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银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方法二,信用为基础的财政支持方式,即对那些特殊的事业,通过消除 其本身融资的不利因素,然后让这些具体事业实现本质上属于商业性的 融资,政策性银行只承担消除其融资不利因素的责任。或者说,政策性 银行所要做的主要应当是通过消除这些领域市场失灵或市场不灵的原因, 创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择,并要对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⑦政策性银行和一般金融企业一样都要进行经济核算。 2.政策性银行的职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政策性银行作为银行类 的金融机构所具有的一般职能;二是政策性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 殊职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为主,除财政核 拨资金外,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并使用农业政策性贷款企
业的存款。 2.政策性银行的资金运用(资产业务) 政策性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政策性贷款。政策性贷款实行限额管理和
低息政策。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总量,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计委根 据国家信贷计划和投资计划确定。政策性贷款利率根据不同时期国家产 业政策的需要确定。利率管理权限实行集中的计划管理。 中国政策性银行体系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过程中产生的。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此外,政策性银行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职能还体现在它 并不是消极、被动地为政策性业务办理融资手续,而是围绕国家政策导 向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把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具体化为相应的金融 政策,落实到具体的投融资过程中。
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哪里有利可图,资本就会流到哪里去。 在价值规律、优胜劣汰的市场利益机制下,资金流向效益高的地区、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2)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扩大,运用补贴以施加特殊保护、促进出口 的法已经过时。为了按国际惯例运用出口信贷、担保等通行做法,扩大
机电产品,特别是大型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合 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公平、透明、稳定的对外贸易环境,我国 成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效益低,地区差异大。 农业的发展,尤其是落后地区农业的发展,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 生产、收购、储备和销售,在相当程度上需要国家的支持。为了集中财 力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合理的政策性资金需要,促进主要农产品 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门或行业,那么“马泰效应”就会出现。不仅一国相对落后的地区和行 业得不到所需资金,相反还会出现资金倒流现象,进而给经济发展带来 许多问题。可见,价值规律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在社会经济中单纯依靠 商业性金融是不够的,“看不见的手”达不到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地 方,“看得见的手”就应自觉地发挥作用,于是政策性银行应运而生。
客观而言,政策性银行既不是纯粹的国家机关,也不是纯粹的金融企业, 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带有机关和企业“两重性”的组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1)政策性银行的机关性。 政策性银行首先具有浓厚的国家机关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组织上的政府控制性。 ②资金来源的财政性。 ③资金投放的政策主导性。 ④行为目标的非盈利性。 ⑤业务经营的非竞争性。 (2)政策性银行的金融企业性。 ①政策性银行和一般金融企业一样都有自有资本。 ②政策性银行和一般金融企业具有共同的经营对象和共同的活动领域。
第6章 政策性银行
1 6. 1 政策性银行概述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6.1.1政策性银行分析
1.政策性银行存在的经济根据和运行机制分析 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正在于弥补市场机制的这一缺陷,它从整个国民经济
的利益出发,通过逆向配置资源而发挥着经济结构调节者的功能,推动 着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各地区的均衡发展。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以 市场原则从事金融活动不同,政策性银行不能对市场利益原则和自身盈 利状况进行过多的考虑和权衡。政策性银行主要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 区域发展政策为主要职能和任务,表现在它通常以优惠的利率水平、贷 款投资期限和融资条件对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产业和地区提供资金支持。
行。目前,银监会统计口径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列入 政策性银行,将国家开发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并列统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4.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和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
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及其他文件,国务院提出了深化金融改革, 组建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目标。1994年,我国相继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 (1994年3月17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11月8日)、中国进出口银 行(1994年7月1日)三家政策性银行。 (1)设立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为国家重点建设融通资金, 保证关系国民经济全局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把当时 分散管理的国家投资基金集中起来,建立投资贷款审查制度,赋予开发 银行一定的投资贷款决策权,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风险,以防止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6. 1. 2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1.政策性银行的性质 性质和职能是政策性银行重要的基木理论问题,它决定着政策性银行的
业务方式、融资准则和行为目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政策性银行的性质究竟如何界定,中国金融理论界的看法尚不统一。一 种观点认为,政策性银行“是以服务中央政府特定经济政策为日的的特 殊金融组织,它不是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本身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一也不参与金融竞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政策性银行“是一种特殊 的金融企业”。前者强调政策性银行的机关性或非企业性;后者则强调政 策性银行的金融企业性质。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未能全面、完整地 把握政策性银行的本质属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因此,按照经济学理论,通过政府干预,实现资金配置的控制和调节, 就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必然选择。政策性银行应此而生。这可 以说是政策性银行产生的基本经济根据。
政府要解决这一矛盾,发展那些需要发展而又无法直接通过商业性融资 而获得资金支持的事业。在具体方式上可以有两种选择。方法一,财政 性直接投资方式,即对那些特殊事业采取直接由政府管理和经营,由政 府财政提供投资支持。资金来源于财政,盈利亏损均归财政,由政府委 派人员管理,从而形成一种典型的公共型事业模式或国营模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2.政策性银行的特征 政策性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国家干预、协调经济的产物。政策性银行与
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有共性的一面,如要对贷款进行 严格审查,贷款要还本付息、周转使用等。但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也 有其特征: 一是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多由政府财政拨付。 二是政策性银行经营时主要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社会效益,不以盈利 为目标,但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并不是财政资金,政策性银行也必须考虑 盈亏,坚持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力争保本微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三是政策性银行有其特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或向中央 银行举债,一般不面向公众吸收存款。
四是政策性银行有特定的业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竟争。 3.世界各国的惯例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有政策性银行,其种类较为全面,并构成较
为完整的政策性银行体系。 中国的政策性银行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
b.政策性银行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弥补投资利润低而无保证市场利息收 入的不足,从而使商业性资金参与。
c.政策性银行通过向商业性融资提供利息和本金的偿还担保,促成商业 性资金参与。
d.政策性银行通过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冉融资的方式,促使商业性资 金的参与,通过这些方式,诱使和引导商业性资金参与特殊事业融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③政策性银行和一般金融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共同的经营行为—为卖 而买。
④政策性银行和一般金融企业对买进和卖出的金融商品都要支付或收取 一定的价格。
⑤政策性银行和一般金融企业对发放的贷款都要按期收回。 ⑥政策性银行和一般金融企业对贷款对象和贷款项目都要进行认真的选
(1)国家开发银行的业务。 以国家重点建设为主要投、融资对象的政策性银行,办理政策性国家重
点建设(包括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及贴息业务。资金运用:制约经济 发展的“瓶颈”项目;直接增强综合国力的支柱产业的重大项目;高新技 术在经济领域应用的重大项目、跨地区的重大政策性项目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迄今,我国政策性银行设立和运作已近十六年。2007年,中央汇金公 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于12月31日在北京签署协议,向国家开发银行注资 200亿美元。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 案。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6日在京挂牌成立, 成为第一家由政策性银行转型而来的商业银行,成为我国第五大商业银 行,标志着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一般职能。 ①信用中介职能。 ②经济结构调节职能。 (2)特殊职能。 ①政策倡导性职能。 政策性银行的倡导性职能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发挥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a.政策性银行通过自身的融资行为,给商业性金融机构指示了国家经济 政策的导向和支持重心,从而消除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前景模糊的疑虑, 带动商业性资金参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政策性银行概述
1994年,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决定设立国家开发银 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自成立以来, 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 展等方面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改革一 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