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4)晓彤在小雪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利用10cm长的试管做实验,用注射器分三次向试管内注入不同的小气泡,获取相关的数据后,画出图像如图所示,并求出速度的平均值。请你对晓彤的实验进行合理评价___________。
【来源】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 机械运动
【答案】 匀速直线运动不合理。用10cm长试管做实验,气泡运动时间短,实验误差较大。由图像可知不同气泡的速度各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解析】【ຫໍສະໝຸດ 析】【详解】(1)[1]测量物体速度的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 。
(2)[2]由表中数据在图中标出对应点,然后用圆滑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3]通过描点、连线作出的图像可知,气泡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都相等,所以气泡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4)[4]晓彤的实验中选择的试管太短,气泡运动时间太短,不便于测量,误差大,而且从图像中可以看出,三个气泡的速度本来就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4)由图知,小车从A到C的路程: , ,
则全程平均速度是 ;
(5)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 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 ;小;0.48m;3s;0.29m/s;大。
2.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 cm、内径10 mm的均匀玻璃直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在管的下方用注射器注入小气泡。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
【答案】v= s/t小0.48m3s0.29m/s大
【解析】
【详解】
(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
(3)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由B到C小车的路程: ;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这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平均速度”的情景: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车从B到C的距离是:________
【来源】广西桂林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1mm3.12(3.11~3. 14皆可)0.310.81不相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如图,每大格表示1cm,每大格分为10小格,则分度值为1mm;故10圈读数为3.12cm,则铜丝直径为:0.31cm。
(2)[4]脉搏每跳动1次所用时间为
[5][6]小球摆动20次与脉搏跳动25次所用时间相同,为
t2=0.8s×25=20s
则小球摆动1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
细线在接触挡板后,线速度和轨道半径均发生变化,则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也将发生变化,故摆动1次所用时间不相同。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使斜面坡度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目的是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误差;
(3)若停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c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小车从A到C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
(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使用电子计时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学质量检测)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小雪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_________)
时间t/s
路程s/cm
0
0
4
12
8
24
12
36
16
48
20
60
(3)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小气泡的运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填“陡”或“缓”)些。
(4)如图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v= 较小延长12小于C
【解析】
【详解】
(1)[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 ;
(2)[2][3]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越小,小车运动速度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这样可以减小误差;
(3)[4]小车通过全程的路程
s1=60cm,
所用时间
t=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 =12cm/s;
[5]上半程的时间
tAB=3s,
下半程的时间
tBC=2s,
上半程和下半程的路程相等,
tAB>tBC,
由v= 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6]上半程的速度小于下半程的速度,即小车做加速运动,故图象C符合题意,故选C。
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铜线的直径。他将铜线在笔直的木棍上紧密排绕了10圈后,用刻度尺测量其宽度,如图甲所示。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10圈铜线的宽度为_____cm,铜线的直径为_________cm。
(2)小明同学测得自己的脉搏1min跳动75次,则他脉搏每跳动1次的时间是_______s。接着他把自己的脉搏跳动作为“表”测摆(如图乙所示)的时间,小球摆动20次,脉搏刚好跳动25次,则小球摆动1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s。若在细线的摆动线路上水平放置一固定挡板,小球摆动将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与丙实验,小球摆动1次平均所需的时间应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