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分析(最新)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分析(最新)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



一进则奖,一退则罚,为了省心偷懒而不
问原由,即使能带来暂时的进步,也为将来埋
下了祸根,实在是不合情理,而这种简单粗暴 的方式折射出来的意识问题,更不容忽视。
写作一个钟,背后十年功!
• 不可否认,奖罚的的确确有着其存在的 巨大意义。苏格拉底有言:“每个人身上都 有太阳,关键是如何让它发光。”而奖励属 于赏识教育的具体形式,它具有让这个太阳 发光的能力。你看,《放牛班的春天》里的 淘气鬼不是在挖掘赏识鼓励中找到自我了吗? 另一方面,“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上 的惨痛教训,而这巴掌打得越痛,反思就越 深刻,崛起就越有力。也正是因为那一巴掌, 让55分的孩子痛定思痛,奋发图强,从而在 下一次考试中取得了61分的成绩。进步无论 大小,都是可喜可贺的。
“啥年月了!有鱼吃着还捉老鼠!”
漫画材料作文与文字材料作文 有什么异同?
• 【不同点】 • 前者以漫画为材料,后者以文字为材
料。
• 【相同点】 • 1.同属于材料作文。 • 2.材料蕴含一定的寓意。 • 3.所写的作文不能脱离材料的寓意。

今年的漫画作文,它没有对事件的文字描述,
只是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一种现象,而这个画面则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分析
原 题 回 顾
• 训练任务驱动型训练的是就事论事、 缘事析理的能力,对事件的敏感,对事 件的本质的挖掘,对事件的外延的想象 以及对事件本身分析和升华延伸两者比 例的把控能力。如果后者未能真正掌握, 那么不管分析那种材料,都会捉襟见肘, 拙态百出。
社会现实 热点新闻
时代感 现实性
这件事,你怎么看”吗?
今年高考作文题型:(漫画+任务驱动)材料作文
• 一看对比:对象(2人);
• 二看变化:
• 1、分数变化(前者由100到98,后者由55到61);
• 2、脸上标志变化(前者由“吻”到“巴掌”,后者 由“巴掌”到“吻”)
• 三看反常:

截然相反的两种奖惩方式和教育观念,谁对谁错?
• 漫画中一个孩子考卷拿了100分,被奖 励了一个亲吻,后来拿了98分,则被罚了一 个巴掌;另一个孩子考卷拿了55分,被罚了 一个巴掌,后来拿了61分,被奖励了一个亲 吻。这一奖一罚之间,看似是一进一退,可 是这个亲吻这个巴掌的背后还有什么呢?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中就有对奖罚公平而分明的描述,由此可见, 赏罚古而有之,这分数高低以及其变化带来 的奖励和惩罚正是其延续的一个小缩影。

其实啊,这种简单粗暴的进奖退罚折射
出来的是一种唯结果至上的观念以及急功近
利的心态。一进步就赏,一退步就打,不问 过程不问原因只看结果,省了不少心思,却 暴露了分数至上、业绩至上、功绩至上的短 视眼。若不是奢望着“一口吃个胖子”,祈 求着立竿见影,哪里会那么心急火燎地一巴 掌一个吻呢?行为完全只是基于分数,急功
• 【结】结论是:学生时代,我们不苛求完美, 也不要被没有质变的“进步”所蒙蔽;但展望将 来的需要,我们务必要让自己达到一个相当的水 准,然后再力求完美。那时候,社会自然会给我 们一个客观的奖惩。父母们,仁而有礼,理性待
儿即可。你们真是太性急了,何苦呢?何必呢? (总括全文,回扣原材料,再次点明主旨)

然而,赏罚严明固然是好,但是赏罚也必须
建立在对事物本身的客观科学的认识之上。100分
被奖励当然合乎人情,98分被罚也许是出于“严
师出高徒”的心态吧,又难逃苛责的罪名。表面
上看来是退步,毕竟还是处于一个优秀的水平线
上,有所提醒可以,一个巴掌下去,罔顾他人感
受,反倒会事与愿违。“恨铁不成钢”,55分被
• 二、引述漫画内容方面:
• 1、全文脱离漫画内容,针对中国教育泛泛 而谈;
• 2、只是局部引用漫画内容,例如只引用分 数变化由100到98的那位漫画人物,脱离后 者,缺少对比分析,割裂漫画反差关系;
• 3、把无关紧要的小标题“据夏明作品改动” 放大引用。
• 三、文体特征方面:
• 1、采用议论文的框架,结合自己的个人经 历(叙述文字很多),既不像记叙文,也不 像议论文;
• 4、过于停留在漫画的表面意义,未能挖掘 深层含义,也未能联系社会现实。

历史上很多时候也是无视进退,只看最后成
绩的。比如尧出身高贵,本人又高大帅气,舜却
是典型的矮挫穷出身,但最后两人都是被人传诵
的帝王,没人会强调舜的进步更大;刘邦无赖出 身,项羽世代将门,但刘邦战胜项羽靠的是他的 仁政和用人之道,而不是他进步有多大……(略 举几个典故,提升一下文化品格)
【1983年全国高考卷】
寓意:批评现实生活 中做事缺乏恒心的人。
【1996年全国高考卷】
寓意:批评现实生活中做事不负责任,粗心 大意的人。
“截错了”
【2007年全国Ⅰ卷】
寓意:提醒人们思考——家庭、学校、社会, 该如何面对孩子学习独立的事情?
【2010年全国Ⅰ卷】
寓意:提醒人们思考——生活富裕了,是否 还需要居安思危的意识,是否还需要坚持创 业的精神?等等。
可以描述为:“当考卷拿到100分的时候,被奖励
了一个亲吻;当考卷分数降低为98分的时候,被打
了一个巴掌;当考卷拿到55分的时候,被打了一个
巴掌,后来考卷分数升到61分的时候,被奖励了一
个亲吻。”漫画只是比文字多了一个步骤,把图表
转换为文字而已,而剩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现
象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这不就是最简单的“对于
近利的丑陋也了窥见一斑了。

这种现象,在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都
颇为常见,在工作中以及社会发展中也并不罕
见。奖罚要讲究,要合情又合理,并不意味奖
罚要缩手缩脚,畏首畏尾,而是要深入了解具 体情况再来选择。或许,我们可以借鉴《精彩 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做法,有鼓励有奖赏,有 提醒有监督,各取其优,或许能达到意想不到 的效果。
• 【作文评语】 • 优点方面:本文能紧扣题目材料中的漫画内容,
采用时评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引——议—— 联——结”,就事论事,能结合生活中教书育人 的道理和素材,突出中心论题“仁而有礼,理性 待人”,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 不足方面:本文有较为明显的套路化模式化痕迹; “我的看法是”、“我们的主张是”、“我们做 家长做老师的”等处过于强调个人观点和存在感; “议”和“联”两部分的视野角度显窄,还可进 一步提升深度和高度。 • 综合评分:基础分35+发展分15=50分
罚一巴掌似乎无可厚非,而一巴掌之后有了进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马上便得到了对前面一巴掌的补偿以及对以往努
力的肯定。可是,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些巴
掌和这些亲吻真的能够让被教育者拥有积极良好
心态,让退步夭折,让进步可持续吗?无论是亲
吻还是巴掌,都是看不到分数背后的实质和根本
原因的。这就是它们不合情理之处。
• 与其说,看不到与能力水平有很大关系, 还不如说,看不到的根本在于观念问题。
都错?都对?还是需要辩证看待?
• 四联现实:

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有哪些?不同个人、家庭、
国家之间的教育理念有何差异?如何看待中国式教育?
• 一、漫画分析方面:
• 1、把对象弄错,张冠李戴,分数变化没能 对号入座;
• 2、没能把分数拓展到教育方面,全文只谈 学习成绩,视角太窄;
• 3、没能看出漫画对象的差异性和深层含义, 只是把漫画看成考生自己的成长经历。
• 2、采用三个小标题式的议论性散文,但标 题内容指向不明,导致中心欠突出;
• 3、采用书信体,如《给童年的我的一封 信》,议论过多,叙事抒情过少。
• 四、其他问题方面:
• 1、缺少题目或字数不足800字;
• 2、字体潦草或版面涂改痕迹太多;
• 3、把漫画材料作文当做语言文字运用题的 加长版对待,简单拼凑“漫画要素”和“漫 画寓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