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井设计的依据分别为:设计任务书、地质资料、国家总的建设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程规定、经批准的上阶段确定的设计原则。
2.一部矿井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初步设计说明书、初步设计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目录、初步设计概算书、初步设计三材清册和附图3.钢轨的组成部分为:轨头、轨腰、轨底。
4.道岔的组成部分为:尖轨、辙叉、转辙器、道岔曲轨、护轮轨、基本轨。
5.大巷装车式采区下部车场的基本形式分别为:立式、卧式、斜式。
6.石门装车式采区下部车场的基本形式分别为:环形式、折返式。
7.采区甩车场高低道设计中,一般情况下,高低道的最大高差 H ≤ 0.5m ;高低道起坡点间距L≤ 1~2m ;8.《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井底车场通过能力应大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 30% ;井底煤仓的有效容量是日产量的 0.15~0.25 倍,其中,大型矿井取 0.15 值,中型矿井取 0.25 值。
9.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划分为大、中、小型,大型矿井为 120万t/a 以上;中型矿井为 60万t/a 、 90万t/a 、 45万t/a ;小型矿井为 30万t/a 以下。
10.井底车场中,固定式矿车的列车调车方式常见的有:顶推式调车、专用设备调车、顶推拉调车、甩车调车。
11.矿用标准道岔分为单开道岔、对称道岔和渡线道岔。
2、轨距指的是两根轨道内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12.请回答道岔型号为ZDK615-4-12的以下几个问题:为单开道岔,其轨距是 600 mm, 4 号道岔,道岔转弯半径为 12 m,轨型是 15 ㎏/m。
4、请回答道岔型号为ZDX622-4-1216的以下几个问题:为渡线道岔,其轨距是 600 mm, 4 号道岔,道岔转弯半径为 12 m,轨型是 22 ㎏/m,两轨道中心距 1.6 m。
13.采区下部车场按其装车位置,可分为石门装车、大巷装车和绕道装车。
14.采区下部车场按其绕道布置形式,可分为卧式布置、环形布置立式布置和斜式布置。
15.采区下部车场按其绕道与大巷的位置,可分为顶板绕道、底板绕道和卧式绕道。
16.采区车场线路由存车线线路、调车线线路和通过线线路组成;17.采区中部甩车场按其甩入位置可分为甩入石门、甩入绕道和甩入大巷。
18.采区中部甩车场按其甩入方向数可分为单向甩和双向甩。
19.采区中部甩车场按其回转次数可分为一次回转和二次回转。
20.采区中部甩车场按其起坡轨道数可分为单道起坡和双道起坡。
21.采区上部车场有平车场、甩车场和转盘车场三种。
22.如果采区上下山位于煤层中,其上部车场一般为甩车场车场; 15、如果采区上山距回风大巷较远,其上部车场一般选用平车场23.采区上部平车场按其提升方向与进入车场方向的关系,可分为顺向平车场和逆向平车场;24.如果采区上山距区段回风平巷较远,其上部平车场一般选用顺向平车场25.两个平面曲线间应加一段直线段,其长度一般≮2000㎜;26.当采区上下山布置两条时,其之间的水平距离一般为 20-25 m ,布置三条时,其上下山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10-15 m27.现行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程序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竣工验收和交付生产等环节。
28.矿井设计一般程序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包括安全专篇)、施工图设计。
29.所谓“三害”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
30.矿井轨道由铺设在巷道底板的道床、轨枕、钢轨、联接件组成。
31.窄轨铁路中心距有600mm、762mm、900mm。
32.常用的道岔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渡线道岔、简易道岔。
33. ZDK624-4-12,其中Z-窄轨,DK-单开,6-轨距为600mm,24-轨行为24Kg∕m,4-辙叉角度数为4,12-曲线半径为12m。
34.曲线线路外轨抬高、轨距加宽。
运行速度越大,曲线半径越小,抬高值越大。
外轨抬高值,一般900mm,轨距在10~35mm之间;600mm轨距在5~25mm之间。
轨距加宽机车运输时,加宽10~20mm,曲率半径大时取下限;串车运输时一般取5~10mm。
35.流水坡度3~7‰。
36.井底车场类型:环形式(分立式、斜式、卧式),折返式(梭式、尽头式)。
37.井巷式煤仓的形式:垂直式、倾斜式、混合式名词解释38.设计任务书:是生产管理部门向设计部门委托设计任务的一项带指令性的文件,其中明确规定了拟建项目的设计内容、技术方向、设计阶段、设计原则、计划安排以及配套工程的发展计划与要求39.方案比较法:在进行工程设计时,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在技术上可行的若干个方案然后进行具体的技术分析和经济比较,从中选出相对归优越的一种方案。
这种设计方案就称为方案比较法40.采区车场:连接采区上山和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叫采区车场。
41.提升牵引角:是矿车行进方向和钢丝绳牵引方向的夹角。
42.敏感性分析:分析研究某矿井已定方案的盈余概率和亏损概率,即预测矿井生产以后获得利润的可靠程度,或者说在经营效果方面有否风险,这种研究称为敏感性分析。
43.矿井预可行性研究:为矿井建设项目能否立项提供决策咨询,根据批准的井田详查或勘探地质报告及矿区开发综合编制进行的研究44.矿井可行性研究:对拟建矿井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科学论证和具体分析的研究45.矿井初步设计:在矿井可行性研究基础上,为选择和确定拟建矿井重大技术决策的初步方案和所需设备,以及为编制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总概算等进行的设计。
46.矿井施工设计:为矿井施工提供施工图纸、预算和有关说明书所作的设计,包括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47.采区下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阶段运输大巷相连接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6)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采区上部区段平巷和阶段回风大巷之间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48.采区变电所:采区的变、配电中心49.采区中部车场:上下山与中部区段平巷连接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50.采区煤仓:采区内临时储存煤炭的场所51.采区装车站:采区内转运煤炭的场所52.井底车场:位于开采水平,井筒附近的一组巷道与硐室的总称。
2 轨距:指单轨线路上两条钢轨轨头内缘之间的距离53.道岔:是使车辆由一条轨道线路上转到另一条轨道线路上的装置54.采区:在阶段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每一开采块段称为一个采区。
55.带区:由相邻较近的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区域叫带区。
6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56.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8采区车场线路:是由甩车场(或平车场)线路装车站和绕道线路所组成57.水仓:水仓是由两个断面相同、间隔15-20M的航道组成,其中一条正常使用,另一条用于清理或维护。
58.9释ZDK622-4-12:窄轨单开道岔 600 mm轨距轨型为22 kg/m 4号辙叉角道岔曲线半径为12 m59.轮距:两车车轮轮缘外侧工作边间的距离60.道岔:道岔是线路联接的基本元件,它是使车辆由一个线路转驶到另一个线路的装置61.轨距:轨距是直线线路两条钢轨轨头内缘之间的距离轨中心距:双轨线路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开采强度:工作面在单位时间内采出煤层的面积采区车场:采区上山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及硐室62.井底车场: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63.吨煤成本:生产总成本除以矿井生产量64.准备煤量: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为对煤层群联合准备采区,包括区段集中平巷及其必要的联络巷)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煤量65.回采煤量:是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采煤巷道及工作面(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也就是采煤工作面和已准备接替的各工作面尚保有的可采储量。
开拓煤量:是指井田范围内已掘进的开拓巷道所圈定尚未采出的可采储量66.解放煤量:又称达标煤量或抽采煤量,指瓦斯突出指标在规定标准以下,消除突出危险的煤量总和等阻坡度:该坡度使重车向下、空车向上运行的阻力相等,这样的坡度称之为等阻坡度67.投资总额:矿井从设计、施工到达到设计产量前的全部建设费用的总和68.返本期: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两方案间的投资差额用生产经营方面每年所节省的经营费去补偿,所清偿投资的时间就是返本期69.生产能力: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指标,如矿井生产能力,万t/a70.吨煤投资额:投资总额与矿井生产能力的比值,是矿井建设水平的指标,单位为元/t71.投资偿还期:矿井从开始盈利累计达到投资总额的时间72.内部收益率:投资项目在建设和生产服务年限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贴现率73.方案比较法:在进行工程设计时,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在技术上可行的若干个方案,然后进行具体的技术分析和经济比较,从中选出相对最优越的一种方案。
施工管理费:指矿井建设时期分摊于井巷工程的企业管理费用,主要是为井巷工程服务的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及日常支出。
74.工程量指标:井巷工程量按时间可分为总工程量和初期工程量,分为开拓工程量和准备工程量75.:矿车行进方向N与钢丝绳牵引方向P的夹角76.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采区上部区段回风平巷或阶段回风大巷之间一组联络巷道和硐室77.生产集中化程度:保证完成矿井产量任务所需同时生产的采区数目、工作面数目或平均日产千吨的回采工作面数目78.井底车场通过能力:单位时间内通过井底车场的货载数量,通常以年运输的煤炭吨数表示79.矿区均衡生产年限:是矿区年产量长期保持建设规模的生产年限,是决定矿区建设规模的重要原则和依据。
80.方案比较法:在进行工程设计时,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在技术上可行的若干个方案,然后进行具体的技术和经济比较,从中选出相对最优的一种方案的设计方法。
81.收益率:实质是寻找一个利息率,使净现值为零,即收支平衡,这个利息便称为收益率。
82.准备煤量: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为对煤层群联合准备采区,包括区段集中平巷及其必要的联络巷)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83.回采煤量:是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采煤巷道及工作面(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也就是采煤工作面和已准备接替的各工作面尚保有的可采储量。
84.掘进率:是生产矿井在一定时期内每产1万吨煤所需掘进的生产巷道总进尺数和开拓总进尺数。
85.轨距是指单轨线路上两条钢轨轨头、内缘之间的距离。
86.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的递增(递减)距离:为了适应外轨抬高与轨距宽度,在曲线与直线线路联接时,从直线段某一点开始,同时逐步进行抬高和加宽到曲线起点外,使抬高和加宽值正好达到规定的数值,这段直线距离称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的递增(递减)距离。
87.线路坡度:线路两点之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88.离比值的千分值。
89.等阻坡度:线路坡度应使重列车下行和空列车上行的阻力相等的三简答题1、简述矿井初步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