法在内心寻找心灵的方向和出路;③戏曲中的两情相悦的美好,是属于春天的,冬天演出因天寒野旷,总觉得是苦的;④冬天适合砥砺精神,读史使人明智,适合在冬日里阅读思考。
20、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6分)(1)有人认为第①段A句中的“肉感”用得不好,你的看法如何?说说理由。
(3分)(要点与评分:能作出判断,自圆其说2分,表达1分。
)参考答案示例1:我认为“肉感”这个词用得好。
这个词可指菜肴方面有类似于肉的味道或质地,弹性的感觉。
用在这句话中形容春夏两季生机勃勃,给人视觉等感官强烈的刺激。
示例2:我认为“肉感”这个词用的不好。
这个词本意是形容人体某些部位比较丰满,带有一点的暧昧色彩。
春夏两季富有生命力,充满力量,所以用这个词不合适。
(2)请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④段B句。
(3分)(要点与评分:能写出一种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2分,语言清晰、流畅1分。
)答案示例:B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楷书比喻成“行列整齐”的桑树,写出楷书整齐有序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楷书的独特感受。
如此一来,富有生命力的井然有序的楷书的样子便跃然纸上。
21、作者笔端处处含情,文中多处引用古诗文,请摘录其中一处,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要点与评分:摘录正确得1分,出现错别字则不给分。
好处(作用)2分。
)答案示例:摘录: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好处:引用古诗文,使全文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味儿(1分)在文章的局部,例如第②段、第⑾段嵌入古诗,显得凝练精辟,行文活泼,又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2分)22、以下标题,你觉得哪个更合适作为本文的题目,简要说说你的理由(5分)(要点与评分:明确哪个标题更好得1分(只做选择,不阐述理由不给分),结合文章说明理由得3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表达1分。
)答案示例1:选A。
因为这个题目极具气势,用墨色在纸上书写,线条像阅尽人世沧桑的人回望内心的感受一样,一花一世界,一纸一江山。
而相比之下“书法之冬”则显得平常。
答案示例2:选B。
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都是在书写作者对各种书法字体的感受,也写出了书法适合冬天练习的原因。
所以用“书法之冬”作为题目简洁又能体现文章内容。
而“一纸江山”则与文章内容结合不够紧密,让人不太能理解。
所以选择B为题目更合适三写作(60分)23、“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
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的更大矛盾呢,……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
这是傅雷先生给儿子信中的一段话,请你仔细阅读,以“矛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要点与评分:(1)没有题目扣2分;(2)字数不足6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