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碱 盐
) )
例题:向100g浓度为0.1mol.kg-1的HAc和0.1mol.Kg1NaAc混合溶液中加入1.0g1.0mol.kg-1的HCl,求此溶液 的pH值。已知:Kay=1.76×10-5。
HAc
H+ + Ac-
+ H+
HAc
H+ + Ac+ OH-
H2O
可见,Ac-是抗酸因素,HAc是抗碱因素。
缓冲作用是有限的,当外加强酸、碱 过量时,会失去缓冲作用。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3)定量计算: ①弱酸-弱酸盐
pHpKaΘlgcc((盐 酸))
②弱碱-弱碱盐
p
H1
4p
KbΘl
gcc((
4. 缓冲溶液
溶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不受外来少量强酸、碱 的影响,这种溶液称缓冲溶液
(1) 组成:弱酸+弱酸盐 或 弱碱+弱碱盐 HAc+NaAc NH3·H2O+NH4Cl HAc+NH4Ac
NaH2PO4+Na2HPO4 NaHCO3+Na2CO3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2)机理:以HAc—NaAc缓冲对为例(定性):
单相离子平衡可分为酸、碱的解离平衡及配离 子的解离平衡两类。
一 酸和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1. 酸碱理论 A 电离理论 由Arrhenius提出
(1)要点: ● 解离出的正离子全部是H+的 物质叫酸; ● 离解出的负离子全部是OH的物质叫碱。
阿仑尼乌斯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H+ + OH- = H2O
注意:溶液中并无此平衡: H2S 2H++S2-
所以 c(H+)≠2c(S2-)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2 讨论:
①H2S饱和溶液中,c(H2S)=0.1mol·kg-1;
②(单纯H2S溶液中)H+主要来自一级解离,可 用稀释定律处理;
S2-主要来自二级解离,
y
b(S2-)/by≈K2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主要内容
(一)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 酸和碱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配离子的解离平衡 (二)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多相离子平衡和溶度积 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三)相平衡和非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四)水质与水体保护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5.1 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
HB = H+ + B- 酸=质子+共轭碱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 子传递反应。
● 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碱越强,其共轭酸越弱 ● 反应总是由相对较强的酸和碱向生成相对较弱的 酸和碱的方向进行。 C. 电子理论(Lewis G.N.):具有可供利用的孤对电 子的物质称为碱;能与孤对电子结合的物质称为酸。
(2)优缺点: Arrhenius电离理论简单,是第一个电解质溶
液理论,对溶液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缺点是把酸碱的概念局限于水溶液系统内,难
于解释非水系统进行的反应。例如, NH3 与 HCl 在 气 相 或 者 在 苯 中 反 应 也 生 成
NH4Cl,电离理论就不能解释。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3.同离子效应
多组分溶质系统中,易溶强电解质对弱电解质解离 平衡的影响,实质是解离平衡的移动。
HAc
H++Ac-
NaAc
Na++Ac-
可见: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具有同名离子的强
电解质,则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同离子效应。
同离子效应可进行定量计算。前例即同离子效应问 题。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第5章 水化学与水体保护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教学基本要求
1.溶液的通性。 2.能进行溶液pH值的基本计算,能进行同离子 效
应等离子平衡的计算,了解配离子的解离平衡 及平衡移动。 3.初步掌握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基本计算。了解溶 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4.了解环境化学中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某些处理 方法的原理。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2.多元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1) 分级解离 解离常数亦分级,如:
H2S
H++HS- K1y=9.1×10-8
HS-
H++S2- K2y=1.1×10-12
H2S
2H++S2- Kay=?
根据多重平衡规则: Kay=K1y.K2y=1.0×10-19
其表达式:Kay c2(cH()H2cS()S2)(cΘ)2
B 质子理论(J.N.Brönsted等人提出)
(1)要点 ● 反应中任何能给出质子的分 子或离子,即质子给予体叫做酸. ● 反应中任何能接受质子的分 子或离子,即质子接受体叫做碱. ● 酸碱反应是质子由质子给予 体向质子接受体的转移过程.
布朗斯特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水为两性物质
(2)质子理论的特点 ▲ 该定义不涉及发生质子转移的环境,故而在气 相和任何溶剂中均通用. ▲ 质子理论中无盐的概念,电离理论中的盐,在 质子理论中都是离子酸或离子碱,如NH4Cl 中的 NH4+是离子酸, Cl-是离子碱. ▲ 得失质子的物质组成共轭酸碱对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关于解离常数 意义:值Ki越y大,表明弱电解质解离程度越大。
性质:不受离子或分子浓度的影响,受温度的影响。 (2) 稀释定律 对AB型弱电解质有如下关系:
Kay =(cB/cΘ)α2 稀释定律的使用条件:
即:
αΘ
⑴ 溶质为一元弱电解质;
⑵ c/Kiy≥500(1-α≈1);
⑶ 无同离子效应体系(单组分溶质)。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3) 水也是一元弱电解质,其平衡常数:
Kwy ={c(H+)/cy}·{c(OH-)/cy} 定义: pH=-lg{c(H+)/cy}
表示溶液的酸度。也可以用pOH:
pOH=-lg{c(OH-)/cy}
由于中性溶液中c(H+)=10-7mol.Kg-1, 即pH=7。所以pH+pOH=14。 pH<7为酸性。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
二 弱酸弱碱的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及pH值的计算
1.稀释定律
一元弱电解质单组分溶质的解离,如:
HAc H++Ac-
NH3·H2O
(1)解离常数
表达式:
NH4++OH-
Ka Θ {c(H)cc(/Θ } H{cA (cΘ c A)) cc/Θ /}
Kb Θ{b(
N4 )Hb/Θ }{b( O)Hb/Θ } b( N3HH2O )b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