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管网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污水管网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目录
一、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
二、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38)
三、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67)
四、施工安全措施计划及专项方案 (86)
五、文明施工及场地治安保卫计划 (115)
六、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129)
七、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 (134)
八、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36)
九、承包人施工范围内拟分包的内容及协调管理方案 (137)
十、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143)
十一、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的措施 (143)
十二、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人的配合 (155)
十三、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161)
一、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娘子关排泄区水源地保护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范围包含娘子关村村内主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及娘子关村污水提升泵站设计。

本工程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冻土厚度为0.6m。

主管W1-Wa33:设计起点W1(X=4203639.567 Y=489754.791),设计终点Wa33(X=4204287.936 Y=490493.839)。

敷设于315省道南侧排水沟下,主要收集沿线娘子关村居民的生活污水,排至现状停车场东北角污水提升泵站,通过一体式提升泵站提升后排至平定县供水局娘子关管理站西南侧现状管线内,压力排水管为DN150(PE管)。

重力流设计管径DN300,其中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管长1240m,钢管长98m,总长1338m。

支管敷设于道路下,主要收集娘子关村内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后排至污水提升泵站。

设计管径DN300,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
第二节编制依据
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204-2015)。

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7、《给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41-2008)。

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0、国家及有关法律、法规、文件
第三节施工前的准备
我单位及时进行施工队伍布置,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开工准备,展开施工生产,同时搞好设备材料质量检验、试验,做好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1、施工准备阶段
按建设单位要求进行施工队伍进场布点、施工机具调遣、设计文件会审、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材料采购、岗前培训、预制件加工和施工技术交底等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报批有关施工计划方案、报告;与建设单位及其它有关单位签订有关安全、配合协议。

2、施工组织方案
在污水管道工程的施工中,由项目部统一组织,协调指挥,由企业员工主要负责管道、管件组对、安装等施工。

根据工期要求,本工程计划主要按四项任务进行施工。

第一项任务测量施工工作;第二项任务主要拆除工作;第三项任务主要完成管道、管件组对、安装等工作;第四项任务恢复现场工作。

3、施工技术措施
严格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规范、规定以及我单位编制的有关技术标准及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

及时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在相关工序开始前,切实解决有关问题。

施工前,对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彻底弄清整个工程系统项目的相互关系,使每个职工明确施工规范、工艺标准及设计要求,以确保施工工艺及作业方法正确实施,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规范检验、测量设备的管理,以保证检验、测量设备的管理处于受控状态,测试人员应持证上岗。

根据工程数量及施工计划,及时进行设备材料的选购,保证物资满足工程各阶段的施工需要。

保障施工中不出现停工待料,使工程施工保持连续性。

切实落实施工总进度计划、月施工计划等,落实各施工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及时与业主有关部门联系,申请办理施工各项申请,决不违章作业。

做好工程检验工作,在施工中随时做到原始资料的积累、保管、整理,将
真实、准确的各项测试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各项检验记录按合同要求交付,竣工资料、图纸做到清晰、明确、格式标准化。

第四节工程测量
1、测量控制原则
认真对业主所给的测量数据进行复测,若在复测中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需重新进行复测,直至无误为止。

在施工的标段内无控制网地段分别进行控制测量。

利用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所交的控制点和资料,进行控制加密,尤其是在各种管线的折点等处,在没有控制点的区段,新做测量控制网,其所做测量控制网点的原则与加密点原则相同,控制网精度达到二级导线技术标准,高程测量精度达到四等水准测量技术标准。

2、施工测量
2.1、测量放线
2.1.1、管道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
2.1.2、熟悉设计图纸资料,了解管线布置和施工安装要求。

2.1.3、熟悉现场情况,了解设计管线走向,以及管线沿途已有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分布情况。

2.1.4、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交接测量控制点,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复测并建立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确定施工红线,实行复核制度,做到点点有复核。

2.1.5、根据管道平面图和已有控制点,并结合实际地形,作好施测数据的计算整理,并绘制施测草图,并交由测量负责人复核,形成测量技术文件。

将测量成果汇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填妥《测量复核记录》并签字备案。

对经复测的桩位、标高加以保护,定期对控制桩进行复核,并尽快进行施工
放样测量。

2.1.6、水准测量前,必须对测量仪器进行全面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到测量施工中。

2.1.7、在施工前,依据设计图纸进行热力主管网管道及固定墩位置的复测,并在工程师的认可下按施工需要布置桩点。

3、测量控制
3.1、管道中线定位及高程控制测量
3.1.1、管道的起点、终点及中间各转角点称为管道的主点。

管道中线定位就是将主点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去,并用木桩标定;支干线、用户线按照主干线的定位方法进行。

3.1.2、于在管线规划设计平面图上已给出管线主点坐标,主点附近又有控制点时,应根据控制点定位。

如现场无适当控制点可以利用,可沿管线近处布设控制导线。

3.2、管线施工时的高程控制测量
3.2.1、为了便于管线施工时引测高程及管线纵横断面测量,沿管线敷设临时水准点,每100米引测一个,水准点需经闭合后方可使用。

水准点一般都选在旧建筑墙角、台阶和基岩等固定处。

如无适当的地物,应提前埋设临时标桩作为水准点。

3.2.2、施工单位施工测量前应对管道控制桩、水准点进行复验,并将复验结果提交监理确认后方可作为整个施工测量的依据。

3.3、地下管线施工测量
3.3.1、根据管线的起止点和各转折点,测设管线沟槽的挖土中心,管道一般每50m测设一中心桩,在检查井处、分支处均应设置控制桩。

管道中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