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A.蜡烛不动,像变小
B.蜡烛靠近凸透镜,像变小
C.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D.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小
巩固练习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连接中考
例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 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C.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
巩固练习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连接中考 例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 大的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 A.蜡烛距透镜45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导入新知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小明的爷爷在用放大镜看书时发现 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图所示,手持凸透 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将会观 察到不同大小的字体,而且有正立的也 有倒立的。
你能帮他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素养目标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基本 研究方法。
1.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会用凸透镜 成像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回顾旧知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倒立、缩小 的实像
倒立、放大 的实像
正立、放 大的虚像
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A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
码靠近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课堂检测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基础巩固题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 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
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 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仍使u>2f,仿照步骤②再做2 次实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探究新知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步骤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 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记录物距u和像距v;
例 在放映电影时,电影机的镜头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那么我 们从银幕上将观察到( D ) A.放大的飞虫的像 B.银幕上飞虫移动的方向与飞虫实际移动方向相反 C.飞虫的黑影 D.对银幕画面没有影响,但亮度减弱
课堂检测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基础巩固题
1. 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
(D)
A.箭头指向右方
B.指路牌上下宽度变大
C.指路牌上的字上下颠倒
D.原理类似于照相机成像
课堂检测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能力提升题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 (1)为使凸透镜所成的像位于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 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同__一__高__度___上。该实验在光线较___暗___ 的环境中进行更便于观察;
⑤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仿照步骤④ 再 做2次试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 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像,观察虚 像的大小和正倒。
探究新知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新知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像的虚实、大小、 正倒跟什么有关?
有什么 关系呢?
跟物体离凸透镜的 距离(物距)有关。
探究新知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实验
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 像的情况。
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f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u
课堂检测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能力提升题
(2)小王同学三次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A‘、B’、C′分 别是烛焰A、B、C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在此之前调节仪器时,曾在光屏
上看到窗外景物所成的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图乙中烛焰 ___A___(选填
“A”“B”或“C”)的成像原理相同。当把蜡烛移动到M点时,在光 屏上找不到烛焰的像,因为此时烛焰 ___成__虚__像____(选填“成实像”“成 虚像”或“不成像”); (3)分析图乙中信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 ___倒____(选填“正”或 “倒”)立的。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像__靠__近____(选填“靠
实验准备
(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2)实验前的调节:
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探究新知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
近”或“远离”)凸透镜。因此用相机拍照,拍完近景再拍远景时,应 将相机的镜头向___远__离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景物的方向调一 些,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课堂小结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巩固练习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连接中考
例 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 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 火虫的像( C )
A.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B.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C.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D.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 B )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课堂检测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基础巩固题
3. 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
探究新知 作图研究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探究新知
作图研究 ②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探究新知
作图研究 ③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等大 实像 v=2f 放大 实像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放大 虚像
照相机 测凸透镜焦距
投影仪
放大镜
成像规律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
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巩固练习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连接中考 例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cm,当光 屏距凸透镜16cm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光屏不动, 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
我们可以注意观察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 时,物体成像的情况。
物体
F
O
f 凸透镜
光屏
探究新知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准备
几个术语: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f、物距u、像距v
2F
F
物距(u)
F
2F
像距(v)
探究新知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F F
f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探究新知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作图研究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④ F
F
f
折射光线为平行光线 ,
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
u=f 不成像
探究新知 作图研究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f 倒立放大虚像
探究新知 作图研究
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A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课堂检测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基础巩固题
4. 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透镜被挡住一部分或透镜残缺,对成像的影响
F F
f
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变暗了。
巩固练习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 A′B′是物体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请你通过光路图确定 凸透镜的光心O,及两个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凸透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