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私法自治、诚实信用、 公平原则、公序良俗、 信赖保护原则
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一)概念
①是贯穿民法规范和民法制度的灵魂,
体现为民法的精神或理念。 ②是民事主体一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是效力贯穿民法始终的根本规则。 ③是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工具。
意思自治原则内容
(1)意思自治的实质就是由平等的当事人通
过协商决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 (2)意思自治包含两个基本点: ① 意思自由 ② 自己责任 在中国电信办理宽带网络为例。 “万州驴友遇难”案。
2、意思自治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
(1)物权法:权利人自由支配自己的财
产,保障财产权,鼓励人们追逐财富。 (2)债权法:以合同法的合同自由原则 为核心。 (3)继承法:遗嘱自由 (4)婚姻法:结婚、离婚自由
一、平等原则
1.概念 指民事活动中的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任
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2. 现行法依据 《民通》第3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 的法律地位平等。” 3.意义:反映了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 质特征,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 标志。
平等原则内容
①任何民事主体都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②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a.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过其正当界限,行使权利超过其正当界限, 则构成权利滥用,应承担侵权责任。 本质: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国家他人利益。
权利不得滥用可以纳入到诚实信用原则中。
权利不得滥用
2、法律规定 罗马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行使自己
的权利,无论对于任何人,皆非不法” 德国法:“权利的行使不得专以损害他人为 目的” 我国法律:宪法有规定,有待民法典的进一 步落实。(宪法5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 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 由和权利。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1. 内容上的根本性。民法基本原则负载
了市民社会的根本价值,包括平等、自由、 效益和安全价值。
2.效力上的贯彻始终性。民法基本原则
是各项民事制度和民法规范的基础和来源。
3.形式上的非规范性。民法基本原则不
是具体的法律规范。
4.功能上的补救性。【参见后页案例】
诚实信用原则案例:
六、信赖保护原则
为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法律强行规定某
项令人信赖的外观事实可导致民事权利的产 生。典型制度如:表见代理、善意取得制度。 信赖保护原则与 诚实信用原则不同,它没有 伦理方面的基础。保护信赖往往只是一种旨 在提高法律行为上的交易稳定性的法律技术 手段。 ——【德】拉伦茨
公序良俗类型化
违反国家公共秩序行为; 2. 危害家庭伦理关系的行为; (如约定断绝亲子女关系) 3.违反性道德行为; 4. 射幸合同;(如赌博行为)
1.
违反人权和人格尊重的行为 6. 限制经济自由的行为类型(限制择业自由 的协议) 7. 违反公正竞争行为 8.暴利行为类型 9.违反消费者保护行为 10.违反劳动者保护的行为类型(如单身条款)
诚信原则法律依据
▲《瑞士民法典》第2条:任何人都必须以
诚实、信用方式行使其权利和履行其义务。 《法民》第1131条:契约应以善意履行之。 《德民》第242条:债务人须依诚实信用原 则,并按交易习惯,履行其给付。 我国现行法:《民通》第4条:民事活动应 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合同法》第6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 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取向,是制定具体民法制度和规范的基础。 (二)一切民事主体均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解释民事法律规范的依据 (四)补充法律漏洞、发展学说与判例的基 础。
解释法律的案例
【例】吴某与张某于1999年10月2日举行结婚
典礼。同日吴某将拍摄婚礼活动的一卷胶卷 交给某彩色扩印公司冲印,并预交冲印费24 元,彩色扩印公司开出一张印单交给吴某, 印单上事先印好了"如遇意外损坏或遗失,本 赔偿同类同号胶卷一卷或相当价值的现金"的 字样。后彩色扩印公司将该胶卷遗失。吴某 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彩色扩印公司引用免费 条款,只同意赔偿一个胶卷的钱。请问:吴 某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呢?
诚信原则
功能:道德原则——法律原则 现代民法的“帝王原则”。其功能在于当出 现立法未预见、法律未规范的新情况、新问 题时,法院可以依诚信原则行使公平裁量权, 直接调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春游被公园野蜂蛰伤案例】
3.
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1、概念:——一切民事权利的行使,不得超
• • • •
公平原则在合同法与侵权法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显失公平规则、情事变更原则、紧急避险责任。 探讨关于风险与孳息的规定。 【例】甲与乙订立了一份卖牛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 付5头牛,分别为牛1、牛2、牛3、牛4,牛5,总价款为 1万元;乙向甲交付定金3千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 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牛款之前,甲保留该 5头牛的所有权。甲向乙交付了该5头牛。根据合同法及 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 1.设在牛款付清之前,牛1被雷电击死,该损失由谁承 担?为什么? 2.设在牛款付清之前,牛2生下一头小牛,该小牛由谁 享有所有权?为什么? 3.设在牛款付清之前,牛3踢伤丙,丙花去医药费和误 工损失共计1千元,该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李某与张某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李某
向张某出售商品房一套。合同签订后,李某 向张某如期交付了房屋并办理了过户手续, 张某也如约支付了房款。但张某不久即发现 李某的户口尚未迁出,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李某将其户口从商品房上迁出。请问: 李某要求可以吗?
二、作用
(一)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
民法的基本原则确定了民事立法的基本价值
四、公平原则
1.概念:指民事法律行为的权利义务对等。
2.现行法依据:《民通》第4条 3.含义:(1)民事活动当事人在利益分配上
公平。即,强调双方的对待给付,应具主观 等值性(当事人主观上愿意以此为对待给付 即可,客观上是否相当则在所不问) (2)负担风险分配上公平。风险:买卖合同 中,通常以交付为风险转移的标准。
5.
【案例】四川泸州市民黄某与其妻蒋某1963
年结婚,无婚生子女,两人自93年长期分居。 1990年因居住地拆迁,夫妻共同得到一处拆 迁房。1996年,黄某与张某(女)相识并在 外租房同居,生有一子。1年初,黄因患 肝癌晚期住院治疗,张某终日看护,而蒋某 却冷漠相对,未来照料。4月黄某立下遗嘱: 死后将其所得住房补贴、公积金及与蒋共同 拥有住房的一半共计6万元财物全部赠送给张 某。遗嘱得到公证。不及,黄去世。张某要 求获得遗嘱指定的财产被蒋某拒绝后,向法 院提起诉讼。
三、诚实信用原则
概念:要求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行使权利 和履行义务时应当遵循善良、诚实、信用的 道德标准。 具体含义是: ①善意:照顾他人利益,不损人利己,不滥 用权利。 ②诚实:以诚相待,不隐瞒、不欺诈。 ③信用:讲究信誉,恪守诺言。 【丽江新婚夫妇住宿宾馆“不宁”房间案】
1.
b.平等地受到保护。
③当事人权利义务对等。④平等受到保护。 a.不存在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民事主
体。b.民事交易,除法律规定可以无偿外, 均应支付一定的代价。 【企业平等贷款与“地下钱庄”】
二、意思自治原则 (私法自治原则)
1.概念:指一切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
变更和消灭,均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其 他任何人不得非法干涉。 《民通》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 自愿原则。” 2.意思自治原则是建立在19世纪个人自由 主义之上的基本原则。对于排除当时封建 身份关系和各种法律对个人的束缚等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
4.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的兴起
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信赖保护原则,
这些原则为市民社会成员从事民事活动设置 了必要的障碍,划定了行为的边界,所以又 被称为“边际性原则”。
第二节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意思自治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 4、公平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6、信赖保护原则
五、公序良俗原则
1、概念: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及目的不
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公共秩序:是指国家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一
般秩序,是针对社会公共利益而言的;
善良风俗:是指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一
般道德,是针对社会公德而言的。 2 立法规定: 我国现行法:《民通》第7条:“民事活动应 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三、传统(近代)民法基本原则 的确立和发展
(一)传统(近代)民法的基本原则
1.人格平等原则 2. 私有财产神圣原则 3. 契约自由原则 4. 过失责任原则
(二)传统民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1、法人组织在民事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
越重要。 2、私人所有权得到限制。如为了国家公共 利益的目的,私人所有权可以被征收、国有 化。“所有权社会化”成为法律发展的趋势。 3、契约自由受到限制。契约自由不得违反 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突出表现在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