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怎么写导读:读后感读书笔记怎么写【篇一:张爱玲十八春读书笔记】张爱玲是我接触较早也较为全面的女作家,非常奇妙也是我唯一完全没有感情色彩的作家。
不偏不倚,无喜无恶,平静至极,连半分微微的感情倾向都没有。
如我这般感觉用事的人,这种情况是少见的。
读书是看缘份的。
同一作家的作品,同一时代读到的作品,却会有天壤之别的感受差异。
张爱玲的四部长篇《十八春》、《怨女》、《连环套》和《小艾》。
有的很喜欢,有的完全没感觉。
最先接触的是《十八春》和《怨女》。
高中时候。
某巨蟹女生借我的合订本。
《十八春》我一见如故。
《怨女》则看了两三遍只记得开头结尾处有人拍门叫大姑娘,中间好像有人在吸鸦片烟。
其余的完全没了印象。
《连环套》也是不错的。
写过读书笔记。
不赘述。
《小艾》则又没多大印象,连好句子都没有记,好像是个可怜生生的女子的故事,后期是解放以后的事,张爱玲努力想写出她解放翻身以后的幸福生活,但是无奈她骨子里对*******就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信任,因而显得造作而怀疑,狗尾续貂。
《十八春》,又名《半生缘》,典型的文艺小说。
平淡却惆怅的口吻,像河水一般缓缓流淌。
含蓄的主角,鲜明的人物,悲情的故事,无奈的错过,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
是第一部打开我认识张爱玲世界窗口的书。
也是迄今为止我感情最深的她的作品。
《十八春》有这样一段话:“曼桢有这么个脾气,一样东西一旦属于她了,她总是越看越好,以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当年借给我书的女生用笔划出来,旁边做了笔记,大意说很少见很奇怪的思维。
不过我却非常非常认同,从小到大就是这样,不爱我的我不爱,不是我的我不要,只有真正属于我的,我才想去认真。
敝帚自珍,阿q到家。
所以当时,我对曼桢这个角色就平添了许多许多好感。
97年许鞍华导演携黎明、吴倩莲把这部作品搬上大银幕。
很经典的片子。
黎明的玉面很符合沈世钧斯文儒雅的气质,而吴倩莲也映合了我心中的曼桢——我喜爱的女性形象,虽然朴素不惊艳,但是坚强、温柔、重感情。
葛优扮演的祝鸿才,也真的是“不笑像老鼠,笑起来像猫。
”电影里多加了一个镜头,我记忆犹新。
曼桢被囚禁在阁楼的时候,握着世钧的手套思念爱人;她背后的窗户里,世均从一层大门走出,遭到曼璐欺骗以为曼桢嫁作他人,寥落孤寂的背影。
就这样错过了。
这一段原著没有。
但真算神来之笔。
也只有女导演才能拍出如此婉转细腻的感觉。
后期《半生缘》的电视剧,林心如扮相的曼桢太漂亮了,缺少了曼桢敦厚粗糙的气质。
蒋勤勤扮演的曼璐倒是很出彩,艳丽又精明;电影中这角色是由梅艳芳扮演,扮相略老,塑造其无奈、艰辛和悲苦的一面,侧重点不同。
不过两个版本的结局我都不喜欢。
就像《神雕侠侣》里,两人十六年后的重逢,没有一个版本让我满意。
这么多年的再见,绝对不该是狂喜或者狂悲的,只是平静,麻木,茫然,一丝丝隐约的伤痛,无际的怅惘。
我更不喜欢《半生缘》中世钧问是否可以重新开始的情节。
那一定不是世钧。
有些事情过去就是过去了。
“无缘”二字,把什么都解释得很圆满,人类能做到的,只是“认命”。
这是相当惆怅的故事。
张爱玲把她荒凉冷漠的文风发展到极致,以至于出现过温暖幸福片断,都如此恍惚不真实。
她的惆怅不浓烈,淡淡的,却揉碎在字里行间。
如果说悲虐成性的文是撕心裂肺的痛哭,张爱玲的文就是一声叹息。
空洞。
孤寂。
渺茫。
如此含蓄斯文的爱情固然美丽,但是会无端酿造一生遗恨。
两人最终还是对彼此信任不够坚定。
所以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就发誓,以后的每段关系,分分合合都要当面说清楚,千万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胡思乱想,不要遗留容易造成误会的空间。
人世沧桑。
世事无常。
【篇二:一千零一夜读书笔记】一千零一夜是一本古老的书,里面讲述了许许多多古老的故事。
相传,一个国王,他每天娶一个女子,第二天就杀掉。
有个姑娘要阻止他的这种做法,于是愿嫁给国王。
她给国王讲故事,每次要杀掉她的时候刚好讲到精彩的部分,国王只好不杀她。
她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使国王回心转意。
其实,这些故事是由阿拉伯民族智慧、才华凝聚成的,有些已经家喻户晓,如《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神灯》、《辛巴德航海历险记》等等。
它们都是曲折生动、想象丰富,大多数令人感动。
《辛巴德航海历险记》讲述了一位商人七次出海,每次出海都碰到种种磨难,而他把这些困难一一克服,最后成了一名富翁。
《神灯》则述说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孩子在罪恶多端的巫师的帮助下得到了神灯。
于是他运用神灯的法力和自己的智慧使家庭富裕,娶到了公主,杀死了偷走了神灯的巫师,和要为巫师报仇的巫师弟弟,最终当上了国王。
而《神童智审盗金案》用一个神童竟然审出了一庄连聪明的法官也审不出的案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忽略细节。
不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三姐妹的故事》。
它述说了穷苦三姐妹的故事。
这三姐妹在谈到心愿时说自己分别想嫁给国王的面包师、厨师、还有国王本人。
恰巧国王路过,立即实现了她们的愿望。
两个姐姐很妒忌当上皇后的妹妹,便把她生下的两个王子和一个公主用竹篮装着随水漂去,并说皇后生下了一条狗、一只猫和一根木条。
国王幽禁了皇后。
三个孩子被园林总管拾到、养大,可园林总管却早早地死了。
这三个孩子在他的房子里住下。
一次,公主得知他们的院子中有“能言鸟”、“唱歌树”和“黄金水”这三样宝贝就谁家也比不上了。
于是两位王子先后去找宝物,结果都在半路变成黑石头。
于是,公主亲自出马,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宝贝,并救活了两个哥哥。
回去后,“能言鸟”用它的聪明才智使国王明白自己错怪了皇后,并认出了孩子,一家人又团聚了。
故事中两个姐姐的行为让我憎恨,皇后令我同情,而两个王子和公主的兄妹之情使我感动,公主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叫我敬佩。
《一千零一夜》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有的发扬勇敢冒险精神,有的对机智善良、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的下层社会人民给予赞扬。
《一千零一夜》不愧为阿拉伯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不愧是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鲜艳的珍品。
【篇三:白象家族读书笔记】也许,大家都被信任过。
但有些人却背信弃义,成为了一个不被人信任的人。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沈石溪的茅屋里闯进了一只小象。
这只小象是一只罕见的小白象,只有鼻子是银灰色的。
它发着高烧,右耳也受伤了。
沈石溪给它的右耳涂上红药水,还喂它吃药和粥。
第二天,银灰鼻回到了前来寻找它的象群里。
从此,沈石溪和白象家族成为了好朋友,得到了它们的信任。
大家也许会认为沈石溪会珍惜这个机会,但你们错了。
一次,老阿呆为了从虎口下救沈石溪和傻丫头,受了伤,流了很多血。
老阿呆预感到自己快不行了,就在大家的陪同下去了象冢。
沈石溪也在其中。
回来后,沈石溪一再承诺不回去偷象牙,才得以回家。
可是第二天,沈石溪又去了象冢,还捡了两根象牙。
他刚渡过江,就被白象家族撞见了。
多亏银灰鼻求情,才得以保住了命。
但从此与白象家族失去了联系。
被人信任是一种快乐的感觉,可是沈石溪却没有好好地把握着一个机会,从而与白象家族失去了联系。
也许白象家族已经把沈石溪视为与其他人一类人了;也许,它们打心眼里就瞧不起人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三名小孩扶起摔倒老太被指肇事,小孩说做好事反被赖上,老太说就是他们撞的,你相信谁?昨日,四川的江先生反映,今年6月15日,他儿子和另两个小朋友在楼下玩耍,看见一太婆摔倒便上前去扶,不料太婆起身后却说是3个孩子打闹,将自己撞倒的。
近日,太婆痊愈后甚至住到了自己家中,要求赔偿医药费。
镇司法所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给出建议:医疗、护理等费用分为四部分,3名孩子家长及太婆一方各承担1/4、这是一件也是真实的事:一个老奶奶躺在地上呻吟着。
许多司机见这架势,都若无其事,很快就融入了茫茫人海之中。
可是在周围围观的人群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扶老奶奶一把,都怕老奶奶认自己为肇事者。
最后,只剩下老奶奶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地上,直到警察来了,老奶奶才被警察扶起来``````看了这则新闻,我的心中感慨万千:现在的人基本上都不信任别人了,常常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不知什么时候这个世界上才会多一些信任呢?只有互相信任,我们的未来才会变得更美好!但是在这个时代,社会上的信任已经不多了。
【篇四:妈妈不是我的佣人读书笔记】一本好书就像一杯热腾腾的奶茶,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一本好书就像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把无知的我们解脱出来打开记忆的大门,书籍就像满天的繁星,那颗最亮的星星,就是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一本好书《妈妈不是我的佣人》。
这本书通过一个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讲述了主人公阿章良好习惯的养成。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第一个小故事《妈妈不是我的佣人》:在都市长大的男孩阿章,短暂转学到乡下外婆家,每天生活都变得乱糟糟的。
自然科学课上作业忘了带被罚站;美术课上忘了带水彩颜料被罚打扫厕所:房间不会整理脏得像垃圾场又被表妹说教而在以前他可是全校第一的优等生啊!一次表妹和他再次发生了争执,表妹大喊着:请不要再把妈妈当做佣人!阿章这才恍然大悟。
以前自己的作业和上课用品都是妈妈帮忙检查和整理;学习成绩优秀也是妈妈经常帮助复习;房间保持干净更是妈妈趁他上学的时间打扫干净的。
妈妈在背后的默默付出,而他一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现在,离开了妈妈,他生活一团糟,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他发愤一定要改变自己,他从小事做起,一点一点开始。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自立、赞美、读书、节俭、守信、诚实、关心他人。
看着看着,我不由得想到了我自己。
在家里自己就像一个小公主一样,妈妈天天伺候着我。
妈妈!我的语文书呢?妈妈,来杯水!妈妈,帮我收拾一下房间!妈妈像佣人一样围着我团团转,忙里忙外。
吃饭了,把饭碗放在我面前;当自己睡觉了,妈妈在帮我整理书房;开学前天晚上,妈妈帮我收拾整理好第二天要带的所有物品;做作业一直陪着我等等。
妈妈这样做,细想起来反而在害自己,让自己没有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
现在和我一样的人越来越多,每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张手的幸福日子,妈妈不可能跟我们一辈子。
我要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是想让大家改掉这个坏习惯,同时学会更多的好习惯。
好习惯就像小鸟的翅膀,让我们拥有飞得更高更远的力量。
《妈妈不是我的佣人》,让我们明白了品学兼优的模范生,并不都是靠妈妈出手帮忙;同时让我们体会到作父母的辛劳,我们要学会感恩;更让我们懂得了好习惯的重要细节决定成就。
【篇五:弟子规读书笔记】《弟子规》这本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
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仔细阅读《弟子规》就会发现从中得到的东西会使我们受益一生。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
《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
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
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