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q为什么在聊天窗口的下方放一个“关闭”按钮

qq为什么在聊天窗口的下方放一个“关闭”按钮

QQ为什么在聊天窗口的下方放一个“关闭”按钮?【牛乐的回答(59票)】:别整没用的,开口闭口一大堆什么原则,中国和外国思维方式还不一样呢,拿着老外的原则装,当年QQ刚出来的时候,懂互联网的不多,不是快捷键谁都会用,你知道一个破滚轮鼠标跑一个窗口然后再点那个小破×多麻烦呢。

那个地方是最好的,还标了“关闭”两个字,简单明了,甚至当年不懂浏览器的人都会玩QQ,估计腾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是多棒的设计。

我想到一个小故事,在这里虽说不很合适,但看到那些开口闭口讲原则的人还是忍不住发上去。

迪斯尼乐园的设计非常严格,包括其中的一些细微的路径也极为严谨精致。

1971年,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就获得过“世界最佳设计”称号。

当时迪斯尼乐园的总设计师是格罗培斯。

迪斯尼的路径设计获奖后,许多记者去采访这位大名鼎鼎的设计师,希望他公开自己的设计灵感与心得。

格罗培斯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而是游客的智慧。

”接着,他公开了路径的修筑过程———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宣布暂时停止修筑乐园里的道路,接着指挥工人们在空地上撒上草种。

接下来,乐园宣布提前试行开放。

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但草地上也出现了不少窄宽不一、幽雅自然的小径,那是蜂拥而来的游客们践踏出来的。

格罗培斯马上命令工人们根据草地上出现的小路铺设人行道———就是这些由游客们自己不知不觉中用脚步“设计”出来的路径,在后来世界各地的园林设计大师们眼中成了“幽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也理所当然被专家们评为“世界最佳”。

肯定有人说,这也是**原则里的。

好吧,脑筋刻板至此,还做什么产品经理。

死套公式堆积木都堆不好啊。

这个故事放这里的意思是说,用户啊,一定站在用户角度啊笨蛋。

【阿企的回答(44票)】:新员工培训时,cdc的同事讲过这个案例,大意是,后台数据显示,一半的人要点关闭,就保留了。

我们自以为了解用户习惯,设计原则,但事实往往不是那回事。

数据会说话,尤其是面对海量用户时。

【nicing的回答(16票)】:接着@Helium Chan 的答案说:发送消息后,最常用的操作就是关闭窗口,放在这就是为了方便点击。

如果非要找点科学依据,那就是“费茨法则”。

费茨法则是用户界面设计人机工程学中的著名原则,其基本思想是:目标越远,鼠标到目标所花费的时间就越长。

目标越小,鼠标到目标所花费的时间就越长。

所以要让用户比较容易的完成操作,我们在设计界面时应该让目标够大,离鼠标所在位置够近。

和别人聊天时,鼠标大多时候停留在输入框附近(因为发送表情、截图、消息记录等常用操作都在输入框上方,而且有时输入框失去焦点后需要点击输入框才能开始输入),输入完成点击“发送”后,很容易就点击到关闭(目标大、距离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茨法则:/wiki/%E8%B4%B9%E8%8C%A8%E6%B3%95%E5%88%99【刀到道的回答(10票)】:看了上面那么多原则啊什么的恶心评论以后终于忍不住回了一贴。

建议你们去桌面找个文件删除一下看看,在弹出的确认框中,有【X】,有【否】,也就是传说中的【取消】,为什么在这里两个按钮披上了不同的外衣却行使了同样的职责?假设你把仅有的【是】【否】【X(右上角的)】去掉其中一个,能想象画面吗?当我们失误点击了删除,想关闭确认窗口时,用X关闭窗口,顺理成章;而我们想做出选择不进行删除时,会轻松在是、否之中得到答案,这完全是在用户不同使用情境不同思维方式之下做出的不同的第一反应。

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没有完全一样的操作习惯,只有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值不值得我们为之做出更改。

这其中的道理虽然和QQ的【关闭】【X】的问题不尽相同,但至少反驳了上面所说的那些狗屁一样的“规则”。

在我眼里,规则啊原则啊都是给门外汉快速入门学习用的。

这里引用一句很欣赏的话:书从出生以来就是旧东西,真正意义上的“新书”是不存在的。

还有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Rocky的回答(7票)】:通常情况来说。

我们设计时为了照顾旧用户习惯会做出一定的牺牲,或者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给熟练用户或者说高级用户留出了一个快捷操作入口。

可能这是交互设计上的难题或者误区,我们在做一个生命周期比较长的产品时,经常会碰到第一种假设,xx%的用户仍然使用某一功能。

所以我们应该保留这一功能。

这是量级数据分析的一个弊端,我们永远只能发现现有问题,以及找到表面结论,如果从解决本质的目的出发。

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去了解用户为什么需要这个快捷关闭。

是不是因为现有的不好用。

或者说键盘快捷键的方式无法解决这这一需求。

假设这个设计只是观察量级数据结果之后,单纯因为比率而保留,可能是最保守的解决方式。

而第二个在先前我对ios 越来越庞杂的设置选项提出质疑时,也有相同观点。

我们为了方便用户,给一个旧产品提供了过多的快捷入口。

当这些快捷入口超过一定量的时候。

他们也就不再快捷了。

怎么去处理信息架构的复杂性。

可能是所有生命周期偏长产品的共同问题了。

我们回头去想win系统的开始按钮,数十年前就说要拿掉。

但经过vista win7,直到win8才算半遮半掩的开始这个过程。

可见这一结症的顽固性,对于用户教育跟产品革新来说。

自己创造过的成功永远是你自己的绊脚石。

怎样去做好这点,可能是一个长久难题。

【大雄的回答(9票)】:没什么好处。

这个是早期qq产品还很粗糙的时候设计的按钮。

后来他们去掉了这个按钮,发现很多用户举报,说不会关闭窗口了。

(其实对于很多小白用户,他们只会开机和聊qq,对于qq的操作也仅限于别人教的流程,换一个流程过来就不会用了)经过数据统计,绝大部分用户习惯与通过按这个按钮关闭qq,按发送按钮发送,最后只好保留这个按钮。

用户习惯摆在那里,再烂的设计,用户也不愿意改变。

【苗邦的回答(3票)】:可能有源头....那从源头说起。

小白用户需要(你妈,你爸,就是那些连点击了XX键都会担心造成系统中病毒的用户),显然有一个关闭字样,让他们点得心安理得。

别惊讶,回到10年前,大家第一次接触电脑都会有担心自己操作损坏电脑的心里。

而QQ就是那时候出来的,就这样,形成了长年累月的用户习惯。

QQ第一批移民大部分都是小白用户,你也可以反过来思考,拿现在很先进的MSN给10年前的人用,估计也竞争不过10年前的QQ。

数据验证了这个东西。

而现在,大家追求简洁易用,新理念培养了新的用户习惯,如果用新眼光是看待老家伙,估计老家伙会被看成不符合潮流,可是,也因这样,成为经典!【李亮的回答(3票)】:历史遗留问题早期的qq是直接弹出窗口,且聊天输出界面没有滚动设计。

有点像系统弹窗,那么就需要一个关闭。

现在的聊天记录滚屏设计,对关闭的需求更少了。

只是历史问题而已。

【陈屾的回答(1票)】:因为大多数用户都在吧。

与此同时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你觉得各个网站在登录界面下的登录摁扭旁,都会有“忘记密码?”的链接,这个是不是很妙呢?人们大多数人都是在遇到需要使用某种东西时才会想起这件东西。

这些东西其实都在大脑中,只是需要一个索引才能调出来。

而这个摁扭正是放在了这个索引旁。

【TNT的回答(1票)】:由于费茨定理,目标越远,鼠标到目标所花费的时间就越长,目标越小,鼠标到目标所花费的时间就越长。

因此我们设置了这么一个按钮“貌似意图” 为用户关闭对话框提供方便。

由于人机交互设计的标准,好的交互设计一定要遵守用户的使用习惯。

好比一个窗口右上角的三个按钮永远是按照最小化,最大化,和关闭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如果排列顺序变化或者位置换到了别的地方,那么对于用户来说一定是种不好的体验。

从这点来看这个按钮的位置又好像很尴尬。

因此,这个按钮的使用率数据就成了关键,貌似这个按钮的点击率并不理想。

因为ESC,ALT+C 实在是太好用了!或者习惯于点击右上角的叉子,或者我们索性就把聊天窗口最小化,那么这个按钮设计到底好不好,大家觉得呢?【Edwin Chen的回答(1票)】:糟糕的设计在习惯面前也能成为经典。

自己基本不用,还有时点错,当成发送。

【三宝的回答(1票)】:看完楼上的回答,大多是谈及神马原则、使用习惯之类的。

其实没那么多学问,QQ上亿的用户中,大部分都是计算机基础很薄弱的,比如民工、小孩子、老人等等,右上角的X 代表的关闭并非人人都知道,就好比初用mac,你不知道X 在左上角一样。

而且并非所有的人都会使用快捷键,这种高门槛的东西也只有少数人使用,大多数人,打字都还是一阳指,又怎么会使用键盘去关闭对话框呢?腾讯的设计人员在网吧里蹲守N久之后发现的结果,大多数人都喜欢用鼠标去点发送,然后再用数遍去点关闭,所以把关闭设计在发送旁边,这样最节省时间和体力~【崔凯的回答(2票)】:因为这里摆了这个按钮,所以数据「会说话」。

如果在「关闭」按钮的左边加上一个「最小化」的按钮,照样很多人点击。

那么,是不是因为「最小化」按钮有很多人点击,所以也很「重要」呢?————————补充:之前讨论浏览器兼容的时候,@johnhax 说过,一个网站只支持IE,然后最后得出数据,本站用户99%以上是IE用户,在产品设计中也一样,数据并不能代表一个功能的设计就是正确了,或许是你从一开始就错了,只是用户习惯已经形成,所以只能将错就错来自:/1648069983/xAJOcBOKo【hoovay的回答(1票)】:右上角太远啊,你点一下对话窗口输入文字那块,或者选个表情什么的,发送后关闭,自然是下面比较近,不过我一般是用alt+c【diecxters的回答(0票)】:怎么说呢?主要是视觉范围吧每一次看东西都是最靠近输入框那边开始看的,如果要发消息直接Enter,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存在发送和关闭的冲突。

你的视觉又主要在那边,按钮又比较大些,容易找,而且QQ窗口聊天起来多,关闭是一个很频繁的动作,所以放在那边比较容易些。

【橙子ping的回答(0票)】:我自己最常用的关闭按钮,确实方便【朱继玉的回答(0票)】:用了这么多年QQ,居然没发现这个关闭按钮。

一般都是右上角关闭,右上角关闭的确有点远不方便。

后来QQ加了ESC关闭,就常用ESC来关闭了。

没用过右下角的“关闭”按钮。

汗!【海越的回答(0票)】:早期的消息模式的遗留吧【晓东zg的回答(0票)】:早起时确实需要这个按钮,虽然现在这个按钮看起来作用已经不大了但对于已经习惯了这个设置的用户来说,这就是最好的设计……什么理论,什么法则都去见鬼吧,用户的要求大过天要么你创造用户需求,要么你遵循用户需求离开需求的设计就是扯淡【刘振运的回答(0票)】:好处是有些用户习惯于频繁开关窗口,这样更好点一些。

当然最方便的还是Esc热键关闭。

但话说回来,用户有这个需求,并不等于需要这么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