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场精彩的比赛》作文指导

《一场精彩的比赛》作文指导

随笔化精彩大课间教案恩城中心小学耿文志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学会场面描写教学重点学习“点”和“面”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准备毽子、沙包、跳绳、皮筋等师组织活动:老鹰捉小鸡、跳房子教学设计过程导入,同学们,大课间玩的高兴吗?下面观看现场录的精彩大课间(播放的同时聚焦、放大特殊镜头)一、温馨提示:仔细观察周围的同学,远处的、近处的,他们都在做哪些游戏?是谁吸引了你的眼球?是他的优美动作,还是幽默的语言,还是他专注的神情?此时,琢磨下他们可能正想什莫?同时,你又听到什莫?感受到什莫?二、开心聊一聊同学们,你现在是不是还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你的耳边是不是还回荡着欢声笑语?你能用几个词,或是几句话把你所听到,所看到,所想到的,跟大家聊一聊?三、畅快写一写多快乐的时光,多有趣的瞬间,我们怎能把它成为永恒呢?让我们赶快拿起笔,记下我们阳光般微笑的脸,记下我们童年生活中最靓丽的风景。

教学实录写好精彩大课间,我认为应做到:学会场面描写学习“点”和“面”相结合的写法。

一、知识积累什么是“场面”、场面描写?事件发生的场合,人物表现的“舞台”,就是场面。

场面描写,是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它截取的是事件进行中的横断面。

比如,一场足球比赛,有足球场,有比赛的双方,有裁判,有观众。

要写比赛的场面,就要把比赛双方的表现,观众的反映都写出来。

场面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发展故事,表达中心思想。

对一些记叙文来说,有场面描写和没有场面描写,表达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二、写法点拨怎样去描写一个场面1、要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每当课间操、课外活动,我和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冲向操场,只见体育老师拎着一条大粗绳子,绳子中间扎着一块红绸布。

我们全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指挥下,一个男生挨着一个女生摆开了阵势,随着裁判员一声“预备!”双方队员立即攥紧了绳子。

这段文字的内容主要描写的是同学们,即双方队员。

2、要分清主次,理清头绪一会儿,英语早读开始了。

英语课代表胡珂在前面领读。

我偷偷瞥了张老师一眼,只见张老师慢慢踱到教室后面的板报前。

他一走过去,全班同学一下都回过头去,口里虽然仍旧在读英语,那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心可像绷紧了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断的!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张老师的一举一动上。

过了好一会,他转过身来,我们的头“呼啦”一下子,又都转了回来。

读书声音也一下子“洪亮”起来了。

我不禁为我们的动作如此整齐而感到好笑。

张老师走到前面来,使劲盯着我们,像要从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找到什么答案。

我急忙用书挡住了脸。

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慢慢走到门外,然后站定了。

透过玻璃窗,看见他正皱着眉头,像在苦苦思索着什么。

再看看同学们,他们和我一样,心绪惊疑不定,互相望着,不知是怎样是好。

此段详写什么此段略写什么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场面?3、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同学们牙关咬得紧紧的,小脸涨得红红的,绳子被绷得直直的,小手磨得火辣辣的,手心渗出了汗珠,手背的筋脉突兀。

大家屏住了呼吸谁也不放松,全都使劲拉着。

写出了怎样的气氛4、要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我们使出了浑身的力气,一起用力拉,绳子开始缓缓移动起来。

此时,比赛进入了高潮,场上气氛异常紧张,空气仿佛也凝固了。

绳子被拉扯着时而向左移动,时而向右移动,我们的心随着场内情况的变化起伏着,渐渐地,绳上的红绸布慢慢移向了我们这边,呐喊声助威声更加响亮了,我身边的佳浩同学,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肌肉紧绷,腮帮子鼓起,面红发肿,汗毛发直,头发竖起,像一个钢铁战士。

我们咬紧牙关,忍着疼痛,心想: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松,要赢,一定要赢。

“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啦啦队有节奏地为我们喊着找出点的描写的句子找出面的描写的句子找出由点组成面的句子5、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手法“王励勤,加油!”随着观众此起彼伏的呐喊声, 世界杯乒乓球决赛被我国选手王励勤与韩国选手柳承敏推向高潮。

赛场内的热浪冲上了天。

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看得也目不转睛。

我、爸爸、哥哥戴着头巾,挥舞着乒乓拍,用力捶着茶几,当起场外拉拉队来。

当王励勤又胜一局,在加油声中一路高歌的时候,对方柳承敏奋起反击,几个短摆,直线,反手对拉,很快把比分赶上,这时,我们一家急得直跺脚,索性脱掉外套在手中挥舞。

终于,王励勤不负众望,在掌声与欢呼中尽显他的王者风范,一声大叫,一个手势,最终赢得了比赛。

霎时间,场内沸腾了!我们一家也抑制不住兴奋之情,拥抱在一起。

给短文标出序号,做下列题:找出正面描写的句子找出侧面描写的句子教学反思随笔化作文需要创设情境,但情境的创设要巧妙、自然、高效,不能刻意地麻烦地制造“事端”,那种纯粹为作文而临时增加游戏的做法不值得效法。

正像附加了作文条件的“游乐”也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时心存芥蒂——作文只有变成一种表达的需要,不吐不快,写作才是享受。

随笔化作文更需要创新。

那些立意相似、表达雷同、构思大同小异的作文之所以会像流水线的产品一样“整齐划一”,而不是百花齐放绚丽多彩,归根结底还是应试教育下所谓“范文”或“标准答案”所致。

随笔不是随便,随笔更不能胡编乱造,那会束缚真正的作文创作,抑制学生真性情的表达,将他们引领至不能创新以及不会创新的边缘。

学生写随笔化作文,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也不意味着不再遵循写作的规律。

随笔化作文是一种无序与有序相结合的过程。

从表面上看,学生在课下的写作是无序的,文体不限,内容不限,字数不限。

目的是放得开,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思考,大胆想象,不怕“胡说”就怕“没说”。

但,课堂上教师的指导是有序的,基本的教学步骤是读、评、改、展。

学生首先在小组内或班内宣读自己的随笔作文,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学生根据大家的点评进行修改、扩展,一篇小的随笔作文变成了一篇比较规范的作文。

随笔不是没有讲究。

它篇幅虽短小,但要像麻雀那样,五脏俱全;它形式虽多样,但不能写成“四不像”,要符合文体的基本要求。

这样说来,好像给随笔套上了枷锁,实际上却是利用随笔训练作文的必然要求。

要知道,随笔的精髓就是写后的“评、改、展”上。

缺少评价褒贬,随笔就失去了方向;没有修改推敲,文采就无法提高;不能展示分享,写作就成了锦衣夜行。

教学效果下水文回忆精彩的大课间恩城中心小学耿文志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快活的飞出教室,校园里立刻沸腾起来。

我们几个同学还是玩投沙包的游戏。

我们先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守城,所谓的城也就是在地上画一个方阵,有三平方米左右。

守城的一方用脚把沙包踢出去,另一组同学去捡沙包,在原地把沙包扔到城里去。

守城的一组都轮完,捡沙包的一组再守城。

你瞧,我们组的耿晓忠同学,拉开架式,眼睛注视着地面,向前助跑了两步,猛一台腿,手中的沙包正落在脚面上,沙包带着风声呼呼地飞向远方。

在外城的同学很快的捡起沙包,往城里扔去。

奥,对了,另一组同学,城里也要安排接沙包的同学,这样一来一往,我们玩的不亦乐乎,把作业啊、老师的批评都统统地抛在脑后。

那时,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校园。

告诉你们个秘密,在往城里扔沙包时,一定要注意沙包离城的距离,如果远,你就尽量往城里投,如果距离城近,你就扔抛物线,那完美的弧线,既能划过守城人员,又能安安稳稳的到达守城人员的手中。

不知什么时候,守城人员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当做接沙包的工具,也不怕把帽沿弄坏,回家看家长的脸色,看大家玩的多高兴。

有一次,我们玩的正起兴,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恋恋不舍的走进教室。

我屁股刚坐定,眼里的语文老师把我叫起来,让我站在课桌前,当时,我感到莫名其妙,傻傻的立在那儿。

后来,当幼儿教师的姐姐告诉我,老师是警告我下课玩得太疯,上课好长时间安不下心来。

嗨,我为此,郁闷了好几天。

谁让俺这样的疯玩,谁让俺这样沉迷于这项运动呢?我想应该是快乐吧!精彩大课间恩城中心小学五四李静怡“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

我们冲出教室,来到操场上,开始我们精彩的大课间。

在操场上玩什么的都有。

有跳绳的,有踢毽子的,有拔河的,还有做游戏的,在这想玩什么就有什么。

“加油!加油!”这声音是我们班女生在为男生呐喊的。

我们班的男生,正在和其他班的男生比赛拔河。

为了给我们班得到荣誉,我们女生竭尽嗓力的喊。

男生们为了拔河比赛把自己吃奶的劲都用上了。

他们面无表情,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自己输给对手。

看他们老分不出胜负来,我们女生急了,我们又使劲的给他们男生喊加油,我们女生把嗓子都给喊哑了,真是老天有眼,我们班的男生赢了,我们高兴的欢呼起来。

看,操场那边围了一群学生,他们在观看踢毽子。

只见,洪丽伟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毽子的底部,然后向上一抛,五彩的毽子飞到了天空中,一会又落下来,她用腿稳稳地接住了毽子,她动作熟练,身手敏捷,毽子和鞋子碰撞在一起发出的“啪啪”的声音很有节奏感。

坏了,毽子踢得远了,我想这回可没招喽,只见她向前迈了一大步,伸长腿一勾,毽子落到了脚上。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恋恋不舍的回到教室。

我喜欢大课间,它给我一个快乐的童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