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总结本章的内容是等式和它的性质、方程和它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其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思想方法总结]1.化归方法所谓化归的思想方法,是指在求解数学问题时,如果对当前的问题感到困惑,可把它先进行变换,使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生疏为熟悉,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维方法。

如本章解方程的过程,就是把形式比较复杂的方程,逐步化为最简方程ax=b(a≠0),从而求出方程的解x =。

2.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从未知,看已知,逐步推向己知,即由果索因;综合法是从已知,看未知,逐步推向未知,即由因索果,研究数学问题时,一般总是先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

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运用了这种分析和综合的思想方法。

3.方程思想方法方程思想方法是把未知数看成已知数,让代替未知数的字母和已知数一样参加运算。

这种思想方法是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代数解法的重要标志。

本章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方程思想的具体应用。

[学习方法总结]如何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某个方程的解,是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

检验某个给定的数是否为某方程的解,只要将该数代入方程,看能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这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无理方程等方程中,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检验一个数(或一对数)是否是某个方程(或方程组)的解。

利用这种方法还可以检查所求的方程的解是否正确,从而检验自己的运算能力。

[注意事项总结]1.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体会到对于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代数解法具有居高临下、省时省力的优点。

所以,今后要从算术解法转到习惯于代数解法。

2.不要死记硬背例题题型和解法,而要努力学会分析问题的本领。

为此要适当做一些与例题不同类的题,通过老师的指导,自己去进行分析并解决它们。

3.要注意检验求得的结果是不是方程的解,方程的解是不是符合应用题题意的解。

如果方程有解,但这个解不符合应用题题意,我们就说这道应用题无解。

一般说来,违背实际情况的应用题都是无解的。

4.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灵活安排各个步骤的次序(不一定每个步骤都要用到),这样往往可使计算简便。

在整个求解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易犯的错误。

在整个初学阶段,最好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进行检验。

[综合题目举例]例1.已知式子-2y-+1的值是0,求式子的值。

分析:由-2y-+1的值是0,可得方程,从而求出y的值,再把y的值代入所求式子中即可。

解:由题意,得-2y-+1=0解这个方程,得y=2, 当y=2时,。

说明:本题是利用方程来解决求另一式子的值的问题,故解方程的过程不必全部写出来。

例2.已知方程4x=-8的解也是关于x的方程x=1+k的解,求式子的值。

分析:从已知方程4x=-8中,求出x的值,把x的值代入x=1+k中,求出k的值,再把k的值代入所求式子中。

解:解方程4x=-8, 得x=-2.把x=-2代入x=1+k, 得-2=1+k, k=-3.当k=-3时,。

例3.有一列客车长190米,另有一列货车长290米。

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为5∶3,已知它们同向行驶时,两车交叉时间为1分钟,问它们相向行驶时,两车交叉的时间是多少?分析:此题属于应用题中的难题,难在相等关系在题目中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找准,为充分弄清题意,我们按同向行驶和相向行驶两种过程来进行分析:(1)同向行驶时,客车利用与货车交叉的时间(1分钟)赶超货车,这期间客车的车尾走了两个车长,实际上客车上的每一部分都走了两个车长,即客车走了(190+290)米。

同向行牧时,两车的前进方向相同,所以速度应取两车的合成速度(速度之差)相等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2)相向行驶时,两车对开,客车所走的路程仍是两个车长(190+290)米,但这时两车的合成速度是两车的速度之和。

相等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按题目要求是求时间,所以时间=路程÷速度解:设客车的速度是x米/分,则货车的速度是x米/分,根据题意,得解这个方程,得x=1200x=720.所以相向行驶时,两车交叉的时间为(190+290)÷(1200+720)=(分)答:两车相向行驶时,交叉的时间是15秒。

注意:(1)所设未知数的单位名称是“米/分”,对列方程很有利。

(2)列出方程如写成x-x=480就不合理了,这实际上是在方程中没有完整体现已知条件。

(3)题目中有两个相等关系,要注意区别,它们一个是用于列方程;另一个是用于列算式求时间的,所起的作用不同。

例4.一个六位数,如果它的前三位数与后三位数的数字完全相同,顺序也完全相同,求证:7、11、13必为此六位数的约数。

分析:要求证出六位数是7、11、13的约数,只要证出这个六位数是一个能被7、、11、13整除的数与一个整数的积即可。

证明:设该六位数为100000x+10000y+1000z+100x+10y+z即为:1001(1000x+10y+z)∵1001分别能被7、11、13整除,故该六位数也分别能被7、11、13整除。

例5.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小时完成,乙队独做15小时完成,丙队独做20小时完成,开始时三队合做,中途甲队另有任务,由乙、丙二队完成,从开始到工程完成共用了6小时,问甲队实际做了几小时?分析:此题是工程问题,题中没有给出总工作量,故看做整体1,题中叙述了开始时三队合做,中途甲队另有任务,由乙、丙二队完成,则有相等关系如下:甲、乙、丙合作的工作量+乙、丙合作的工作量=1。

甲、乙、丙合作的工作量是( )x,乙、丙合作的工作量是()(6-x),由题意,得( )x+()(6-x)=1解得x=3.答:甲队实际工作了3小时。

注意:甲队实际工作的时间就是甲、乙、丙合作的时间,完成任务的时间是6小时,乙、丙合作就用了(6-x)小时。

综合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1.当x=_______时,式子的值为0?2.若x=1是方程 2x-a=7的解,则a=_______。

3.在等式3y-6=5两边同时,得到3y=11。

4.已知三个数的比是2:3:7,这三个数的和是144,则这三个数为_______。

5.若3x:2=4:0.8,则x=_______。

6.某化肥厂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共生产化肥4300吨。

已知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15%,则第一季度的产量是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1)方程的解为()。

A、0B、1C、2D、-2(2)方程2m+x=1和3x-1=2x+1是同解方程,则m的值为()A、0B、1C、-2D、-(3)若使方程(m+2)x=n-1是关于x一元一次方程,则m取值是()。

A、m≠-2B、m≠0C、m≠2D、m>2(4)ax-b=0, (a≠0), a,b互为相反数,则x等于()。

A、1B、-1C、-1和+1D、任意有理数(5)ax-b=bx-a(a≠b)时x等于()。

A、0B、-1C、+1D、任意有理数(6)在下列方程中,解为x=2的是()。

A、3x=x+3B、-x+3=0C、2x=6D、5x-2=8(7)水结成冰体积增大,冰化成水体积减少()。

A、B、C、D、(8)甲池有水xm3,乙池有水ym3,甲池每分钟流入乙池zm3, n分钟两池水水量相等,则n等于()。

A、B、C、D、(9)在800米跑道上有两人练中长跑,甲每分钟跑320米,乙每分钟跑28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跑,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t等于()。

A、10分B、15分C、20分D、30分(10)在梯形面积公式S=(a+b)h中,已知S=24cm2, a=3cm, h=6cm, 则b=( )cm。

A、1B、5C、3D、4三、解方程(每小题6分)1. =12. (x-1)×30%-(x+2)×20%=23. 2[1- (x- )]=3[]四、列方程解应用题:(每小题9分)1.甲车在早上5时以每小时32千米的速度由A地向B地行驶,6时30分钟乙车才开始出发,结果在9时30分时乙车追上了甲车,问乙车的车速是多少?2.一水池安有甲、乙、丙三个水管,甲独开12小时注满水池,乙独开8小时注满水池,丙独开24小时可排掉满池的水,如三管齐开多少小时后,刚好水池的水是满的?答案:一、1. 解:由题意,得=0,解方程得x=。

2.分析:因为x=1是方程2x-a=7的解,所以x=1满足2x-a=7,把x=1代入2x-a=7,从而求得a的值。

解:把x=1代入2x-a=7中,∴2×1-a=7, ∴a=-5。

3.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加上6。

4.分析:因为2∶3∶7是三个数的比,所以可设每份为x。

解:设每份为x,则三个数分别为2x, 3x,7x,2x+3x+7x=144, 解得 x=12。

∴2x=24, 3x=36, 7x=84,∴这三个数为24,36,84。

5.分析:根据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得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即2.4x=9, x=。

6.分析:设第一季节产量是x吨,第二季节(1+15%)x吨,第一季度产量+第二季度产量=4300。

解:设第一季度产量是x吨,x+(1+15%)x=4300x=4300x=2000。

∴第一季节的产量是2000吨。

二、(1)解:去分母,得3x-2(x-1)=33x-2x+2=3x=1, 选B。

(2)分析:因为2m+x=1①和3x-1=2x+1②是同解方程,所以②的解x=2满足①,∴2m+2=1, m=-,选D。

(3)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概念ax=b(a≠0),所以m+2≠0, ∴m≠-2,选A。

(4)分析:由a,b互为相反数,可得a=-b。

ax-b=0, ax=b, x= , x==-1, 选B。

(5)解:ax-b=bx-aax-bx=b-a(a-b)x=-(a-b) , x=-1,选B。

(6)解:把x=2分别代入每个方程进行检验,选D。

(7)分析:1升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升,此时冰的体积为(1+ )升(把1升水的体积看作整体1),设1升冰化为水后为x升,则1:( 1+ )=x:1,解得x= 升,故体积减少为1- =升,故选C。

(8)分析:甲池有水xm3, n分流出nzm3,n分后甲池剩水(x-nz)m3, 同样,n分钟后乙池水为(y+nz)m3。

相等关系为:n分钟两池水量相等。

解:依题意,得x-nz=y+nz解得 n=, 选C。

(9)分析:由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跑,七分钟后第一次相遇可得:甲t分钟跑的路程一乙t分钟跑的路程=800解:依题意得320t-280t=800解得 t=20分,故选C。

(10)分析:把S,a, h的值代入公式S=(a+b)h中,求出b的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