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作用力概述
干
冰
四、分子间作用力——也叫范德华力。
1、定义:
分子间存在着(微弱的)将分子聚在一 起的作用力。
例如:干冰升华、硫晶体熔化、液氯液 化都要吸收能量,证明分子间作用力的 存在。 2、存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如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 中)。
3、对பைடு நூலகம்质性质的影响:
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熔、沸点及溶 解度等)。一般而言,分子间作用力 越强,物质的熔点、沸点越高。 例如:常温下Cl2、Br2、I2分别呈气态、 液态和固态,因为它们的分子间作用 力: Cl2<Br2 < I2
8.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况下微粒间作用力 的变化情况(填序号) ①离子键 ②共价键 ③分子间作用力 ③ (1)酒精溶于水时破坏_____; (2)Na2O熔化时破坏______ ; ① ③ ; (3)碘的升华破坏_____ ① ,形成 (4) NH4Cl受热分解破坏____ ② ___。 ③ (5)氦气的液化破坏______ 。
分子间作用力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间作用力的定义。 2、知道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的物理性质——熔沸点,学会分析结构相 似的分子,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3、学会分析物质在发生性质变化时,破坏了 什么作用力。 4、了解氢键的定义。
CO2分子内相邻的C和O之间存在 着共价键。
CO2分子之间 是否也有某种 相互作用呢? 有什么事实可 以证明?
四、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1.定义: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 中的H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O形成的分子间 作用力。
阅读课本P16拓展视野
氢键
2.特点: 化学键> 氢键>分子间作用力
3.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氢键可以解释的事实?
①同温度下冰的密度比水小; ②某些物质的熔沸点反常地高。
4、作用力大小?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
事实:干冰吸收很少热量就升华成CO2 气体,而CO2分子在加热条件下却不易 被分解。
解析:干冰受热升华,仅需要破坏分子 间作用力(较弱),故较容易; 而二氧化碳要被分解,则要破坏C与O之 间的化学键(较强),故较难。
7.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被 破坏的是( B ) A.HCl气体溶于水 B.冰的融化 C.食盐溶于水 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
除H2O外,NH3、HF分子间也易形成氢键。
作业 :P17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