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法基本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

第十条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 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 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 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第十一条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 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 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 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 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第四十四条 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 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 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 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公安 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湖南省道路运输条例》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不服从 防汛、抗 洪、抢险、救灾、军事等紧 急运输调度的,县经以上人民政府可 以强制征用其运输车辆,道路运输管 理机构可以吊销其道路运输业经营许 可证。
某县法医室对王某、李某的伤害程度进行了检验, 其结论是二人均为轻微伤,但李某的轻微伤稍重于王某。 某县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第(1) 项之规定作出治安管理处罚裁决:对李某予以罚款100 元;对王某予以行政拘留15日。王某不服该处罚裁决, 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要求撤销县公安局的治安处罚裁 决。
问: 1、你认为区卫生局执法人员检查卫生制作笔录过
程中有哪些违法行为存在? 2、 区卫生局享有行政处罚设定权吗? 3、区卫生局执法人员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并要求
甲当场缴纳罚款,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为什么?
三、法律优先
目的在于解决不同行政法规范之间的效力等级问 题
行政立法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法律依据。
现代社会极为复杂,行政机关必须根据具体情况 作出具体决定,法律不能严格规定强求一致;
现代行政技术性高,议会缺乏能力制定专业性的 法律,只能规定需要完成的任务或目的,由行政 机关采取适当的执行方式;
现代行政范围大,国会无力制定行政活动所需要 的全部法律,不得不扩大行政机关的决定权力;
现代行政开拓众多的新活动领域,无经验可以参 考,行政机关必须作出试探性的决定,积累经验, 不能受法律严格限制;
补充性
三、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首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行政 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的准则。
其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可以指导行 政法的实施,防止行政执法的错误或 偏差。
再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弥补成文 法局限性的主要手段。
最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助于人们 对行政法的学习、研究和阐释。
第二节 行政合法性原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第三十三条 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突 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 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 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 疫区实行封锁。 第三十四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 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 制措施。
问:县公安局的治安管理处罚裁决合理吗?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侵犯他人人
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 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 (二)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四)虐待家庭成员,受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全
部行政法规范之中,指导行政法的 制定和实施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 准则。是人们对行政法现象的抽象 和概括,反映着行政法的基本价值 观念。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第一,普遍性 第二,独有性 第三,法律性 第四,功能的
(五)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 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胁迫或者诱骗不满十八岁的人表演恐怖、残忍节 目,摧残其身心健康的; (七)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
三、比例原则
(1)妥当性(适当性)原则。 (2)必要性(最小侵害)原则。
以达到行政目的、目标为限 (3)比例性原则。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概述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政府的行为 都必须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的规 定相违背。
在实体上主要表现为职权法定原则、 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保留原则三个 原则
在程序上则表现为程序法定原则。
二、职权法定原则
(一)政府行政权的取得必须依据 法律
(二)政府行政权的行使必须合乎 法律
(三)违法行政应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在已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法规、规章不得 与法律相抵触,凡有抵触的,都以法律为准。
在法律尚无规定,行政法规、规章在各自范围内 作了规定时,一旦法律就此事项作出规定,法律 优先,其他法律规范的规定都必须服从法律。
存在是否违反法律优位原则的审查机制
案例分析
2002年9月24日,某市劳动局的执法人员到个体户吴爱华 的工厂进行检查,发现有多处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如灯光昏暗,工作人员操作时未带安全帽等。对此,劳动 局劳动安全稽查组的工作人员作了劳动安全检查记录,并 提出了“限3天改进,罚款人民币2000元”的处理意见, 吴爱华当场签了字。工作人员当天扣留了吴爱华的“特殊 工种用工许可证”。9月27日,劳动安全稽查组对吴爱华 作出了第8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于当日送达。吴爱华在 9月29日交纳了罚款。两天后,劳动安全稽查组又派人到 其工厂进行检查,仍认为不符合要求,“特殊工种用工许 可证”仍未发还吴爱华。
四、信赖保护原则
行政相对人及利害关系人对行政过程中的 某此因素的变化形成合理的信赖这种信赖 值得保护时,行政主体不得变动这些因素, 或者变动这些因素时必须合理补偿信赖人 的信赖损失。
某区卫生局的两名执法人员依法定职权到个体工 商户甲开办的个体餐馆中检查卫生,发现柜台有 变质食品。执法人员对这种情况如实制作笔录并 自行签字后,根据本局设定行政处罚的红头文件, 当场作出了罚款200元的处罚决定,随即开具罚 单,要求甲当场缴纳罚款。甲要求执法人员说明 理由,执法人员却说甲应找局长说理。
《防洪法》
第四十五条 在紧急防汛期,防汛指挥机构根据防汛抗 洪的需要,有权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 运输工具和人力,决定采取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 阻水障碍物和其他必要的紧急措施;必要时,公安、交 通等有关部门按照防汛指挥机构的决定,依法实施陆地 和水面交通管制。 依照前款规定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 汛期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 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取 土占地、砍伐林木的,在汛期结束后依法向有关部门补 办手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取土后的土地组织复垦, 对砍伐的林木组织补种。
制定一个法律往往涉及到不同的价值判断。
二、平等对待原则
平等对待原则的基本内涵是“相同案件相 同处理,不同案件不同处理”。
讨论: 关于选择性执法、不法平等
1997年4月某日下午,王某见其与李某合伙投资购买 的水泥管子丢失,怀疑被李某转移,便连连用不堪入耳 的言词谩骂。在此之前,李某擅自将水泥管子拉到自己 家中,听到王某的谩骂声,便责问其“骂什么”,王某 又骂道:“谁拿管子就骂谁是牲口”。李某不满,也以 侮辱性的言词谩骂。王某与李某在谩骂中发生厮打,李 某用脚踢王某的裆部,王某用手打李某的脸部、胸部, 以致双方均受到伤害。
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 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 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前款规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 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 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查,扣留吴爱华工厂的特殊工种用工许可证的法
律依据是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一个立法文件,该扣留行 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2)如果劳动局要吊销吴爱华工厂的特殊工种用工许可 证,那么吴爱华是否可以要求举行听证?
《行政处罚法》
第九条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五、程序法定
1、行政权的行使应符合法定程序。 2、程序的设定要法定
3、违反程序规定,要承担相应的 法律后果
《行政处罚法》第三条 公民、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 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 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 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 实施。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 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第十四条 除本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 以及第十三条的规定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四、法律保留
绝对保留是指某些事项只能由法律设定,不 得授权行政机关或者其他机关作出规定。
相对保留是指某些事项原属于最高立法机关 通过制定法律予以设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可 以授权行政机关或其他国家机关作出规定。
第三节 行政合理性原则(一)
一、行政合理性原则概述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政府的行为应当 符合法律的意图或精神,符合公平正 义等法律理性。
从实体上来看,行政合理性原则表现 为平等对待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 护原则。在程序上则表现为正当程序 原则。
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变迁迅速,立法机关很难预见未来的发 展变化,只能授权行政机关根据各种可能出现的 情况做出决定;
第八条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一)国家主权的事项;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 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 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罚; (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 强制措施和处罚; (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 等税收基本制度; (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