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代码: 620505适用年级:2012级专业负责人: 制定时间:专业委员会审核人:专业委员会审核时间: 年 月 日学院审批人:学院审批时间: 年 月 日学校审批人:学校审批时间:年 月 日目录一、招生对象 (1)二、学制与学历 (1)(一)学制 (1)(二)学历 (1)三、人才培养目标 (1)四、服务面向及人才培养规格 (2)(一)服务面向 (2)(二)职业岗位分析 (2)(三)人才培养规格 (4)五、毕业标准 (5)六、专业课程体系 (5)(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览表 (5)(二)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一览表 (8)七、课程学分学时安排 (9)八、课程教学计划安排 (9)(一)课程进度计划表 (9)(二)周学时分配表 (13)(三)专业选课流程 (14)九、教学资源配置与要求 (15)(一)专业教学团队配置与要求 (15)(二)校内实习实训室配置与要求 (17)(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8)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色说明 (19)(一) 充分对企业调研和毕业生成才率进行分析,调整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体现了专业办学特色 (19)(二)加强与行业企业对接,融入行业企业标准,实施“二元共育、五进五融”人才培养模式 (19)(三)构建了对接产业和职业岗位群主要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 (19)(四)进行了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的融合 (20)(五)针对专业课程特点,实行能力递进式的“四阶段”教学组织形式 (20)十一、应用建议 (21)(一)技能抽查标准与课程融合建议 (21)(二)职业技能资格与课程融合建议 (21)(三)教学和学习资源建议 (23)1、物流管理专业空间课程资源 (23)3、专业机构网站 (25)4、专业学习网站 (25)(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25)(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27)十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 (28)十三、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见附件) (28)十四、实习实训标准 (28)(一)实习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28)(二)实习实训阶段安排 (29)(三)分阶段具体标准 (29)2012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言: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服务面向为:依托泛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结合湖南区域物流的特点,开设了第三方物流和企业物流两个方向。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6年,目前,在校学生400余名,连续两年新生录取的高考分数均超出了三本线,专业办学效果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四年来,物流管理专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市场对接、为企业服务”的办学方针,2007年创办的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物流工作室”实现每年赢利超万元,真正成为本专业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

在2012、2010年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连续两次获得湖南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逐年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学生到知名企业就业率显著提高。

2007年广州新邦物流有限公司与本专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办第一届“新邦物流订单班”,一次性接收了104名毕业生。

目前,一共有5届订单班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到企业实习的订单班学员因动手能力强、工作认真、表现突出大多数被提前正式录用,该公司总经理称赞我院学生素质较高,特别赞赏我们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并免费提供企业自主开发的NIS信息系统来满足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二、学制与学历(一)学制三年,修业年限为2-6年。

(二)学历专科三、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工商企业物流管理部门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掌握从事物流操作与管理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成熟技术,能够从事物流市场开发、物流客户服务、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岗位实际工作的先进技术应用、工艺设计与实施以及现场管理,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的高端技能型、应用型、可持续发展的物流服务专门人才。

四、服务面向及人才培养规格(一)服务面向本专业主要面向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的物流管理一线的操作和管理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掌握从事物流一线操作与管理工作所必备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从事物流市场开发、物流客户服务、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岗位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的高素质、应用型、可持续发展的物流服务专门人才。

(二)职业岗位分析(三)人才培养规格五、毕业标准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分132分。

六、专业课程体系(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览表(二)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一览表八、课程教学计划安排(一)课程进度计划表表1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表2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表3 专业课程模块表4 专业拓展课程模块表5 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公共选修课程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拓展专业领域、提升技能水平而设置的课程(讲座),包括公共艺术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专业技能等模块,由学校院统筹安排,学生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有计划地选择修读并获得7个学分(其中必须获取2个学分的公共艺术类课)的课程。

(二)周学时分配表表6 周学时分配表(三)专业选课流程九、教学资源配置与要求(一)专业教学团队配置与要求表11 物流管理专业专兼职教师配置结构一览表(二)校内实习实训室配置与要求(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色说明(一) 充分对企业调研和毕业生成才率进行分析,调整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体现了专业办学特色经过两年的时间,通过对四届毕业生和5A、4A级物流企业调研,充分了解了本专业人才需求、最新发展动态、行业标准与技术更新状况,调整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对毕业生的跟踪调研中,我们提出了毕业生“成才率”概念,针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加强了与行业企业对接,融入行业企业标准,实施“二元共育、五进五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物流行业并无统一的标准,本次调研是通过5A和4A级物流企业的操作流程进行分析,这些企业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合作单位,专业教师每年暑假都会在企业锻炼1-2个月时间,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实施“二元共育、五进五融”人才培养模式。

图1 “二元共育、五进五融”人才培养模式(三)构建了对接产业和职业岗位群主要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行业企业对物流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行业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就业岗位进行了细分,根据就业岗位任职标准和学生岗位迁移、职业迁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确定了本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四)进行了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的融合根据国家和行业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学生就业岗位需要,把物流师职业资格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课证”深度融合,确保学生在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后能系统掌握相应职业岗位领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根据湖南省专业技能抽查要求,将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

(五)针对专业课程特点,实行能力递进式的“四阶段”教学组织形式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设置要求,构建以任务为载体,通过分段实施、能力递进式的“四阶段”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组织形式(如图2),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做中学”, 任务由模拟到真实逐级递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逐步提高。

第一阶段: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项目课程通过项目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仓储管理、运输组织、物流市场开发、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掌握物流专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模拟工作任务为载体,模拟实训根据物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建设物流模拟实训中心,中心体现物流企业工作情境、真实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以模拟的工作任务,进行实训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物流业务流程管理、运输生产调度、物流信息处理等能力。

第三阶段: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生产性实训根据物流职业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要求,建设生产性实训中心,为工商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以物流企业部门设置及岗位能力要求,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运用物流工作室学生创业平台和物流综合实训室进行生产性实训,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行生产性实训,使学生具备仓储规划、入库管理、储位规划、信息采集等技能。

通过生产性的实训项目,让学生体验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企业岗位要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培养。

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第四阶段: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顶岗实训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在企业真实工作岗位上得到进一步锻炼,熟悉物流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熟悉物流业务流程、物流设备、企业文化,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

十一、应用建议(一)技能抽查标准与课程融合建议(二)职业技能资格与课程融合建议(三)教学和学习资源建议1、物流管理专业空间课程资源(点击课程名称进入课程资源链接)2、国家精品课程及教育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点击课程名称进入课程资源链接)3、专业机构网站(点击网站名称进入为机构网站)4、专业学习网站(点击网站名称进入为机构网站)(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十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此部分由学校统一提供十三、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见附件)(一)《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二)《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三)《物流信息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四)《物流客户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五)《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标准(六)《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十四、实习实训标准根据2012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2012级物流管理专业将分三个阶段进行专业实习实训。

为了使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实训,达到实习实训的要求和目的,特制定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标准。

(一)实习实训的目的和意义1.通过实习实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提高其对某方面知识及其应用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并根据需要丰富和扩大专业知识领域。

2.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业务的实际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习实训,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二)实习实训阶段安排(三)分阶段具体标准第一阶段实习(专业基础社会实践)标准1. 实习的目的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物流企业的了解不仅有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