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渡板施工方案

过渡板施工方案

路桥、路隧、桥隧过渡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⑴《公路混凝土路面技术规范》(JTG F30-2003)⑵《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二、适用范围路桥、路隧水泥混凝土过渡板的施工。

三、工程概况过渡板设计:(1)主线接隧道复合式路面:水泥混凝土面层:29cm水泥砼面层铺于沥青面层下,设计弯拉强度5.0 MPa 基层或调平层:设于水泥砼面层下,为32cm的C20砼调平层(2)隧道复合式路面接桥梁搭板:水泥混凝土面层:29cm水泥砼面层,设计弯拉强度5.0 MPa基层或调平层:设于水泥砼面层下,为32cm的C20砼调平层(3)主线接桥梁搭板:混凝土过渡板:29cm的C35水泥砼基层:32cm的C15水泥混凝基层四、主要工程数量五、施工准备1、图纸的审核由工程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由专业测量工程师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2、配合比的选取面层砼的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的弯拉强度采用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外加剂:外掺材料=1:1.8:3.2:0.37:0.022:0.002单位体积用量(kg):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外加剂:外掺材料=380:684:1215:141:8.36:13、物资材料准备集料由坚硬岩石用反击式碎石机加工而成,针片状含量小于12%,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能好。

严格控制碎石级配4.75~31.5mm,三级配碎石。

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材料及半成品需求计划,由物资部负责材料的采购供应工作。

4、机械设备的准备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按照“满足需求,确保使用,略有富裕”的原则进行配置,并充分考虑各种设备的性能配套。

5、过渡段施工人员配备情况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述1、技术要求1.1 基层或调平层施工(1)测量放样在路基上进行测量放样每5米设一个中心桩;每处过渡段布设临时水准点,确定基底标高;放出电力、通信、消防管道中心坐标点位及标高。

(2)开挖预埋件基坑根据测量放样点位及标高开挖电力、通信、消防、排水预埋管道基坑。

洞外通信管道距洞口12m,洞外消防管线距洞口8m,洞外供电管线距洞口4m;基坑开挖深度距设计路面181cm。

各隧道口下坡道口10m处横向设置φ25排水管,纵向设置φ40排水管,上坡道处设置洞口拦水沟。

基坑开挖深度电力、通信、消防距设计路面181cm;洞口横向排水距设计路面93.5cm,洞口纵向排水距设计路面108.5cm。

(3)安装预埋件电力、通信管道安装:①基坑开挖完成后,测量基底标高,确保基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②基底铺设10cm沙垫层且整平。

③安放两层电力、通信管线位置示意图电力、通信管线安装示意图电力、通信管线混凝土包封示意图消防管道的安装:① 基坑开挖完成后,尺量基底尺寸,确保基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② 安防消防套管,如下图所示:排水系统安装:① 基坑开挖完成后,尺量基底尺寸,确保基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口公路路面消 防 管 线 位 置 示 意 图② 安防排水管道,如下图所示:(4)钢筋绑扎在与桥梁搭板连接处,基层内安装单层钢筋网片,采用φ10钢筋,间距20×20cm ,如下图所示基层内钢筋布置图钢筋绑扎要求过渡段路面基层底层纵向排水管道过渡段基层底层横向排水管道过渡板面层洞口拦水沟示意图①钢筋的截断与弯折必须由合格工人用专门设备来完成。

②钢筋绑扎前,现场技术人员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钢筋绑扎工人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进行绑扎,如有不明白地方及时联系现场技术人员。

③钢筋绑扎就位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认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作业。

(5)架立模板①模板采用刚度足够的槽钢,其高度为32cm,长度为3~6m。

②每米模板应设置1处支撑固定装置,模板垂直度用垫木楔方法调整。

模板安装应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紧密平顺。

③模板安装前扫杂物,然后再支立模板,模板高度与基层顶面高度相齐平。

模板安装检验合格后,与砼接触的表面铺薄塑料纸;接头粘贴胶带或塑料膜密封。

(6)浇筑基层混凝土混凝土由拌合站的砼运输车运至现场,倒向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有明显离析时应重新拌匀。

在模板附近,需用方铲用扣铲法撒铺混合料并插入捣几次,使砂浆捣出,以免发生空洞蜂窝现象。

松散混凝土应略高过模板顶面设计高度的10%左右。

振捣时,先插入振捣,再用平板振捣,以免出现蜂窝现象,过程中辅以人工找平,并应及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

为了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平整密实,用铁滚筒再进一步整平,效果更好,并能起到提浆收水抹面的效果。

(7)养生采用覆盖保湿膜洒水养生方式。

保持砼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并由此确定每天洒水遍数。

1.2面层或过渡板施工(1)测量放样基层混凝土养护7后,在基层上放样施工缝位置。

(2)架立模板①模板采用刚度足够的槽钢,其高度为32cm,长度为3~5m。

②横、纵向施工缝模板按设计规定的传力杆直径和间距设置传力杆插入孔和定位套管。

③每米模板应设置1处支撑固定装置,模板垂直度用垫木楔方法调整。

模板安装应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紧密平顺。

④模板安装前扫杂物及浮土,然后再支立模板,模板高度与路面高度相齐平。

模板安装检验合格后,与砼接触的表面铺薄塑料纸;接头粘贴胶带或塑料膜密封。

(3)安放钢筋和传力杆①所有的传力杆、拉杆均设在板厚中央,平行于板顶面,并严格与接缝垂直,传力杆端套子在相邻板块中交错布置;②所有支架与支架横向钢筋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固定;③拉杆和角隅钢筋采用螺纹钢筋,其余采用光面钢筋;④过渡段左右幅处各设两条胀缝,在临近胀缝的三条横缝及洞口处横缝应埋设传力杆。

⑤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因故中断浇注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

(4)混凝土施工①混凝土混合料的制备拌制混凝土时要准确控制配合比,进入拌和机的砂、石料及散装水泥须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制,特别要严格控制用水量,每天拌制前,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测量砂、石材料的含水量,调整拌制时的实际用水量。

混凝土每盘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和物的和易性确定,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太短。

每天开盘都要测混凝土坍落度,必要时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拌合物时,应先用适量的混凝土拌合物或砂浆搅拌后排弃,然后再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

②混合料运输混凝土运输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

运送时,车厢底板及四周应密封,以免漏浆,并应防止离析。

装载混凝土不要过满,天热时为防止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车厢上可加盖帐布,运输时间通常夏季不宜超过30分钟。

出料及铺筑时的卸料高度不应大于1.5米,每天工作结束后,机动翻斗车辆要及时用水冲洗干净。

③摊铺混凝土运至浇筑现场的混合料,一般直接倒向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有明显离析时应重新拌匀。

摊铺时应用大铁钯子把混合料钯散,然后用铲子、刮子把料钯散、铺平,在模板附近,需用方铲用扣铲法撒铺混合料并插入捣几次,使砂浆捣出,以免发生空洞蜂窝现象。

摊铺时的松散混凝土应略高过模板顶面设计高度的10%左右。

施工间歇时间不得过长,一般不应超过1小时,因故停工在1小时以内,可将已捣实的混凝土表面用麻袋覆盖,恢复工作时将此混凝土耙松,再继续铺筑;如停工1小时以上时,应作施工缝处理。

④混凝土振捣先插入振捣,再用平板振捣,以免出现蜂窝现象。

分二次摊铺时,振捣上层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上层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使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

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及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

对混凝土拌合物整平时,填补板面选用碎(砾)石较细的混凝土拌和物,严禁用纯砂浆。

用混凝土框架整平机振捣时,其两端应搁在两侧纵向模板上,作为控制路线标高的依据。

在振捣过程中,多余的混凝土应随着整平机的行走前进而刮去,低陷处应补足振实。

为了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平整密实,用铁滚筒再进一步整平,效果更好,并能起到提浆收水抹面的效果。

(5)接缝施工①纵向施工缝大致稳住,混凝土浇筑振捣完后,校正拉杆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拉杆位置一定要安放准确。

②横向缩缝砼路面每5米设置一道横向缩缝,其构造见下图: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法,合适的切缝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强度而收缩应力未超出其强度的范围内时进行,它随混凝土的组成和性质、施工时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变化,施工人员须根据经验进行试切后决定。

③填缝一般在养护期满后要及时填封接缝,以防止泥砂等杂物进入缝内,填缝前须将缝内杂物清扫干净,并在干燥状态下进行,最好在浇灌填料前先用多孔柔性材料填塞缝底,然后再加填料,其高度夏天与板平齐,冬天稍低于板面。

接缝填缝料采用高弹性聚氨脂,胀缝填缝板采用沥青先处理过的软质木材。

(6)抗滑构造施工①摊铺完毕,人工修整表面时,宜采用木抹,再用钢抹精平。

②由于砼路面以上还有沥青砼面层不采用硬刻槽而是直接拉毛即可。

(7)路面养生①采用覆盖保湿膜洒水养生方式。

保持砼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并由此确定每天洒水遍数。

②养生天数宜为14d,同时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养生。

砼板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七、质量要求1)过渡段路面施工分段进行施工,施工时混泥土路面接缝的制作、传力杆的设置以及填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做到接缝平整、传力效果好、不透水。

2)路面拉毛压槽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并在水泥浆硬结前做好。

拉毛时严禁水泥浆体剥离路面,不得形成水泥渣。

3)水泥混泥土路面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不得开放交通。

4)每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

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结构与胀缝相同。

施工缝仅在先浇侧路面板内设置支架钢筋。

5)模板安装完毕后对立模的平面位置,高程、横坡、相邻板高差,顶面接茬平整度等安装精确度进行全面检查,起允许偏差见表八、质量措施1)过渡段路面标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2)正确使用各种添加剂和新型施工方法,以节约水泥和提高砼质量,砼浇注分层进行,捣固仔细、均匀、适当,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控制好水灰比。

3)做好隐蔽工程检查,对于路面钢筋安装以及监理工程师要求的项目必须进行隐蔽工程报检,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施工缝等接口处要注重严格按施工规范做好防水处理,施作时严格检查,不得马虎从事。

5)对砼的施工,首先要认真安排配合比和添加剂品种与用量。

在拌合、振捣各环节都要做到严格要求,勤于检查,杜绝蜂窝麻面的现象出现。

6)所用材料应符合图纸规定,且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标准和规定。

经检验合格和监理工程师批注后方可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