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25 羿射九日
教材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插图逼真有趣,贴近儿童生活易读易懂,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本课设计通过自主、小组合作和游戏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得以培养,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

3.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

(学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羿是怎样射日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国从古代就流传下来许多神话故事,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

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1)学生回忆学过的神话故事。

(2)学生齐读课题。

写出几个你学过的神话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并组词。

(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

6.小组成员派代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í rìrén lèi jiān nán ɡōnɡ jiàn yán rè
()()()()()
hài pà cónɡ cǐ chónɡ xīn jué de
()()()()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

2.学生自学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羿为什么射日?
(2)羿怎样射日的?
(3)射日的结果怎样?。

1.朗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2.学生自学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内交流讨论。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天上没有了太阳,整个世界一片()。

羿想,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和(),()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

于是,羿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四、总结,拓展。

(用时:5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2.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4.简要说说羿射日的原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

要求学生理清这篇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够简单地讲出这个故事。

2.通过学习课文。

感受神话故事中内容和想象的神奇,引导学生体会羿这位古代英雄的壮举和为人类谋求幸福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1.学生读生字、新词。

4.学生交流回顾课文内容。

5.照样子,写词语。

慌慌张张(AABB)
勃勃生机(AABC)
二、精读课文,探究交流。

1.学习第1自然段
(1)理解“轮换”的意思,结合大树“扶桑”使学生对上古时代有十个太阳的背景有个初步的认识。

(2)此时的大地万物、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向学生介绍《山
海经》中有关上古的神话传说。

2.学习第2、3自然段。

(1)听第2、3段朗读,思考: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中后,大地万物、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2)学习比喻句“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给学生说明这个比喻的妙处。

(3)引导学生体会大地万物和人们的水深火热,急切需要一位英雄来拯救世界,为后面的羿射九日作铺垫。

3.学习第4、5、6自然段。

(1)抽学生朗读第4段,指导读好羿动作描写的语气。

(2)理清故事的经过,思考讨论:
①“九十九座高山”“九十九条大河”说明了什么?描写羿射日时的动作词语有哪些?
②文中“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③羿为什么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4.齐读第7自然段,思考、讨论:
(1)羿射九日的结果是怎样的?
(2)指导学生圈出文中“从此”“渐渐”“重新”等词,感受羿射日的伟大。

5.羿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英雄,你学了课文有什么想法,能说几句赞美他的话吗?
1.(1)理解“轮换”的意思,想象很久很久以前,十个太阳轮换照射大地,人们生活的状况。

(2)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材料在小组内说一说,看一看。

2.(1)学生边听朗读,边思考问题。

( 2)学习比喻句的用法,理解比喻句的作用。

(3)绘制表格,理清故事的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3.(1)学生有感情、流畅地朗读第4段,读出羿射日一路的艰辛和不屈的意志,读羿射日的动作时,语气要高昂和热烈。

(2)学生边细读第4、5、6自然段,边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后,全班汇报。

4.学生齐读第7自然段。

(1)在文中画出羿射九日后的大地万物、人们恢复生机的句子。

(2)感受羿射日这一壮举的伟大。

体会上古时代人类生活的艰辛,赞美了羿为看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5.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6.按要求仿写句子。

(1)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仿写一句比喻句)(2)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仿写一句拟人句)
(2)羿想,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

(用加点词写一
句话)
7.读下面的这句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出现了勃勃生机。

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1.总结全文。

2.想一想: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和烈士们用鲜血创造出来的,我们应该怀着怎么的心情去对待他们?又该如何为未来人类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借助所学知识和课外资料,培养学生为祖国做贡献的奉献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