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
首席医学网2006年07月13日16:10:25 Thursday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八届全国帕金森病会
•期刊社的网站运营专家
•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
•全国抗菌药物会
•国际病毒性肝炎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第五届世界癌症会
•国际神经科技大会
•全用药学术会议
•国际药师论坛
•基因组活动周
•第四届抗体大会
•亚太临床微生物
作者:亢志兰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
杂志》中华医学会
主办,中华医学电
子音像出...
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
[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
·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
·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
·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
·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
[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
·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中国保健营养》征稿
【关键词】小儿迁延性肺炎
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冬春两季多见,临床以发热咳嗽、呼吸急促为主要症状。
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定为小儿迁延性肺炎。
《内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小儿肺炎迁延日久必引起其他脏腑的并发症,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分型。
以下分五型。
1 气虚肺热型
患者,男,10个月,于2001年11月15日因肺炎入院治疗,曾先后用多种抗炎药物,疗效欠佳,于4月25日转到我科诊疗。
主症:低热,体温37.5 ℃~38 ℃之间,咳嗽微喘,咳声不畅,痰多淡黄,不易咳出,神情呆滞,面白少华,纳呆腹胀,消瘦嗜睡,大便色黄稀有瓣,肛门处有便出物,脉细数无力,舌红胖嫩,苔薄白,指纹红淡。
辨证:患者素体虚弱、脾失健运,酿成痰浊,上储于肺壅阻气道。
治法,健脾化痰,润肺止咳。
方药,六君麻杏石甘汤加减:白糖参9 g、白术9 g、云苓9 g、法半夏6 g、陈皮9 g、甘草6 g、炙麻黄6 g、石膏18 g、制桃仁3 g、连翘12 g、僵蚕6 g、莱菔子9 g、服上药3剂热退症减,6剂后痰少,腹胀明显好转,饮食增加,二便正常,继服上方几剂,X线提示,两肺炎症消失,痊愈出院。
出院后继续服参苓白术散每日1包,分4次服,在服中药过程中,给小儿输血3次,每周1次,每次60 ml。
2 肺脾阴虚型
患者,女,3岁,2004年10月3日因肺炎高烧入院,先后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于12月30日转至我院治疗。
主症:喘促咳嗽、干咳少痰、发烧午后加重,体温38 ℃~39.5 ℃,口干鼻燥,咽痛音哑,口舌生疮,面白少华,烦躁不安,大便干,2 d~3 d 1次,脉细数,舌红,苔薄黄燥。
辨证:高烧不退,热邪灼津,大火烁肺,肺燥累母,干咳不止。
治法:滋脾润肺,清燥止咳。
方药:加味资生汤、生山药15 g、元参9 g、生地9 g、鸡内金9 g、炒白术9 g、牛旁子6 g、金银花12 g、生甘草6 g、炙杷叶6 g、粉丹皮6 g、川贝母6 g、地骨皮9 g,服上药3剂热退,饮食少加,再服6剂后,精神明显好转,口疮痊愈,偶有咳嗽,带药10剂好转出院。
3 肝热烁肺型
患者,男,1.5岁,于2003年9月22日因肺炎入院,曾用多种抗炎药治疗,效不理想,12月18日转到我科。
主症:高热不退,体温39 ℃以上,时有惊厥,午后加重,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烦躁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少,大便燥结,4 d~5 d1次。
脉细弦数,舌红少津,苔黄燥,指纹紫。
辨证:邪热炽盛,内陷肝经,热动肝风,上烁于肝。
治法:清肝润肺,通便止咳。
方药:凉隔增液汤加味、川贝大黄5 g、元明粉5 g(冲)、甘草3 g、栀子6 g、黄芩9 g、连翘9 g、元参9 g、生地9 g、麦冬9 g、前胡6 g、僵蚕9 g、羚羊角2 g(另煎),服上药2剂热退症减,大便通畅。
上方去羚羊角,加桃仁、龟板再服6剂病情大减,精神好转,但仍咳嗽,上方去大黄加川贝母6 g,连服10剂,X线提示,两肺炎症消失,痊愈出院。
在服药过程中给患儿输血浆2次,每次80 ml。
4 心脾阳虚型
患者,男,5个月,于2004年3月3日因肺炎高烧住院,因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于4月20日转到我科。
主症: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额出冷汗,面色灰白,四肢厥冷,脉微细数,心率165次/min,指纹青,透三关。
辨证:素体阴虚,肺气郁闭,脾寒失运,痰闭不解、导致气滞血瘀,出现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治法:温阳固脱,益气救阴。
方药:桂枝9 g、白芍9 g、甘草6 g、厚朴6 g、炒杏红6 g、麦冬9 g、五味子6 g、高丽参6 g、制桃仁4 g、瓜蒌9 g、生姜1 g、大枣3枚,服上药3剂,汗少面色转白,再服3剂汗止,呼吸日渐平稳,上方去瓜萎,高丽参加西洋参6 g、连翘12 g、继服6剂,精神好转,面色转红,饮食增加,减桂枝3 g、白芍3 g、去西洋参虽党参9 g,服上药18剂,X线提示,两肺炎症消失,痊愈出院,在服药治疗过程中,第1周吸氧每天6 h~8 h,输血浆2次,每次500 ml。
5 肾气不足型
患者,男,6岁,于2003年10月15日因肺炎哮喘入院治疗,先后用抗炎药平喘药治疗效果欠佳,于2004年1月12日转入我科。
主症:夜间低热,咳嗽虚喘,夜间加重,面黑少华,额头出汗,大便溏,有过敏性哮喘病史,脉沉细,舌红淡胖嫩。
辨证:先天不足,肾阳不能温运脾阳,致脾运失职而溏泻,阳虚水液不能化生精微而小便多,肾不纳气而嘘喘。
治法:温阳补肾,纳气平喘。
方药:麦味金匮肾气丸加味,麦冬9 g、五味子6 g、生熟地各9 g、生山药9 g、山芋肉9 g、冬虫夏草6 g、云苓6 g、泽泻4 g、丹皮6 g、制桃仁4 g、附子6 g、肉桂3 g,服上药3剂,平稳,继服上药6剂,哮喘明显好转,上方去肉桂,加鱼腥草18 g,服20剂后,X线提示肺炎吸收,痊愈出院,服药第1周断续吸氧气。
在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过程中,首先要分型治疗,其次,不论什么型都要加桃仁活血化瘀,促使炎症吸收,另外输血和吸氧也很有必要,这样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山西省荣军医院,山西太原0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