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书写激情,用奉献诠释责任
最近特别流行一句话,可以说起源于风生水起的微商大军,越努力,越幸运。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诠释了人生努力奋斗的意义,饱含了满满的积极人生正能量。
其实,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与年龄无关,生活是要有激情的,只要你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奋斗着,总是最美丽的。
泰戈尔说过:“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
出现。
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希望去努力,静待美好的出现。
”而
奋斗的意义,不在于一定会让你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是让你在平凡的日子里,活的比原来充实。
我国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几句话一直鼓舞我奋发向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梁启超先生说得是国家的未来靠青年一代,而作为现代金融企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中国银行的未来同样靠我们这样一群青年人。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新形势,总行党委审时度势、及时推出了“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的核心理念,辽宁省行更是刮起“守正、融合、担当、振兴”之新省行雄风。
这恰恰为我们青年员工在中行事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建功成才、有所作为提供了最佳的机遇,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作为中行的青年员工置身于改革的浪潮中,如何在这个舞台上唱好戏,续写人生的新篇章,如何实现人生理想爱岗奋斗目标,如何实现个人价值与中行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给每一位青年人提出了不容回避的课题。
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
磨练自己、摔打自己、总结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这需要我们有志存高远、宁静淡泊的心境,需要有不断进取、勇于竞争的干劲,需要有与时俱进、直面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想要生活的漂亮,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一不抱怨,二不放弃。
忘掉所有的不可能,去坚持一个“没问题”的理由。
有什么样的想法决定什么样的人生,格局决定结局,定位决定地位,眼光决定未来。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远去足音凝重,再创辉煌更爱岗敬业奉献青春心!”中国银行经过近年来一系列的改革,早已迈出了国际标准的现代商业银行的步伐。
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中行仍有许许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发展,要想中行事业兴旺,就必须继续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们这一代年青人的身上。
我想作为一名中行的青年只有对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对工作全身爱岗敬业献青春的投入,才能诠释美好的人生,才能实现工作的价值。
首先要做到热爱岗位,珍爱自己的事业,珍惜自己的工作;其次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具有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的勇气,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最后是要有实力,通过不断的学爱岗敬业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有用的本领,大胆开拓,勇于创新,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在工作岗位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贾行长曾说的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但行
好事,莫问前程!今天我们全力以赴,任劳且认怨,他日功成不必在我,但建功必须有我。
今日我们全行上下共同学习张弛事迹,弘扬张弛精神,我坚信是中行的企业文化、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引领着张弛一步一步昂首前行,敢于奉献!习总书记说过,青少年要敢于有梦想。
他日,我也会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地践行自己的梦想,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秉承不弃初心的心境,要知难不畏,要迎难而上,更要排难而进,而后至千里。
我们正经历着银行业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阶段,肩负着时代责任。
银行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与其商业化经营是并行不悖的,也是实现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及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
年轻的员工是银行新进的新鲜血液,在责任铭记于心的同时更要开始领悟自己的个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如何实现。
首先,应当破除“看摊守业”的思想禁锢,上班不能只是平庸的度过,被动的工作,在态度上,积极的投身到每一天充满挑战的工作中,每天都要有所得。
其次,在目标上应该树立“四无四满意”的工作目标,“四无”即日常服务中无投诉、无差错、无纠纷、无曝光,“四满意”即达到客户满意、自身满意、系统满意、社会满意,用心对待工作,以情服务客户,践行真正优质的服务是情感的付出。
最后要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和集体的最高目标结合在一起,将工作视为自己的使命,带着极大的热情和使命感工作,自动自发,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做到对自己负责,对集体奉献,奉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未来已来,我们要不辜负这个时代,无愧于青春二字。
中行正敞开它博大的胸怀,使我在这里磨砺羽翼,砺炼精神,我们青年行员要敢于成为中行强盛的希望和火种,实现自身价值,播洒青春的汗水,更要在本职岗位再接再厉,策马扬鞭,开创美好未来。
趁着还年轻,不辜负自己的青春时光,负重前行!
趁着还年轻,不辜负自己的青春时光,激昂奋斗!
趁着还年轻,不辜负自己的青春时光,追求梦想!
燃烧吧,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