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基础》教案
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
8.
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分布式控
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
9.
实现面向工厂/车间的生产管理,包括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
系统 MES 等。
10.
实现面向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产品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PLM、供应链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智能制造的本质是什么?
基础达标
3. 智能制造标准化参考模型从
、
和
三
个维度构建。
4.
是由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价值
创造活动组成的链式集合。
5. 判断:生命周期中各项活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
6. 系统层级自下而上共五层,分别为
、
、
、
和
。
7.
包括传感器、仪器仪表、条码、射频识别、机器、机械和装置,
智能制造基础——学案
内 容 智能制造的标准化
目 标 了解标准化对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性;熟悉智能制造参考模型;了解智能制
造的标准体系框架
重 点 智能制造标准化参考模型
难 点 根据需求在标准化体系框架中正确选择的参考标准
1. 在智能制造落地实施过程中,
作为必要支撑,在协调所有相关方
的信息交互、指导新产品开发、保障生产安全、建立用户信心等方面发挥
业具体要求,对 A 基础共性标准和 B 关键技术标准进行细化和落地,指
导各行业推进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基础——学案
深入分析智能制造标准化参考模型的构成。
能力提升
请分析智能制造实际生产应参考标准体系框架的哪部分标准?选择合适的工 业软件应该参考框架中哪部分标准?
收获与反思
件、能源、设备等各种制造资源,由小到大实现从智能装备到智能生产单
元、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乃至智能制造系统的集成。
பைடு நூலகம்15.
是指在系统集成和通信的基础上,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
信息技术,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协同共享。
16.
包括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和工业云等服务制造模式。
17.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包括 A
、B
、C
三个部
分,主要反映标准体系各部分的组成关系。
18. A 基础共性标准位于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的
,其研制的基础共
性标准支撑着标准体系结构上层虚线框内 B 关键技术标准和 C 重点行业
标准。
19.
位于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的 B 关键技术标准最底
层,与智能制造实际生产联系最为紧密。
20. 在 BA 智能装备标准之上的是
11.
由产业链上不同企业通过互联网共享信息来实现协同研发、
智能生产、精准物流和智能服务等。
智能制造基础——学案
12. 智能功能包括
、
、
、
和
等
五层。
13.
包括设计施工图纸、产品工艺文件、原材料、制造设备、生产车
间和工厂等物理实体,也包括电力、燃气等能源。此外,人员也可视为资
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14.
是指通过二维码、射频识别、软件等信息技术集成原材料、零部
,是对智能制造装备、软件、
数据的综合集成,该标准领域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中起着
的
作用。
21.
位于 B 关键技术标准的顶层,涉及对智能制造新模式和新
业态的标准研究。
22.
与
贯穿 B 关键技术标准
的其他 3 领域(BA、BB、BC),打通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推动生产型制
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23.
位于智能制造标准系统结构的最顶层,面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