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股沟疝术后的护理

腹股沟疝术后的护理

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时间:2012年07月12日
地点:甲乳心胸外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持人:刘明蕊
查房题目:腹股沟疝术后护理
主持人:今天我们查房的题目是腹股沟疝术后护理,首先请责任护士韩念介绍病情。

韩念:大家好,我是责任护士韩念,现在由我来给大家汇报病情:
患者张书松,男79岁17床住院号:262875 诊断:右侧腹股沟疝
于2012年07月03日08点17分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20余年”为主诉收入院,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T:35.9℃,P 60次/分,R:20次/分,血压135/70mmHg。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术前准备,于2012年07月05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右侧睾丸囊肿切除术+右侧睾丸鞘膜翻转术”,术后给予一级护理,心电监护,吸氧,止血补液等对症处理,现病人恢复良好。

辅助阳性检查结果:
2012.07.01彩超检查结果示:右侧睾丸上方囊肿,右侧腹股沟疝,双侧
睾丸鞘膜积液。

2012.07.03 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
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

查血尿酸678umol/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2U/L 主要用药:平衡液,蛇毒血凝酶针,维生素B6针等。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P1、焦虑与环境改变,担心手术有关
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I1①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知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术后恢复过程。

②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消除病人陌生感与安全感。

③安排安静病房,减少感官刺激,使病人身心放松,消除紧张和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充分休息。

④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鼓励病人当产生焦虑时告诉工作人员。

O1、病人焦虑减轻情绪稳定
P2、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I2①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保持手术切口局部清洁。

②提供给病人舒适的环境。

③指导患者全身放松,肌肉松弛可以阻断疼痛反应。

④疼痛显著时给予止痛药物。

O2疼痛明显减轻。

P3、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切口有关
I3①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

②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严格执行洗手制度。

③在进行治疗,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④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增强抗感染能力
O3未发生切口感染
P4、知识缺乏
I4①帮助病人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②向病人讲明学习疾病及保健知识的目的和目标,取得病人配合。

③讲述的内容要深入浅出,由易到难,避免内容太多减少病人疲劳。

④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没有干扰的学习环境,并保持心情与体位舒适。

O4病人掌握疾病知识
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刘明蕊:请各位参加查房的老师和同学们提问。

孙丹丹:腹外疝的病因?
刘明蕊:这个问题请韩念同志回答
韩念:1、腹壁强度减弱: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先天性如腹膜鞘状突未闭,脐环闭锁不全,精索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等。

后天性有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所致的腹壁缺损,肥胖者过多的脂肪浸润,老龄的肌肉退化萎缩等。

2、腹内压增加:原因很多,如慢性咳嗽、便秘、腹水、排尿困难、婴儿经常嚎哭以及腹内肿瘤等。

杜萍:腹外疝的临床分类?
刘明蕊:这个问题请陈超同志回答
陈超:1.易复性疝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人腹腔内的疝,称为易复性疝。

2.难复性疝病史较长,疝内容物与疝囊壁发生粘连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腹腔,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者,称为难复性疝。

其内容物多数为大网膜。

滑动性疝也属难复性疝。

3.嵌顿性疝当疝环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强行扩张疝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被弹性回缩的疝环卡住,使疝内容物不能回纳。

此时疝内容物尚未发生血运障碍。

4.绞窄性疝嵌顿如不及时解除,疝内容物持续受压而发生缺血坏死时,称为绞窄性疝。

潘晓娟:腹外疝的临床表现?
刘明蕊:这个问题请孙丹丹同志回答
孙丹丹:1、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1)腹股沟斜疝:多见与婴幼儿和中年男子。

起初症状不明显,仅在站立、行走或剧烈咳嗽时出现腹股沟区肿胀和轻微疼痛,以后在腹股沟区或阴囊内可有复性包块,平卧或用手推后肿块消失。

可发生嵌顿、绞窄。

2)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体弱者,特别是伴有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慢性支气管炎和习惯性便秘者易增加腹压而导致本病,表现为站立时腹股沟内侧隆起,无疼痛及其它
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不适,平卧后可自行消失,常可在内环处触及到明显的腹壁缺损和薄弱。

2、股疝: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经产妇女,当久站立或咳嗽使映内压增高时,略有坠胀感。

若出现局部剧烈的疼痛,要考虑嵌顿和绞窄的可能。

3、脐疝:脐疝多见于小儿和肥胖的经产妇女。

小儿脐疝在啼闹,便秘时脐部出现半球形包块,脐部上方可触及腹壁的缺损,无其它不适。

成人脐疝不易还纳,可触及疝环或脐部的腹壁缺损。

4、切口疝:有手术史。

站立、行走、咳嗽、腹部用力时,腹壁切口处有肿块突出,可伴有消化不良,腹胀、腹部隐痛等不适。

检查时腹部切口可见手术瘢痕处隆起,可能及质软的肿块,站立明显,平卧后消失,并可触及加周围的腹肌裂开、腹壁缺损,及疝内容物。

袁晶:腹外疝的治疗原则?
刘明蕊:这个问题请韩润晓同志回答
韩润晓:1.非手术治疗1岁以内婴儿,随着生长发育,腹壁肌肉逐渐增强可望自愈,暂不手术。

可采用压迫疝环的方法,避免疝内容物脱出。

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而不适合手术者,也可佩带特制的疝带,阻止疝内容物突出。

2.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以下3种。

1)疝囊高位结扎术:在疝囊颈以上结扎疝囊,同时切除多余的疝囊,腹壁缺损或薄弱处未加修补。

此方法适用于婴幼儿或绞窄性肠坏死局部有严重感染者。

2)疝修补术:在疝囊高位结扎的基础上,利用邻近健康的组织修补腹壁缺损。

适用于腹壁缺损不大邻近组织比较完整者。

3)疝成形术:需用身体其他部位的筋膜,也可用人工材料修补腹壁。

适用于疝环周围组织严重缺损,无法做修补术者。

刘明蕊:今天我们科查房内容准备的很充分,同志们提问很积极,讨论也很热烈,通过本次查房,相信大家对腹外疝的诊断、治疗以及护理要点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多学多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护理工作。

今天的护理查房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参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