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神木某矿井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学号2009302996姓名张成君指导教师孙伟民设计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神木某矿井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二、设计任务: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拟在神木某煤矿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对该矿的采煤废水进行处理工艺设计,设计范围包括方案选择、工艺设计计算、污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三、设计资料:1、设计水量:2400m3/d2、进水水质:COD cr=150mg/L,铁=25mg/L,SS=500mg/L, ,色度=500倍,pH=4~53、要求污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面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规定的采煤污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即COD cr ≤50mg/L、SS≤50mg/L、石油类≤5mg/L,总铁≤6mg/L, pH=6~9。
四、要求:1、进行该污水厂方案论证与设计;2、进行污水处理厂工艺初步设计3、写出设计说明、计算书,字数不少于5000 字。
4、绘出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工艺总平面布置图、工艺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单体图。
五、设计时限:两周六、设计进度1、设计动员,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强调纪律,准备设计室和制图工具(时间1d )。
2、文献查阅,方案论证与工艺设计(时间ld )。
3、工艺设计计算(时间3d )。
4、绘制图纸(时间3d )。
5、编写设计计算书和工艺说明书(时间ld )。
6、答辩、讲评(时间1d)七、推荐参考文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环境工程设计手册》、《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排水工程》、《实用水处理设备手册》、《水污染控制工程》、《积水排水》、《环境工程》、《中国积水排水》教材、其他相关书籍及刊物。
摘要:矿井废水是煤矿工业的主要污染,其主要污染物质为煤尘(SS),浓度会超过《煤炭工业污染排放标准》,如不治理,将会对地表水体产生一定污染影响。
神木的主要经济来源便是煤炭工业,现拟建立一座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神木某煤矿的矿井废水。
考虑到煤尘是矿井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故采用物化法处理废水,具体采用了加药混凝沉淀、过滤和加氯消毒等方法去除水中杂质。
混凝剂采用PAC和PAM,主要是通过重力无阀滤池的反冲洗水加入调节池中。
对于废水pH值的要求,也是通过在调节池中加药达到。
经过粗细两重格栅去除矿井废水中较大的污染物后,污水需经过一个永磁分离器,以去除废水中的铁以及其他磁性污染物,以达到对于铁的浓度的处理要求。
此后,污水进入斜管反应沉淀池,在此可以达到降低CODcr、色度以及去除石油类物质的目的。
紧接着采用重力无阀滤池对污水进行过滤,剩余污泥输送到污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最后制成的煤泥饼可被用作燃料等用途,因此可被外运。
经过无阀滤池之后的污水最后会进入加氯空置间,在加氯池进行加氯消毒,最终达到处理要求及排放标准,被排除。
工艺的设计包括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尺寸、功能、设计参数、设备选型、工艺设计特点等。
关键字:矿井废水斜管反应沉淀池重力无阀滤池目录第1章设计说明书 (2)1.1 概述 (2)1.2 污水水质及出水要求 (2)1.3 设计原则 (2)1.4 废水的处理程度 (3)COD处理程度及日需处理量 (3)总铁处理程度及日需处理量 (3)ss处理程度及日需处理量 (3)1.5 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3)1.6 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4)平面布置 (4)高程布置 (5)1.7 主要水工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 (6)主要水工构筑物设计参数 (6)设备选型 (6)第2章设计计算书 (7)2.1 设计污水量 (7)2.2 格栅 (7)2.2.1粗格栅: (7)2.2.2细格栅 (8)2.3 调节池及提升泵 (10)2.3.1池子的有效容积计算: (10)2.3.2工艺尺寸: (10)2.3.3提升泵的选择: (10)2.4 永磁分离器 (10)2.5 斜管反应沉淀池 (11)2.5.1池子水面面积F,m2: (11)2.5.2池内停留时间t,min: (11)2.5.3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V,m3: (11)2.5.4污泥斗容积V1,m3: (12)2.5.5沉淀池总高度H,m: (12)2.6 重力无阀滤池 (12)2.6.1已知条件: (12)2.6.2设计计算 (13)2.7 加氯空置间 (15)2.8 污泥浓缩池 (15)2.8.1浓缩池直径: (16)2.8.2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1: (16)2.8.3浓缩后污泥体积: (16)第3章结束语 (16)附录1 工艺平面布置图附录2 工艺流程图附录3 工艺高程图附录4 斜管反应沉淀池附录5重力无阀滤池第1章设计说明书1.1 概述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拟在神木某煤矿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对该矿的采煤废水进行处理工艺设计。
设计需写出设计说明、计算书,并绘出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工艺总平面布置图、工艺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单体图。
矿井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煤尘(SS),此外还有CODcr、铁、石油类物质等污染物,因此主要是通过沉淀和过滤来去除污水中的SS,并通过加混凝剂、加中和药剂以及加氯来提高出水水质,而对于铁的去除,则运用永磁分离器来去除。
1.2 污水水质及出水要求水质及排放标准CODcr (mg/L) 色度(倍)SS(mg/L) pH总铁(mg/L)石油类(mg/L)进水水质105 500 500 4~5 25排放标准≤50 ≤50 6~9 ≤6≤5 要求污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面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规定的采煤污水排放限值,具体见上表。
1.3 设计原则根据排出的废水中污染物进行分析比较,结合要求达到的处理后排放水的水质标准,提出技术先进、工艺可靠及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吸取国内外有关矿井废水处理的经验与教训,改进本工程设计,提高工程质量。设计力求达到节能、低耗,且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少,施工方便,投资省。以环保法规为依据,确保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执行标准及遵循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1.4 废水的处理程度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总程度的计算如下:COD处理程度及日需处理量CODη=(150-50)/150×100%=66.7%COD=(150-50)×2400×10-3=240kg/d总铁处理程度及日需处理量C Feη=(25-6)/25×100%=76%C Fe=(25-6)×2400×10-3=45.6kg/dss处理程度及日需处理量SSη=(500-50)/500×100%=90%SS=(500-50)×2400×10-3=1080kg/d1.5 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针对本工程实际,矿井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煤尘(SS),因此考虑采用物化处理方法来对该煤矿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
首先是设立粗格栅和细格栅两重格栅,从而去除了煤矿废水中较大的污染物质。
在粗格栅和细格栅之间设立调节池,以调节水量。
由于出水水质的pH值较低,因而还需在调节池中加入碱性中和药剂,以降低污水的pH值,使其达到出水水质的pH值的要求。
此外,在流入调节池中的来自后续处理设施的反冲洗水中还加入PAC、PAM等混凝剂,以增强沉淀过滤进程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由于在出水水质的要求中有对总铁含量的要求,而铁又是磁性物质,故在细格栅之后,设立一个永磁分离器,对污水中的铁进行去除。
沉淀池采用斜管反应沉淀池,不仅可以达到煤尘的沉淀效果,还可以降低COD cr、色度,以及去除石油类物质。
滤池采用的是重力无阀滤池,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到这一步时,剩余污泥被输送到污泥浓缩池中进行浓缩,浓缩后,上清液回流到细格栅中,而其他的污泥则会经处理后外运,用作其他用途。
经过无阀滤池之后的污水会流经加氯空置间,在加氯池中通过添加氯气的方式被消毒。
消毒后,污水被排除,整个处理工艺完成。
因此,由以上分析,本方案可采取如下的工艺流程:上清液回流1.6 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平面布置1、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原则处理构筑物是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建筑物,在做平面布置时,应根据各构筑物的功能要求和水里要求,结合地形和地址条件,确定他们在厂区内平面的位置。
对此,应考虑:1 贯通、连接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的管、渠,使之便捷、直通,避免迂回曲折。
2 土方量做到基本平衡,并避免开劣质土壤地段。
3 在处理构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敷设连接管、渠的要求,一般的间距可取值5~10m ,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污泥消化池、沼气贮罐等,其间距应按有关规定确定。
4 各处理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应考虑尽量紧凑。
5 污泥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单独布置,以方便管理,应布置在厂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矿井废水 调节池及提升泵 斜管反应沉淀池 重力无阀滤池 加氯控制间及加药间 出水 煤泥饼外运 污泥浓缩池 反冲洗水 加PAC 、PAM粗格栅 永磁分离器 细格栅2、管、渠的平面布置原则1 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设有贯通、连接的管、渠。
此外,还应设有能使各构筑物独立运行的管、渠,当某一处理构筑物因故停止工作时,其后接处理构筑物仍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行。
2 应设超越全部处理构筑物,直接排放水体的超越管。
3厂区内还应设有空气管路、沼气管路、给水管路及输配电线路。
这些管线有的敷设在地下,但大都在地上,对它们的安排,既要便于施工和维护管理,又要紧凑,少占用地。
3、平面布置见平面布置附图高程布置1、高程布置的原则1 认真计算管道沿程损失、局部损失,各处理构筑物、计量设备及联络管渠的水头损失;考虑最大时流量、雨天流量和事故时流量的增加,并留有一定的余地;还应考虑当某座构筑物停止运行时,与其并联运行的其余构筑物及有关的连接管渠能通过全部流量。
2 避免处理构筑物之间跌水等浪费水头的现象,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实现自流。
3 在认真计算并留有余量的前提下,力求缩小全程水头损失及提升泵站的扬程,以降低运行费用。
4 应尽可能使污水处理工程的出水管渠高程不受水体洪水托顶,并能自流。
5 高程布置时,还应考虑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污泥的提升,在确定污泥干化厂,污泥浓缩池,消化池等构筑物的高程时,因注意它们的污泥能自动流入到污水处理构筑。
2、高程布置见高程布置附图。
1.7 主要水工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主要水工构筑物设计参数A.斜管反应沉淀池:有效容积V=153.86m3,有效高度为h=5.69m,超高0.3m;斜管反应沉淀池为一座,尺寸为5.2×5.2×5.99m,池体为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