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让学语文实践活动代替小学语文课堂

如何让学语文实践活动代替小学语文课堂

如何让学语文实践活动代替小学语文课堂
【摘要】我们现如今的语文教改强调生成性,在设计方法上要求设计能够有生成性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教学活动,我发现多数生成性问题(能够引发学生讨论的问题)设计起来很难。

既然我们想让学生生成性的畅所欲言,为什么不再进行更大胆的变革,彻底摒弃过去设计问题学生探讨的教学模式,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创造生成语文教学情境,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场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课堂
小学语文的特性,决定了它是素质教育的奠基部分,抓好小学语文,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和劳动者,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 提出设想的理论依据
1.1 语文教学的性质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我们在学习文章时对文章的品评是很重要的。

以往的教学模式,只要是设计问题就必然让我们的文章失去美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类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发地品评文章,完成活动要求。

1.2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往我们无论如何利用设计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这一目的时,感觉学习的面都很窄,只有个别学生在参与,学习主动性不够,没有任何能力的提高,收到的是高时间量的付出、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听了许多节语文课都是这种感觉。

如果让
语文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要形式,那么收到的效果就会有所不同。

这样,每一堂课的语文活动都能起到锻炼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作用。

1.3 学生的天性也希望能够在愉快中学习。

过去的教学模式无论怎么变学生都不太喜欢,因为它毕竟是在剖析文章,是理性的解读。

但如果是语文活动就会有所不同,我想这样的活动学生一定都乐于参与。

既然参与了,那么不知不觉中他们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教师对于设计语文活动的把握一定会比设计有预设性的问题要
灵活机动得多,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

还有,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设计活动中来,学习主动性会更高。

2 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
我认为是诸如演讲、导游、故事比赛、朗读比赛、表演课本剧、赛诗会、游戏、书法品评、习作品评、名人访谈等等活动。

有人会说:“我们平时也在用这些方法。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过去我们只是偶尔用或很短的几分钟用,现在我们却是用它来代替了整堂课的教学。

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为例,在教学课文时,第一课时的阅读过程我们可以用写悼词纪念总理为活动的开端,让学生扮演不同身份的人来向总理告别。

再请学生朗读课文,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学生已经能够体会到人们的心情、课文的内容了。

再谈谈作者哪里写得好,学生是能够说出来的,因为他们有心理上的体验。

我们不是一直在说好的文章能让读者的心理产生共鸣吗?我们
的设计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产生共鸣的平台,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有所收获。

第二课时的识字教学可以开一个书法品评会。

不难想象,这样的活动无论是在读文还是学文,也包括认字、书写、写作方面,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日积月累,语文素养一定会有极大的提高。

3 如何开展语文活动
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时,我上过一堂“趣味识字课”,方法是让学生在他们精心布置的教室中找自己想学的字来学习,学生找了将近120个字,除了过去认识的大约还有七八十个是生僻的字。

然后我让学生画苹果,把自己认识的字画出来,学生特别高兴。

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根据字义做动作让大家猜(当然这个活动要先在小组里表演,这样准备才充分),结果学生很快就认识了这些字,而且还会轻松地组词呢!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还有一堂识字课,在学完词语后我让学生编故事,学生兴趣也很浓。

对阅读教学用活动方式进行有时确实感觉像蜻蜓点水,文章分析不透。

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过去我们分析得很透,学生仍然不会写文章,不会读、不会用。

既然这样,我们何不让它彻底成为扩展知识的范畴、写作能力提高的工具,让它彻底把过去的指导写作这一包袱放下来,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它的束缚呢?那毕竟是别人的生活、别人的思想!
口语交际就更不用说了,《竞选班长》、《我最敬佩的一种行为》、《小记者模拟采访》、《说说什么样的人是英雄》等等活动,哪一项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呢?另外,我在作文教学时,除了告诉学生写人、写物、写事、写景要注意的顺序还有表现方法外,从来都不讲这个题目怎样写,学生想怎样写见仁见智。

“第一次__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我的小家”等等,只要层次不乱,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

每次写完的作文我都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修改,选出最好的或无法修改的在班里读,大家品评或修改。

另外,我还鼓励学生给校广播站投稿,或给其他儿童刊物投稿。

不管结果如何,参与就是进步,就有提高!当然,语文教学的活动还有很多,如表演课本剧、续编故事、与名人网上聊天、赛诗会、写字比赛,这一切都可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当然,开展之前的方法指导还是很重要的。

过去,我们一直在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除了思想上存在着惰性之外,还有就是,在心理上没人去用我们也不敢尝试。

在语文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四种能力的培养,而四种能力的培养又必须体现“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的原则,否则实施素质教育仍将是一句空话。

所以,我们应孜孜以求,奋力潜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