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01 年新闻理论试题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 4 分,共20 分)1. 原始新闻2. 软事实3. 达纳新闻定义4. “有闻必录5. 新闻的半传播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请在括弧,正确打▽错误打X(每题2分,共10分)1. 网络传播是无形的国家主权。
(V)2•对事实的逼真叙述并不等于新闻真实。
(V)3•追踪报道就是跟着权威媒体后面报道。
(》4•新闻自由是记者(媒体)享有报道一切事实的权利。
(巧5•新闻道德是法律围的善恶是非规。
(以三、简述下列原理(每题10 分,共30 分,每题以200 字为宜)1•实现主体的客体化是客观报道的精髓。
2•新闻真实由再现事实的四维空间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3. 政治家办报”是有报纸以来新闻工作的普遍规律。
四、综合论述题(共40 分,不得少于800 字)论题:论新闻的历史价值清华大学2002 年“传播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40 分,共8 题)1 、信息2、意见领袖3、象征符4、精神交往论5、受众分割6、随机抽样法7、影响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8、创新散布的决定过程二、简答题1 、简单评价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2、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理论的理解三、问答题1 、奥斯楚尔在《权利代言人》提出的报业模式是怎么样的,试进行评价2、网络传播与传统的传播有何不同请指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模式清华大学2002 新闻理论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 4 分,共20 分)1. 事实的混沌2. 新闻的具象化3. 分析性报道4. 经济资讯5. 保护新闻来源权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请在括弧,正确打▽错误打X(每题2分,共10分)1•新闻是信息的不确定性消除”。
(V)2•新闻的整体真实表现为全国媒介报道的真实。
(以3•新闻传播值体现为新闻对记者的有用性。
(V)4•受检查的报刊是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的第三个因素”。
(V)5•新闻工作的二为方向"是指坚持改革方向和开放方向。
(》三、简述下列原理的基本观点(每题10 分,共30 分,每题不少于200 字)1•新闻活动受社会形态的制约。
2•新闻价值的大小最终通过报道与传播过程体现出来。
3•新闻报道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四、综合论述题(共40 分,不得少于1500 字)论题:新闻观与宣传观辨析清华大学2002 年考研专业课试卷新闻史一• 名词解释(每个 5 分,共40 分)1 、黄远生2、时务文体3、新生事件4、每日纪闻(Acta Diurna)5、古登堡6、哈瓦斯7、The Yellow kid8、VOA 剩下三个想不起来了二• 简答(每个15 分)1.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的经过与经验2.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其斗争的实质是什么?三• 论述( 30 分)根据长江的新闻工作实践论述作为一个记者的基本素质2002 年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一、名词解释(50 分)。
1. 所指与能指2. 符号学3. 福柯4. 马基雅维利5. 新青年杂志6.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7. 文化工业8. 马尔克斯9. 卢米埃尔10. 莫尔斯电码二、写作(50 分)材料是关于俄克拉荷马大爆炸事件清华大学2002 年写作与编辑试题一、事件描写(20 分,描写你曾经经历过的一件事,或者是一段对话或其他的事情你,从中揭示出为什么想做记者或者是想考新闻学的研究生,不得多于300 字二、场景描写(15 分,描写下面场景中间的一个,不得多于200 字)茶馆、饭店、报摊、酒馆等等(大概有一二十个,我记不全了)三、人物描写(10 分,描写下面给出的人物中间的一个不得多于50 字)警察、小偷、、售货员等等四、选择导语(5 分,从下面给出的四个导语中间选出一个你认为比较好的)容记不太清楚了,可能是有关于发现一种稀有的恐龙化石的五、写消息(30 分,把下面给出的材料改写成一条消息,不得超过600 字)容是有关于中国艾滋病以及打击卖血窝点的,大概有将近2000 字左右六、写导语(20 分,不得多于50 字)容也不少,具体好像是有关于国务院的一个声明,说打击犯罪是一项很艰巨的政治任务清华大学2003 年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 分,共50 分)1、培养”(cultivation理论2、议程设置理论中的时滞”(time lag概念3、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4、把关人(gatekeeper) 理论5、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二、简答题(每题15 分,共60 分)1、罗杰斯(E.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把个体采纳创新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他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哪几类?2、何谓“社会认同模式” ?(sociaildentification model) 如何用该模式来理解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3、何谓“第三人效果” ?(the third-person effect) 试举一个应用第三人效果概念可以解释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4、什么是说服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观点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20 分,共40 分)1 、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为什么过去效果研究一直占据着传播学研究的主流位置?2、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适应受众细分的现实?2003 年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一.名词解释:15 选10,每题5分1. 伯尔尼公约2. 边际效用3. 法定许可4. 增值税5. 熵6. 纸草文书7. 石鼓文8. 流媒体9. 容格心理学10. 行为主义艺术11. 电影武训传12. 国民生产总值13. 意境14. 公共领域15. 乌托邦二简答5选4,每题15分1•所知道的西方管理学派的两个代表人物及其观点2•你所知道的中国入世后传媒领域开放的项目和具体容。
3•简述媒体伦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容4•简述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5•简述萨义德的学”的基本含义三作文2选11•简述保护的目的意义和方法2•简述科学技术发展对传播媒介的影响清华大学2003年新闻理论与历史试题一、解释下列概念(每个5分,共40分)1•新闻的整体真实2•新闻事实的意态3•一次性媒体的直接传播4•新闻工作的二为"方向5. “ Tax on Knowledge ”6. Edgar Snow7. 邹韬奋8. 客里空”二、判断下列命题(每题2分,共10分;对者打▽错者打为1新闻是重要的、新鲜的事实本身。
(以2新闻价值是指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这类事实的特征。
(》3马克思说,受检查的报刊和自由的报刊必然是一好一坏。
(以4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中央机关报是《解放日报》。
(以5《每日纪闻》是西方近代第一份日报。
(以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每题不少于100字)1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2简述有关真理标准”的报刊讨论四、写出下列原理的要点(每题10分,共20分,每题不少于100字)1. 新闻事实都是相对的。
2. 新闻道德是对记者行为的特殊约束准则。
五、综合论述题(60分,不得少于1500字)题目:从结绳记事到网络新闻时代论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清华大学2003 年新闻学试题新闻编辑与写作1. 请给下面素材写一个当日新闻导语并制定一个新闻标题(20 分)8月1日,受8号台风“桃芝”减弱后形成的低气压影响,市普降特大暴雨,防汛形势严峻,市党政军民纷纷投入到与暴雨和狂风的战斗中。
1 日下午,狂风暴雨扑向岛城,市区10 多条主要交通干道出现积水,100 多棵大树被风刮倒在地,造成交通堵塞,近10 条公交线路被迫停运。
汛情就是战情,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立即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防汛减灾,安全生产。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惠来,省副省长,市市长杜世成等市领导冒雨察看汛情,并与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办公,指挥处理紧急情况。
舰队,警备区等驻青部队和武警支队的广大官兵也奋力抢险。
狂风暴雨中,当舰队接到防汛指挥部抢险救灾的求援后,舰队首长亲自坐镇指挥,官兵们拿着铁锹冒着倾盆大雨迅速赶到崂山北宅和崂山水库,和群众肩并肩投入到抢险救灾的战斗中。
面对即墨,城阳,崂山,黄岛等受灾地区的求援,警备区共出动500 余名官兵,驾驶冲锋舟投入到各受灾区域。
在受灾较重的毕家村,市长杜世成和警备区司令员春阳亲临现场,指挥村民和某海防团近200 名官兵在水中抢险。
在即墨市,警备区船运大队派出的冲锋舟迅速救出被困在水中的20 名群众。
各个市区的人民武装部也火速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分赴受灾点抢险。
2. 假设你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根据下面选题选择5 个采访对象,并用一句话说明为什么要采访他或她(10 分)“第四代领导人与面临的挑战”3. 分别找5 个理由说服下列人物接受你采访(10 分)1)布什2)本?拉登4. 运用新闻价值要素,选取十六大期间国或国际媒体新闻报道中你记忆或感受最深的一条新闻报道回答(每个问题的回答不超过100字,15 分):1)这条报道的新闻点在哪里?2)会有什么人对这条新闻产生兴趣吗?3)这条新闻突出运用的是哪个新闻要素?5. 设计新闻报道框架(20 分)你所在的媒体在2002年12月26日生日这天,派你到采访,采写新闻特稿《天安门一日》。
请选择 5 个不同的采访对象,并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设计 5 个叙述框架或视角(整个回答不超过500 字)6. 设计新闻选题(20 分)2003 年“两会”将于今年春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请设计5 个报道选题,并用一句话说明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7. 叙述短文写作(25 分)用500 个字真实地叙述你遇到的最令你高兴的或者最令你烦恼的一件事情。
8. 短评写作(30 分)题目:我看“三个代表”的宣传(800 字)清华大学2004 年新闻理论与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点石斋画报》2. 中国新闻社3. Edward R.Murrow4. 新闻的模态5. 新闻的心理时间[当代新闻学原理.第四章]6. 新闻的“性质说”当[ 代新闻学原理.第十一章]二、简述题1. 《反对党八股》与《解放日报》的关系2. “长江新闻奖”的由来、概况及意义3. 美国新闻史上的“ Muckraking 运”动始末三、写出下列原理的要点1. 新闻真实具有四维空间2. 新闻记者肩负高度的社会责任四、论述“三贴近”与记者的受众意识清华大学2004 年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8 分,共40 分)1、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 )(symbolic reality)2、有限效果模式3、宣传策略中的“洗牌作弊法” (card stacking)4、“基本群体” (primary group) 和“参考群体” (reference group)5、媒介间议程设置(intermedia agenda setting)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 分)1、施拉姆是如何概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2、流言及其传播特点是什么?3、在对科学发现及从中得出的概括进行评价时,会涉及到研究的有效性(Validity) 和可靠性(reliability)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