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CL集团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TCL集团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TCL集团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作者:葫芦娃一、研究背景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后,资源配置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自2004年TCL首开集团整体上市先河以来,上市公司整体上市方兴未艾。

虽然整体上市能够给上市公司的增长提供重要动力,但这种外生性动力能否成功地转化为内生性增长方式,真正给所有持股股东创造长期价值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倘若集团整体上市追求的是爆发性的财富效应,那么,在整体上市及随后的资产运作中就必然会面临大。

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从理论上可以分为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两块主要内容。

但在实践中,由于财务报表分析没有财务指标分析直观和方便,很多投资者都会忽略财务报表分析这部分内容。

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方便,但很多时候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信息。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扩大到全球的规模,各大跨国企业为了扩展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纷纷开始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与整合。

其中,海外并购就是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互联网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以专利技术为目的的并购逐渐兴起,这其中围绕专利出现的问题也逐渐突显。

基于上述背景,文章以“TCL集团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为题,希望可以通过对TCL集团的盈利能力分析当前国内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二、国内文献综述(栗煜霞,2004)TCL集团换股合并其上市子公司TCL通讯,首开我国非上市公司换股合并上市公司之先河。

TCL集团的创新性并购方案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可以预见,其方案将被越来越多的其他上市公司援为先例。

(朱红军,2007)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吸收合并TCL通讯(000542)实现整体上市这场看似保护公众股东利益的整体上市,却由于集团公司受内部人控制,且自身盈利能力较弱,而不仅损害了新公众股东的财富,从长期来看,原公众股东的利益也蒙受了损失。

内部人控制下的过度扩张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敖金俐,2008)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

目的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评判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姚婧姣,2010)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中国企业面临更广阔的市场,但同时也要求企业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接受更多的挑战。

跨国公司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市场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特征。

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联想、海尔、华为、TCL等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企业虽然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积攒了一定的经验,但与国外占据领先优势的跨国公司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李佳,2014)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而且必须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争取市场份额。

面对复杂的经济坏境,企业需要认真分析所处的宏观环境和自身的情况,制定好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并稳步推进战略实施,才能实现“走出去”而且“站得住”,最终实现国际化发展的目标。

研究分析行业中领先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无论其失败的案例或成功的经验,都可以为后续的企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双,2016)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国外资产大幅贬值,我国企业加快并购步伐,低价获得海外资产。

特别是能源资源类企业,在我国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通过跨国并购从国外获取资源,以缓解国内资源紧张压力。

通过我国企业目前的并购结果来看,并购数目多、金额大,但是并购成功率仅有67%,其中不乏交易成功但最终失败的案例,如TCL并购阿尔卡特、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明基收购西门子等等。

四、国外文献综述学者P. K. Jain在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ublic Sector Enterprises in India: Analysis of Profitability一文中指出,就盈利能力而言,对资源进行财务管理是迄今为止企业经营效率的最重要方面。

公共部门企业如果能以赢利的方式运作,就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义务。

学者Hoermann, Stefan等人探讨了在固定价格(FP)合约和时间与材料(TM)合约两种契约制度下,企业资源规划(ERP)外包项目中供应商获利能力的四个决定因素的影响。

假设项目不确定性和项目规模与供应商盈利能力负相关。

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发展支持两种契约制度的存在:FP契约对供应商盈利能力的影响确实比TM契约大得多。

Tibor,等人指出,企业增长被认为是某些经济指标的有效增长。

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公司的内部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没有显著变化。

内部增长率(IGR)和可持续增长率(SGR)之间的微小差别可以视为正常,因为被调查的公司也利用外国来源为其活动提供资金。

在风险指标方面,研究发现经营杠杆水平(DOL)和财务杠杆水平(DFL)似乎是被调查企业问题的主要来源。

因此,风险管理人员应该优先注意将风险最小化。

分析企业的盈利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成本结构和关键系数(流动性系数、资本化和杠杆系数、盈利能力系数和经营系数)。

所有数据都是根据活动的独特分类在活动级别上进行处理的。

此外,企业被分为以下几类:新成立的私营企业、私有化企业和非私有化企业。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理解状态、性能和趋势在整个经济周期已经过渡到最后阶段时,并得到操作的效率与私人的照片,私有化和未去除隐私信息的企业分别与每组的特点。

在一九九七年,由于本地及海外市场的销售增加(分别增加13%及33%),财务表现有所改善,而薪酬成本亦相应下降。

国外市场销售额的大幅增长是由于年中进行了折旧。

薪金费用的减少是私有化和非私有化企业雇员人数减少的结果。

薪金费用的唯一大幅度增加是在新成立的私营企业中发现的,这是这个部门增长的明显迹象。

非金融企业的资本与债务的比率为1比1。

虽然这一指标显示非金融企业资本化程度高,但应该记住,这些是私有化前评估时确定的账面价值。

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的价格要低得多;此外,有些企业即使免费提供给潜在投资者,也可能找不到所有者。

另一方面,债务结构非常不利。

特别是,超过70%的债务是对供应商和工人的,只有10%是对金融机构的长期债务。

缺乏高质量的银行金融是由非金融企业通过不向彼此和员工支付债务来补偿的。

五、结论结合前文分析,不难发现,国内外有关于企业盈利研究的主要方面不尽相同。

比较分析,国内研究比较注重实证分析,其研究更注重及时性以及可现实作用性。

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国内上市企业发展的政策以及经济环境;国内代表型盈利能力可控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的具体办法;上市企业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的分析,其系统的介绍了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基本要素;如何通过经营杠杆减轻企业的经营风险,明确指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受企业发展各环节因素的影响,决定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水平,同时为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给出了系统化的建议和意见。

六、参考文献[1]栗煜霞. Disclosure on Aborption Merger%上市公司换股合并的财务信息披露[J]. 证券市场导报, 2004, 000(003):14-18.[2]刘林. 企业整体上市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J]. 财务与会计, 2008(6):8-9.[3]许超文. 上市公司利润表快速分析方法浅析——以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 财会通讯, 2010(11):112-114.[4]胡运恒. 基于专利的海外并购研究[D]. 2016.[5]朱红军, 江峰, 喻立勇. 内部人控制、整体上市与资源配置效率——TCL集团整体上市的案例研究[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7(03):82-92.[6]敖金俐. 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以TCL、海尔为例[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3):76.[7]姚婧姣. 华为与思科跨国经营路径与经营绩效比较分析[D]. 江南大学, 2010.[8]李佳. TCL国际化战略及其效益评价[D]. 厦门大学, 2014.[9]李双.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绩效分析[D]. 2016.[10]Jain P K , Yadav S S .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ublic Sector Enterprises in India: Analysis of Profitability[J]. 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 2005, 40(39):24-30.[11]Hoermann S , Hlavka T , Schermann M , et al. Determinants of vendor profitability in two contractual regim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projects[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5, 30(4):325-336.[12]Tibor, Tarnóczi, Edina, Kulcsár, Laurentiu D . Risk and Growth Analysi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 Enterprises Between 2010 and 2012[J]. Procedia Economics & Finance, 2015, 32:1323-13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