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知识
点击上面图片可以放大
§204 柴油电站的设置要求
1.规范规定:人员掩蔽工程、人防物资库工程 等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时应 在工程内设置柴油电站。5000㎡的计算方法 : 1)新建单个防空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大于 5000㎡时; 2)在同一建设小区新建多个防空地下室的 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时; 3)新建防空地下室与原先已建成而未设内 部柴油电站的防空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之和大 于5000㎡时;
§107临空墙
• 一侧直接受空气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为防空地下室内部的墙体。
§108防护单元 protective unit
§109抗爆单元 anti-bomb unit
§110口部 gateway
防空地下室的主体与地表面,或与其它地 下建筑的连接部分。主要指出入口、通风口、 水电口等。 • 对于有防毒要求的防空地下室,其口部指 最里面一道密闭门以外的部分,如扩散室、 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简易洗消 间)、除尘室、滤毒室和竖井、防护密闭 门以外的通道等。
§204 柴油电站的设置要求
4)当移动电站与物资库结合设计时,须在电 站内设滤毒通风系统,以满足进入电站设置的 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次数要求。
LOGO
LOGO
LOGO
§301
控制人防顶板底面标高
1.规范规定:上部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甲 类防空地下室,其顶板底面不得高出室外地平 面; 2.规范还规定:上部建筑为砌体结构的甲类防 空地下室,其顶板底面可高出室外地平面。核 6级、核6B级的防空地下室高出室外地平面的 高度不得大于1.0m; 3.乙类防空地下室的顶板底面可高出室外地平 面,高出地平面的高度不得大于该防空地下室 净高的1/2。
LOGO
§304
穿管限制
1. 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应穿过人防围护 结构。 本条所述无关管道,系指防空地下室战时和平时 均不使用的管道。 人防围护结构系指承受空气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 直接作用的顶板、临空墙、外墙、底板等。
LOGO
§304
穿管限制
2.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 进入防空地下室。 3.管径限制:穿过防空地下室顶板、临空墙和门 框墙的管径,其公称直径不宜大于150mm; 4.穿管处的防护密闭:凡进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 及其穿过的人防围护结构,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 施。建筑设计应有说明,各专业应给出具体措施。
§204 柴油电站的设置要求
3)冷却方式不明确。柴油电站的机组冷却和 机房冷却方式,移动电站宜采用风冷,固定电 站需要水冷,但在未设内水源条件下,很难满 足要求.故在用电量较大时不宜做固定电站, 宜设多个移动电站; 柴油电站采用风冷方式,通风量较大,一般设 计都采用RFJ01-2008图集中HK系列防爆波活 门。应注意的是,活门所需洞口尺寸及扩散室 内部尺寸均需按HK系列图集设计;
§202 人员掩蔽工程的服务半径
规范3.1.2条规定,人员掩蔽工程应布置在 人员居住、工作的适中位置,其服务半径 不宜大于200m。 服务半径的确定是根据掩蔽人员在听到警 报后,在规定时间内(十分钟)能及时进入 掩蔽状态,所需距离折算成服务半径。防 空地下室总体布局应满足服务半径要求。
§203 工程之间的连通
§102人防工程按战时功能分类
§103防护类别
• 甲类防空地下室: 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核武器、 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 乙类防空地下室: 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常规武器 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104抗力级别
• 常规武器 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5级和6级(以下 分 别简称为常5级和常6级) • 核武器 防核武器抗力级别:4级、4B级、5级、6级 和6B级(以下分别简称为核4级、核4B级、 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
§204 柴油电站的设置要求
4)人防主管部门确定的,在低压供电半径范 围之内的各类分散布置的新建防空地下室建筑 面积之和大于5000㎡时。平面实例 通风平面 2.电站设计常见问题: 1)进风口与排烟口水平距离不满足≥15m要求。 宜将柴油电站设在坡道出入口处,并将进风口 设在坡道内; 2)柴油发电机组出入口未能直接出地面,有 的设在清洁区。解决的办法最好能利用坡道直 接出地面,如无条件可在电站防护区外设垂直 提升井出地面;
LOGO
§303
限制变形缝进入防护单元内
“技术措施”明确:对于人员掩蔽工程、物资 库等防空地下室,其防护单元内不应设置变形 缝。 对于专业装备掩蔽部、人防汽车库等防空地下 室,其防护单元内可设置变形缝。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2007图集所述防护单元内 可设置变形缝,仅适用于允许染毒的人防汽车 库及专业队装备掩蔽工程。
LOGO
§302
明确划分防护区与非防护区
3.为平时使用的管道井、通风道、竖井等均应设 在防护区外。 4.未划入人防范围内的普通地下室,应设置临空 墙将普通地下室隔在防护区外。
LOGO
§303
限制变形缝进入防护单元内
规范规定,在防护单元内不宜设置沉降缝、伸 缩缝;上部建筑需要设置伸缩缝、防震缝时, 防空地下室可不设置。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007年版标准图集, 提供了特殊情况下防护单元内必须设置变形缝 时,应按本图集采取可靠加固措施,即“防护 型变形缝。”图集中“防护型变形缝设计要点” 明确:防护型变形缝仅用于人防工程单建掘开 式部分。且其上部必须有覆土。
钢结构 活门槛 双扇
• • • •
GHSFM4025(6)
防护(门) 密闭(门)
抗力等级 门洞净高 门洞净宽
门框嵌入钢筋混凝土墙, 需在钢筋绑扎完后通知 人防门安装
吊钩,注意不 要埋掉了,具 体埋法见大样
• ——
防爆波活门与扩散室(箱)
战时通风口采用的防护方法与出 入口的不同,目前工程中采用的方法 是阻挡与扩散相结合的作法 。
工作原理
在自重作用下,悬板处于开启状 态;在冲击波压力作用下,悬板与底 座处于闭合状态,底座孔洞被覆盖, 阻挡冲击波超压的进入。
安装要求
为了保证在冲击波到达之时,使 活门的悬板能够迅速关闭,要求活门 必须嵌入墙内设置,其嵌入深度不应 小于300mm。 门式活门
HK600(5)
抗力等级
通风管直径
口部实例图片
LOGO
§301
控制人防顶板底面标高
有的工程由于场地高差较大,防空地下室的一 侧已暴露在室外,这种做法不符合顶板地面标 高不得高出室外地平面的规定。
LOGO
§302
明确划分防护区与非防护区
1.电梯间必须设置在防护区以外。 规范3.3.26条规定,当电梯通至地下室时,电 梯必须设置在防空地下室的防护密闭区以外。 这是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电梯井与防护 区之间防护分割的形式详下图示。应注意:电 梯井的防护分割位置应设在前室,不应在电梯 井的门洞处。
LOGO
§305
防护分区
§305-1 防护单元、抗爆单元的划分 1.防空地下室主体中划分防护单元是为了降低炸弹命 中概率,避免大范围杀伤采取的有效技术措施。设置 抗爆单元是为了在防护单元内一旦遭到炸弹击中时, 尽可能减少人员(物资)受伤害的数量。 2.规范3.2.6-1条规定上部建筑为九层或不足九层时 的防空地下室,人员掩蔽工程防护单元的建筑面积不 大于2000㎡。抗爆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500㎡; 人防物资库工程防护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4000㎡, 抗爆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
§111主体
防空地下室中能满足战时防护及其主要 功能要求的部分。 • 对于有防毒要求的防空地下室,其主体指 最里面一道密闭门以内的部分。 • 对于主体允许染毒的防空地下室,其主体 指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以内的部分。
战时不允许染毒的防空地下室
战时允许染毒的防空地下室
出入口-按战时使用功能分类
出入口-图示
出入口-按平面形式分类
出入口-按平面形式分类
§112防护密闭门及密闭门
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进 入室内的门称为防护密闭门。能阻挡毒 剂进入室内的门称为密闭门。其组成为:
▪ 门扇:门扇开启能保障人员、车辆的 进出,关闭时能阻挡冲击波和毒剂。 ▪ 门框墙:门扇的支座。 ▪ 铰页:使门扇灵活转动的支撑。 ▪ 闭锁:锁住门扇,压紧密闭胶条。铰 页和闭锁还充当防冲击波负压作用。 ▪ 密闭胶条:设置在门扇内侧,关门时 位于门扇和门框墙之间,使门扇与门框墙之 间形成密封。
LOGO
§301
控制人防顶板底面标高
规范条文说明强调:甲类防空地下室如果上部 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在核武器爆炸地面 冲击波的作用下,有可能造成防空地下室的倾 覆。因此作了严格限制。(有资料标明,上部 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当地面超压为0.2N/㎜² 以上时才倒塌,也就是说,当地面超压达到核 5级设防标准时,上部的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 还没有倒塌。作用在上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的 水平推力传至人防顶板处,会引起防空地下室 的较大位移。)。
规范规定防空地下室与生产、储存易燃易 爆物品的厂房、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这个距离系指防空地下室各出入口、通风 口出地面段与危险目标的最不利直线距离。 这是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掌握。在总图设 计时,如场地内布有油库时,要注意其防 火间距,不仅要满足地面建筑要求,更要 符合防空地下室的安全距离。
1、规范3.1.4条规定,根据战时和平时的使 用要求,邻近的防空地下室之间以及防空地下室 与邻近的城市地下建筑之间应在一定范围内连通。 2、这种连通,首先是一个小区内的各个防 空地下室,在适当位置预留战时连通口,以便在 必要时增设连通道。将多个防空地下室相互连通, 形成防护网片。逐步完善各种配套工程,使每个 防护片区能够自成体系,以便提高城市的总体防 护能力。
人防设计基础知识
目录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人防设计常见名词解释 防空地下室布局要求 防空地下室防护设计基本要求 口部设计 风水电口 辅助房间 防护功能的平展转换 人防配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