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质量竣工检验制度
加强车辆维护修理的技术检验工作,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维修质量的重要手段。
车辆维修质量的检验执行进厂检验、维修过程中检验和出厂检验的三级检验制度,达到对车辆维修实行全过程监控的目的。
1.车辆进厂送修时,检验员须根据报修内容结合车辆技术状况及车辆技术档案的有关资料,进行初步检查,必要时进行路试。
以确定维修项目,填写接车确认单、开具维修作业单。
车间班组凭单作业。
2.班组接到待维修车及作业单后,班组长会同组修技师,根据维修作业单内容拆检检验车辆。
维修过程严格执行部颁标准和维修工艺规范。
3.在车辆维修过程中,过程检验员应遵守把关和攻关相结合原则,积极指导及帮助生产工人的日常工作,主动协助解决维修中所遇到的技术和质量问题,在工作中互帮互学、共同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4.过程检验员在车辆维修过程中,负责按技术标准检验鉴定零部件,决定零部件的合理使用、更换和加工修配,制定加工修复工艺,审核维修方案。
维修技师凭作业单开展工作。
5.车辆在维修过程,发现有新增维修项目时,应补列作业单并派工维修。
6.车辆维修保养竣工后,过程检验员要严格按照《汽车维护修
理竣工检验规范》进行竣工检验,经检验合格的车辆,检验员须在维修作业卡上签字后在报送出厂检验。
7.车辆出厂检验是维修技术把关的重要环节,检验员必须严格对车辆进行综合检验,全面检查维修项目和作业深度,防止漏保漏修发生。
经检验员检验合格的的车辆,由出厂检验员签发合格证出厂。
不合格的车辆交班组返工后重检。
8.凡经检验合格出厂的车辆,如在质量保证期内:
整车大修或总成大修,其保修期三个月或10000公里;
中修车辆在一个月内或3000公里;
一级维护及小修在三天时间或是300公里;
二级维护在十五天时间或1500公里;
发生质量故障或早期损坏的,公司相关部门应与用车方检查分析,确定责任。
按责任追究制分别承担损失。
如因维修工艺、质量的原因及零部件质量引起,责任由维修方承担;如是由于用车方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含损坏),责任有用车方承担,用车方应及时将车送厂维修。
9.车辆进行道路试验时,应在规定的路段进行。
试验制动时,车速不得大于30公里/小时。
10.担任检验员的人员必须经过运管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由公司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