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约用水措施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农业用水的水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上针对农业节水的必要性和具体节水措施加以详细的论述,相信采取以上的几条措施会有效地节约农业用水。
前言
我国的缺水状况在农业上违规的相当显著,这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一些百年难遇的灾难一个接一个的发生。
对于其中的旱灾让我们非常的痛苦,正因为如此,我国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并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来加速我国农业的发展,这些政策和措施应能解决农业用水的关键问题并能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农业节水体系。
一.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一)气候和资源的影响和制约
首先,水资源的缺乏长期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我国是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少的13个国家中的一员,农业方面的缺水也榜上有名。
其次,农业用水量严重大于供给量。
当前,我国农业用水所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已经超过六成,我国拥有18亿亩的农田,但仅有将近9亿的农田才能得到有效的灌溉。
预计我国在将来十五年内农业的可用水量将不会增加,农业用水的严峻形势不容乐观。
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日益严重。
近些年,我国经受旱灾的日益频繁,发生的区域也不断地向外发展延伸,损失也越发严重,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二)政策和措施的客观要求
最近国家政策要求增强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并期望节水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尤其是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上指出,要对水资源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国务院已颁布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利用其加快经济的发展。
(三)农场和种植的实际情况
现在,在"三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耕体系拥有将近900个农场,占总数的一半;人口也占到总人口的一半,这些农场占全国农耕体系的八成,主要生产粮食,每年的产量占全国的近八成,而且这些农场所生产的作物都是需水量较高的,加上灌溉设备差,在输送渠道中可损失一半以上的水量,再加上蒸发量,最后被真正利用列田间的水量不到一半,浪费的水量不容忽视。
二.农业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水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水资源和发展之间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冲突,水资源对一个国家和经济的安全的影响与日俱增。
以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为指导思想,合理的整治和有效的利用我们有限的水资源。
既要强化薄弱的环节,又要突出主要农作物、重要地区和核心的技术,将工程举措与农业举措相结合,这将导致特点各异的地区节水农业出现;力求不断地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大有效的灌溉面积,完善生态环境,延长了水资源的利用时间,形成具有自己的特色的现代科学节水体系。
要想迅速科学的发展节水农业,必须要切实的从如下几的方面来采取措施:(一)规划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节水农业的发展将对我国的农业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它能推动农业建设的发展。
每个地区需要视其具体的节水农业建设的制度、体制、衡量标准等方面的不同,将各地区的农业发展具体不同的思路进行仔细的规划。
视当地的气候和水土情况的不同,进行现状分析后,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节水的发展目标、建设主体、整体规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
节水农业的中心为生产效率,基础是所投入的成本。
为了节水农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增加大量的投资。
对于每个地区来说,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是必要的,特别是合理的利用和整理具体存在的事项,主要有:农业的整体调整、土地的处理、商品粮所在地、现代的农业楷模、模范粮田的建设、作物高科技的普及、资助贫困等项目资金,将项目资金充分利用于节水农业的发展上来。
除此之外,每个地区都要利用好国家提出的强农惠农的政策,特别要利用好农机的购买补贴政策,把为数不多的资金主要提供给节水农业的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节水技术推广体系
首先,我们要验证和运用先进节水技术。
因为每个地区的气候、土壤、作物种类、生产方法和经济状况都会有所不同,所以要针对不同的地区采用适宜的节水技术方法。
其次,利用科学的栽培方法和灌溉技术。
针对不同特点的土壤,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农田节水灌溉方法,这样能保证作物产量的不下降的同时可以适当减少灌溉费用,减低灌溉的用水量,使得灌溉用水的效率得到适当的提高、经济效益得到了增加。
再次,建设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体系是势在必行的。
针对不同地区的地区特色、种植品种、用水情况和发展形势各不相同,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管理的机制和措施,落实和加强农业用水量的监控和管理,使得节水灌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具有明确的产权关系、权利义务分明、运行稳定等特点。
(三)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应得到加强
农田水利基础的不断完善可以大大提高农业产量,为节水农业发展提供基础。
每个地区都要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这样才可以实现国家新增粮食的生产要求,根据水、林、土、路、渠的综合规划发展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成规模地建设农田水利工程,要重视重要水库的预防加固、水利设施及时维修和完善。
如果水土资源条件满足新建一些灌溉区域的要求,可以增加农田的灌溉面积,视具体情况建设小型水利工程,这使得山区的储水和供水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强。
(四)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应得到大力的发展
此后一段时间,用水主要是以农田的土壤的用水和耗水,滴灌技术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将来要建设大型的节水农业基地,进行较大面积的建设,可以将资源整合到一起集中力量利用和发展节水农业技术。
第一,滴灌技术在粮食生产上的推广范围需要进一步的扩大。
第二,要不断改善滴灌技术在节水农业上的应用,产生各具特色的生产形式。
(五)节水产品应得到不断的创新改进
在节水产品上创新的前提就是总结曾经的经验,组织相关科研院校和单位对节水新材料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使得经济成本得到降
低、节水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
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资源情况和耕作习惯,对不同的作物进行探索性地研究先进的生产技术。
与此同时,要对节水农业进行更大的科研投资,培养一批又一批的节水农业技术精英。
对节水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是必不了少的,这样可以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使得农业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农业用水的水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上针对农业节水的必要性和具体节水措施加以详细的论述,相信采取以上的几条措施会有效地节约农业用水。
【参考文献】
[1]王震. 转移农业节约的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J]. 消费导刊,2008,09:187.
[2]黄秋洪,陈协清. 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努力促进灌区节约用水[J]. 中国水利,2005,23:56-58.
[3]吴佩林. 我国城市节约用水的潜力与对策分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38-42.
[4]龚宇,王璞,刘明,戴明宏. 调高农用水价对农业节水可能产生的影响与相关对策探讨[J]. 水利经济,2005,02:34-36+67.
[5]陆柱.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再生回用技术的展望[J]. 净水技术,2002,S1:4-8.
[6]刘永国. 农业节约用水刻不容缓[J]. 中国水利,1987,0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