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巨人集团的兴衰”
我看“巨人集团的兴衰”
制作团队:王超 徐丽萍 尤凤 江凤 费丹 郝云峰 指导老师:王慧彦 班 级:04201
史玉柱简介 出生年月:1962 年 上海健特 籍贯:安徽怀 远 职位:策划总 监 毕业院校: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
经历 前巨人集团总裁。从1989年四千元 起家,到1992年成立巨人高科技集 团,再到1998年隐姓埋名出走,史 玉柱经历了一场人世间的大喜大悲。 但史玉柱是坚强的,巨人集团始终 没有破产,今年8月份,史玉柱承 诺要由个人偿还巨人?
•
这史玉柱最初的“脑黄金”卖得并不成功,几乎再次破产。接着他又 摇身一变,做起“让中国人都健康起来”的买卖——四处贩卖“脑白 金”。靠中央电视台的扶持——黄金广告的轰炸,这“脑白金”还真 炸开了市场,史玉柱由此再次暴富起来。这个时候的史玉柱真算是堪 称老江湖了。 就在“脑白金”如日中天之时,2002年底1.46亿卖掉“脑白 金”商标所有权;2003年,他又以6亿港元现金加5.7亿元可转债券卖 出“脑白金”与“黄金搭档”75%的销售网络。说起这个“黄金搭 档”,还很有点“珠连璧合”的味道—— “既有助于聪明又有助于健 康”,而它能名扬中国,依靠的手段仍然是电视广告的轰炸。 有关史玉柱这个人,局外人评论得够多。这个政府重奖过的 “知识分子”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传奇经历的呢?在读者大开眼界之前, 还是看看史玉柱的知音——聘请史玉柱担任四通控股CEO的段永基是 如何评价史玉柱的“非凡”本领的。
史玉柱是神话还是奸商
• :
史玉柱:男。 1988年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硕士毕业后“下海”,捣腾自己开 发的“汉卡”软件,然后加价赊来计算机、推迟半个月付款。用软件 版权的方式向杂志做抵押,让杂志刊登吹嘘“巨人电脑”的广告后, 这种打白条的手段成功了,他在付款期限的前2天等到了订单。
两个月以后,他赚到了10万元,又把10万全投广告;4个月 后,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尝到了宣传的巨大甜头后,史玉柱就中 毒一般地酷爱上“广告轰炸”。 这史玉柱的“原始积累”相当顺利。据说,1994年,他的巨 人集团年的年产值就差不多有10亿元(?),然后就不知道自己姓什 么了——要盖中国第一高楼——巨人大厦!结果大厦没盖起来,成了 全国闻名的一幢“烂尾楼”。“巨人”的脊梁就这么断了。
•
这史玉柱最初的“脑黄金”卖得并不成功,几乎再次破产。接着他又 摇身一变,做起“让中国人都健康起来”的买卖——四处贩卖“脑白 金”。靠中央电视台的扶持——黄金广告的轰炸,这“脑白金”还真 炸开了市场,史玉柱由此再次暴富起来。这个时候的史玉柱真算是堪 称老江湖了。 就在“脑白金”如日中天之时,2002年底1.46亿卖掉“脑白 金”商标所有权;2003年,他又以6亿港元现金加5.7亿元可转债券卖 出“脑白金”与“黄金搭档”75%的销售网络。说起这个“黄金搭 档”,还很有点“珠连璧合”的味道—— “既有助于聪明又有助于健 康”,而它能名扬中国,依靠的手段仍然是电视广告的轰炸。 有关史玉柱这个人,局外人评论得够多。这个政府重奖过的 “知识分子”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传奇经历的呢?在读者大开眼界之前, 还是看看史玉柱的知音——聘请史玉柱担任四通控股CEO的段永基是 如何评价史玉柱的“非凡”本领的。
• 故事到此,这史玉柱也还算是个悲壮的 创业者。但接下来的故事就复杂了。
那么他在他艰难的第一次创业中 的核心资源是什么呢?
这无庸质疑的可以 说是电脑业,他正 是靠着“汉卡”软 件走向他的创业之 路。
•
。
垮掉的“巨人”欠了一屁股债,有那么几年不 知所踪。后来突然有一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冒出 了一个叫“脑黄金”的东西来,那东西横空出世 的手段,就和现在的铺天盖地的“脑白金”现世 一样。
这脑黄金是个什么东西呢?看看当年的 一则新闻报道:有一年安徽吴湖一考生父母拿着 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公司打官司,说广告欺诈, 承诺什么吃了脑黄金,考不上大学该公司将赔偿 什么云云。
所以,记忆力好的人,对后来铺天盖地 吹得没边没沿的“脑白金”是不会大惊小怪的。
头脑发昏到折了“脊梁”的史玉柱绝迹 江湖多年,突然以极有反讽意味的形象重出江湖, 竟然干起“要让中国人都聪明起来” 的买卖。
剥 横 产 市 1 离 向 品 场 市 清 开 渗 场 算 一 发 透 开 体 发 划
—
具 体 的 战 略 1 ( 弱 )
• • • • •
• • • • • •
6 同 心 多 元 划 5 横 向 一 体 划 4 纵 向 一 体 划 3 产 品 开 发 2 市 场 渗 透 1 市 场 开 发
(具 强体 )的 战 略 2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史玉柱在这行里还要干多久?今后又将怎么干?
史玉柱回答说:“我不会退出保健品行业,我只会更加投入。 我对我的产品有信心。”
如此看来,这中央电视台完全可以预期从史玉柱那里不断有 大量白哗哗的银子进账。中国人民的智商和健康有了“保证”之后, 还要从史玉柱那里获得更多意外的“惊喜”。 那篇文章里面最有意思的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曾经有媒体吹 捧说“史玉柱以一种行为,纪念了一个时代”。而史玉柱则异常低调 地回答:“我只是个干活的人”,“并不是我有意把活儿干成这样, 只是我只能干成这样。” “并不是我有意把活儿干成这样,只是我只能干成这样。”
• “天才的”“巨人” 最大限度回避他“干的这件事”是好 是坏。史玉柱拒绝正面回应其产品与营销手段之间的商业 “道德”问题也很正常。不过,这话本身确实意味深长, 因为史玉柱“干的这件事”,无外乎有两种结果:是道德 的;或是不道德的。因此,从纯逻辑的角度讲,他的这句 话,就完全可能存在着这样一种解释:我史玉柱干的这件 (坏)事,并不是我有意的,而是我只能干成这样。 这话是不是也挺熟悉。如果上述的假设成立,那 么下面的演绎就成立了。这是不是有点像: “逼良为 娼”,这也是万般无奈啊! “只能把事情干成这个样”,有多少人想干成这 样,还干不成呢。 话说回来,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嘛。那上海徐家 汇政府也是喜欢这样能干的人的,上缴利税大户高居榜首 啊。所以那徐家汇政府也给这个贡献杰出的商人发了一个 大大的奖。 这史玉柱可真是奇才啊。再多几号这样的人,中 国人民有福了。
巨人集团的核心资源是什 么?
首先,核心资源是一个什么样的 概念呢?其次,巨人集团的资源 是什么 ?再次,来讨论集团的核 心资源问题。
企业的核心资源问题
• 企业打造核心能力,必须要有战略 核心资源,包括人、设备、原材料、 协作部门。在这些战略资源的基础 上进行优化整合,开发出一种有市 场竞争力的新价值资源,而这个价 值资源又是别人所不具备的,这样 的企业是可以在市场上持续发展
•
•
•
•
巨人的衰落,正是由 于战略的严重失误导 致的,可以归结为一 句话:
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 析、稳健的资金保障 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 采取激进的扩张战略
多角化战略需要强大、充裕 的资金做后盾。巨人大厦的 巨额支出显然是与战略不相 符的。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 要经过 “问号---明星---金牛 ---瘦狗”的过程,建造巨人 大厦的资金抽自生物保健业, 显然在这个决策做出之前管 理成没有理智的判定生物保 健的所处阶段,导致了连锁 效应。
• 2004年,段永基说:“史玉柱这个营销团队相当于中国保 健品领域的美国戴尔公司。我看好的就是史玉柱和他的这 个团队,” “脑白金就其技术含量来说,什么都不是”, 但“真的白金卖出白金价,不是本事;而把不是白金的东 西卖出了白金价,那才是真功夫。”
下面该请史玉柱本人现身说法了。 史玉柱:“这个东西有用没用,在于人们信不信。 这就是诀窍。” 这话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 想起来了,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说过:谎言重 复千遍就成了真理! 这就是中国第一大电视台——央视《对话》节目 主持曾以“天才”桂冠相赠的史玉柱。
经营单位的战略选择
• 第一种 • 同心多元化、横向多元化、集团 多元化、收缩、剥离-清算 • 第二种 • 集中多元化、横向多元化、集团 多元化
巨人集团的战略(第二次创业)
等生具 战保他 战的我 产后行当 物体 役健们 略是们 业,业巨 工的 品发 集认 多他遭人 程战 、动 团为 元们到集 、略 药促 多他 化开外团 房是 品销 元们 的始敌的 地发 三电 化采 战采入电 产展 大脑 的用 略用侵脑 、
巨人集团的核心资源
• 第一,计算机技术、芯片技术是巨
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产业 • 第二,巨人集团的核心资源是计算 机技术。 • 第三,具体的第一次创业的核心资 源是史玉柱自己开发的M-6401桌面排 版系统。
企业创业的战略问题
• 首先,如果是第一次创 • 情况说明:在日益开放 业应该用什么样的战 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 略????? 中,有的企业与昙花一 现,有的去业却日益壮 • 第二,如果企业是再一 大,长盛不衰。这就关 次创业应该用什么 样的 系到企业采取什么样的 战略? 战略问题。 • 第三,具体有哪些战略? • 第四,企业应该采用什 么样的战略才是最好的? 才能更好的发展?
•
这史玉柱最初的“脑黄金”卖得并不成功,几乎再次破产。接着他又 摇身一变,做起“让中国人都健康起来”的买卖——四处贩卖“脑白 金”。靠中央电视台的扶持——黄金广告的轰炸,这“脑白金”还真 炸开了市场,史玉柱由此再次暴富起来。这个时候的史玉柱真算是堪 称老江湖了。 就在“脑白金”如日中天之时,2002年底1.46亿卖掉“脑白 金”商标所有权;2003年,他又以6亿港元现金加5.7亿元可转债券卖 出“脑白金”与“黄金搭档”75%的销售网络。说起这个“黄金搭 档”,还很有点“珠连璧合”的味道—— “既有助于聪明又有助于健 康”,而它能名扬中国,依靠的手段仍然是电视广告的轰炸。 有关史玉柱这个人,局外人评论得够多。这个政府重奖过的 “知识分子”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传奇经历的呢?在读者大开眼界之前, 还是看看史玉柱的知音——聘请史玉柱担任四通控股CEO的段永基是 如何评价史玉柱的“非凡”本领的。
一句话战略与核心资源不相匹配
盲目多元化不利于核心能力的培养和 提升。巨人集团就是这样的例子。本 来,芯片技术、计算机技术是巨人集 团的核心竞争力产业,但这些产业还 没做强的时候,巨人就盲目涉足生物 工程、房地产等产业,最终的结果是 矛盾不断暴露,集团不复存在。企业 在刚刚起步,能力不是很强时,不要 贪多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