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

南京市玄武区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6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间.(▲)杂在石间的透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gòu(▲);不再dǎn qiè(▲)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2.在方框内临摹下面名言。

(2分)▲3.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①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②▲,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④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⑥太阳东升西落皆有诗意。

它在白居易的记忆里生机盎然:“▲”;它在王维的眼中格外苍凉:“▲,▲。

”它使李白送别友人更添惆怅:“▲,▲。

”(依次用《忆江南》《使至塞上》《送友人》中的诗句填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光与影交叠生辉是南京博物馆在“博物馆日”开展的夜间对外开放活动的最大特色。

B.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因为促进了亚洲文明交流,也为世界文明繁荣注入新时代的力量。

C.巴黎圣母院突遭火灾,塞纳河畔的烈火映照着巴黎的上空,法国人众多都失声痛哭。

D.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优雅的摆渡人。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关雎》《蒹葭》均出自于《诗经》中的“风”,都采用重章叠句歌咏了爱情的美好。

B.李清照的词既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也有着“小园几许,收尽春光”的婉约。

C.老年人别称颇多,如课文和名著中出现的“翁”“耆老”“叟”“老儿”“黄发”等。

D.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散文诗《金色花》赞美童真和母爱。

5.名著阅读(6分)(1)名著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父子(女)形象。

得知女儿虎妞要与祥子结婚,将她逐出家门,并卖掉车行拿钱去享福的是▲;明知阿黛尔不是亲生女儿,依然为她聘请家庭教师的是▲;以为父亲病故连夜奔丧,被刺配江州,宁愿坐牢也要听从父命不落草的是▲(以上均填人名,3分)。

(2)《朝花夕拾》《傅雷家书》等书让我们发现,亲人之间往往有爱的隔膜,也有爱的和解。

参照示例,从你读过的课外书中选一例进行分析。

(3分)示例:《朝花夕拾》中,父亲不理解儿子迫切想看五猖会的愿望,强迫儿子背《鉴略》。

多年后鲁迅反思父辈的权威带给孩子心灵的压抑。

▲二(44分)(一)阅读古诗文,完成第7~12题。

(17分)【材料一】 ① 咏怀[唐]孟郊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思逢海底人 ② ,乞取蚌中月。

此兴若未谐 ③ ,此心终不歇。

【材料二】珠[明]宋应星凡蚌孕珠,乃无质而生质。

他物形小而居水族者,吞噬弘多,寿以不永。

蚌则环包坚甲,无隙可投,即吞腹,囫囵不能消化,故独得百年千年,成就无价之宝也。

凡蚌孕珠,即千仞水底,一逢圆月中天,即开甲仰照,取月精以成其魄。

中秋月明,则老蚌犹喜甚。

若彻晓无云,则随月东升西没,转侧其身而映照之。

他海滨无珠者,潮汐震撼,蚌无安身静存之地也。

凡采珠舶,其制视他舟横阔而圆,多载草荐 ④ 于上。

经过水漩 ⑤ ,则掷荐投之,舟乃无恙。

舟中以长绳系没人腰,携篮投水。

凡没人以锡造弯环空管,其本缺处对掩没人口鼻,令舒透呼吸于中,别以熟皮包络耳项之际。

极深者至四五百尺,拾蚌篮中。

气逼则撼绳, 其上急提引上,无命者或葬鱼腹。

凡没人出水煮热毳 ⑥ 急覆之缓则寒栗死。

(节选自《天工开物》)[注释]①咏怀:诗题一作咏情,一作感寓。

②海底人:古代传说海底有鲛人。

③谐:成功。

④草荐:草垫,草席。

⑤漩:回旋的水流。

⑥毳:这里指毛皮织物。

6.阅读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标题“咏怀”意为用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

B.一二两句触景生情,句式整齐,两两相对,交代作者“咏怀”的缘起。

C.三四两句通过幻想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取”字最能表现迫切感。

D.五六两句呼应开头,“若”“终”增强语气,表达了作者的坚定信念。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环.包坚甲(▲)②故.独得百年千年(▲)③其制.视他舟横阔而圆(▲)④气逼则撼.绳(▲)8.用/给划线内容断句,断两处。

(2分)凡没人出水煮热毳急覆之缓则寒栗死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若彻晓无云,则随月东升西没,转侧其身而映照之。

▲10.根据材料二,概括采珠人需要做哪些物质准备。

(3分)▲11.小娴和晓丽对“乞取蚌中月”一句的修辞手法进行了讨论。

阅读下面对话,完成填空。

(3分)小娴:比喻用得非常贴切。

你想啊,珍珠的(1)▲和圆圆的满月很相近。

晓丽:我觉得,珍珠的(2)▲也与月亮相似;另外,根据材料二中的描述,古人认为珍珠是无价之宝,因为(3)▲。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11分)感谢各位教授和姚洋院长,让我有机会能回到母校,回到百年讲堂。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它是大饭堂,我当年在这里最爱吃的菜是锅塌豆腐,油水大,拌米饭!人生如此,夫复何求!锅塌豆腐很受欢迎,经常很快就没了。

可是最大的奇迹在我身上发生过。

有一次只剩了一份,但前面的同学思索了一下,改主意了,他想吃鱼香肉丝,这个锅塌豆腐就归我了。

感激之余,我问了一下他是哪个系的师兄,他说是经济系。

经济系就是我们国发院的前身啊!滴水知恩,当涌泉相报!自古人生伤离别,但是我还是祝贺983名同学毕业,它使我从今天开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又多了983名我的同学。

我这几年体会到,同学是通往世界的一张特别有效的通行证,不管到哪儿,他告诉我:“师兄,我也是北大的。

”大家一下子就会变得很亲切,因为马上可以谈论北大、北大相同的老师和锅塌豆腐。

刚才姚洋院长和张维迎教授做了特别好的发言,因为谈到了你们和我的母校——北大是谁。

一代一代的北大人认同,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蔡先生提出的办学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这里产生了严复、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这些人虽然所处时代不同,高矮胖瘦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民族的先驱者。

他们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看似不切实际的理想,能贡献出自己的生命。

黑暗中没有火炬,我只有燃烧自己,我以我血荐轩辕,哪怕他知道几万万同胞会蘸着他的血来吃馒头。

为什么人类需要知识分子?因为他们除了考虑这个民族的过去、当下,还在考虑未来。

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眼睛应该像一盏探照灯,照出现实中的丑恶,照亮这个民族的未来。

大家开始在另外一个大学起步的时候,有两句话千万不要相信。

一是“世界上是不可以投机的”,千万别信,世界是可以投机的;另外一句话,“世界上是没有近路可走的”,这句话不成立,世界上是有近路可走的。

投机分子走近路成功的人起码占80%,但主要的区别是:他们得到的利益只是对于他们自己,做这些事情,只对你自己好。

我们的民族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最缺的就是笨人。

我在北大之外,也有两个特别好的导师。

一个是我的外祖母,她是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不识字,活了95岁。

她在方圆几十里是个明星,如果她要演电影就是安吉丽娜·朱莉,如果踢足球就是梅西。

她个子只有一米五六。

黄河边三里路长的麦趟子里,她割麦子是速度最快的,一米七八的大汉也比不过她。

有一次我说,你为什么割得比别人快?她说我割得不快,只是我一扎下腰,就从来不直腰,因为直一次腰你就会直十次、二十次。

接着她语重心长地说了句,我是个笨人啊。

我有个舅舅,脸上有麻子,大家叫他刘麻子。

刘麻子做的箱子柜子在周围四十里卖得最好。

所有的木匠说刘麻子这个人“毒”,所有的顾客都说他做的东西特别好。

我说你为什么做得比人家好?他说别人说你毒、说你好,并不能使你成为好木匠,唯一使我能成为好木匠的是:别人打一个箱子花三天,我花六天,我比他做得更好。

接着他又说,就这也还不算好木匠,我是打心眼里喜欢做木匠,我特别喜欢闻刨出来的刨子木花的味道;他又说这还不够,有时当我看到一棵松木,就觉得这给哪家姑娘出嫁的时候打个箱子该多好;如果是一棵最不成材的杨树,我就知道只能打个小板凳。

我觉得他虽然不是北大哲学系的,但是他到达了哲学系毕业的水平。

我发现,我们的马路两边基本上全是杨树。

为什么?因为杨树长得快。

我希望我们也种一些长得慢的树,比如松树、椴树、楠树、橡树。

树的质量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心态。

所以最后我送在座的师妹和师弟两句话。

一句是种树要种松树,做人要做刘麻子;另一句是举起你们手里的探照灯,照亮我外祖母没功夫直腰的麦田。

谢谢。

(本文为2017年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毕业典礼上,著名作家刘震云的演讲。

)12.不.适.合.做这篇演讲稿题目的是(▲)(2分)A.种树要种松树,做人要学刘麻子B.我们民族不缺聪明人,最缺笨人C.知识分子的“眼睛”应该像探照灯D.同学是通往世界的有效通行证13.作者的演讲为什么要从“北大的锅塌豆腐”说起?(3分)▲14.作者为什么要举外祖母和舅舅的例子?(3分)▲15.结合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分析,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

(3分)▲(三)文学类作品阅读(16分)那时的歌史铁生那时,爱情常被认为是一种错误。

革命样板戏里的英雄人物差不多全是独身。

那时的歌曲除了《国歌》,外国歌曲除了《国际歌》,一概被指责为“黄色”。

我们去插队的二十个人,都是十七八岁。

从北京到延安,一路上互相勉励:“咱们不能消沉。

”“对!”“咱们不能学坏。

”“对“咱们不能谈恋爱,婚。

, 谈恋爱?”所有人都一副厌 但是插队的第二年,我们竟然纷纷唱起“黄歌”来。

不知是谁弄来一本《外国名歌200 首》,里面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喀秋莎》,有《灯光》《小路》⋯⋯大家先被 歌词吸引,譬如:“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 的小路,跟随我的爱人上战场⋯⋯”譬如:“有位年轻的姑娘,送战士。

里告别,那台阶前。

透过淡淡薄雾青年看见,在那姑娘的窗前烁着灯光。

” 多美的歌词,大家都说不仅不黄而命。

于是学唱。

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唱,认真的程度不亚于学《毛选》。

门, 坐在崖畔,对面是月色中的群山,脚下就是清平河,哗哗啦啦日夜不歇。

“正开遍 了天涯,河上飘荡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歌声 在大山上撞起回声,顺着清平川漫散得很远。

唱一阵,歇下来,大家都感动了,默不作声。

不过仍不敢当着女生唱这些歌,怕被骂作流氓。

有几回下工回来,唱得头 撞上了女生,料必那歌声已进入姑娘的耳朵。

这可咋办?一阵,说:“没事。

”“管 她们的!”壮自己的胆。

“她们听见了吗?”“那还能听不见?”“她了。

” “是吗?” 不久,我们听见女生们也唱起来了:“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为什么低着你的头?是 谁叫你这样伤心?问他的是的人⋯⋯” 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数不完的日子和心事需要诉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