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结构变动的相互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结构变动的相互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湖南大学颜涵、雷艳、崔衍安摘要我国主要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与不可持续等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问题。
本文利用VAR模型和1990-2007年的全国样本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收入分配结构变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结构的恶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逐渐减弱的抑制作用;在短期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动会对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产生逐渐减弱的负面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变化的冲击对产业结构变化的波动贡献较小,而产业结构变动的冲击对收入分配结构波动的贡献逐渐增大并稳定。
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简要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收入分配结构;居民收入水平;VAR模型一、研究背景在全球严峻的经济危机背景下,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强调“调结构促消费”的重要方针政策,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经济结构调整主要的内容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而保持需求稳定增长,继续落实、完善促进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积极推动最终消费也是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
有学者认为,目前最突出的结构问题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两极分化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因此本文针对当前中国亟需解决的结构调整问题,以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为研究对象,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宏观变化视角,对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发现二者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在协调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上,提供政策制定的经验依据。
二、文献回顾关于产业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Lawrence F.Katz(1988)认为由于技术和产品需求的变化以及劳动力流动等因素,造成的生产部门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由此带来的失业增加当然会造成收入上的差距[1]。
苏雪串(2002)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第二三产业的迅猛增长和第一产业产值增幅的下降,导致农村居民收入下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各产业面临的市场需求环境、自身的劳动生产率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其生产率及产值增长率的不同,导致各行业的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的差异,从而行业收入差距扩大[2]。
林毅夫和刘培林(2003)认为,造成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采取违背地方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建立的企业无自生能力,需要政府的保护和补贴。
最终使得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潜在水平,恶化了收入分配状况,造成了地区之间在收入上的差距[3]。
范剑勇、朱国林(2003)认为,地区间专业化水平和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产业结构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产业集聚效应会使地区差距会不断扩大。
我国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第二产业的高产值份额和非农产业在空间上的不平衡分布[4]。
席文、秦海林(2008)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城乡间收入分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按要素分配的经济体制下和要素产权清晰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变动会改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从而边际报酬,进而影响到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状况。
其实证结果表明,在改革开放前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变动不存在因果关系,改革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则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5]。
关于收入分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Kevin M.Murphy,Andrei Shleifer,Robert Vishny (1989)认为收入必须足够平等地分配,才能为国内商品提供更大的社会需求,从而促进本国工业化的进程。
收入分配的过度不平等会使工业品的需求规模太小,使报酬递增技术无法使用,从而影响到工业化进程。
但是,收入分配的过度平等也不利于工业化,因为收入分配的过度平等可能会使每个人的收入都比较低,无法实现工业化[6]。
陈嫣妮(2009)就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作者从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两方面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也对产业结构升级会产生不利影响[7]。
张敬德(2009)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分析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关系的改善,基于我国现行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了消费水平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提出协调政府收入与经济结构及增长,协调消费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关键在于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化和公平化[8]。
关于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的相互影响关系,J.Gregory Ballentine,Ronald Soligo (1978)认为收入与消费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使得由特殊政策改变所形成的初始收入分配发生变化,引起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结构产生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又改变了社会产品的组合,从而改变了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形成了新的收入分配[9]。
冯素洁(2008)将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通过对收入分配、收入流向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定性与实证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之间存在内在的累积循环效应[10]。
罗军(2008)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会改变社会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需求,影响到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从而改变收入分配的状况。
同时,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变也会影响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循环[11]。
三、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以上研究成果,对于认识产业结构变动和收入分配结构尤其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之间的影响及其形成的原因,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对后来者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综观现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下不足:(1)将产业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结构两者结合起来,分析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文献较少,现有为数不多的文献主要从单方向来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或者收入分配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2)对于收入分配结构,无论是从单方向研究还是将两者结合的研究,大都是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视角进行;(3)多理论分析,少实证研究,有些只是对实际情况进行描述,没有细致的实证分析。
并且在实证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过于简单粗糙,基本都是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
因此,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V AR模型,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的角度出发,对产业结构变动和收入分配结构变化的短期和长期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如下,先对我国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从整体上了解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特点和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趋势。
然后,对产业结构变动与居民收入变化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基于V 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
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本文的结论和建议。
四、产业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结构互动影响实证分析(一)变量与样本数据1.变量选取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的组织和构成,及它们所占的比重和相互关系。
测度产业结构的变量有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劳动就业结构、资产结构和技术结构等,通常用产值结构来反映产业结构[12]。
为了度量我国产业结构水平及变化情况,本文尝试用第一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比重的比率即HR 第一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H1/H3来描述,这个比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产业结构水平的变动趋势,HR越小则说明产业结构水平越高,产业结构水平越高。
HR的真实变化情况可以在下面的变量趋势描述图中得到验证。
收入分配结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现有文献大都从收入差距角度采用基尼系数来测度诸如城乡、地区、各社会阶层的收入不平等程度。
二是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环节中,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会发生变化[13]。
基于此,本文以居民收入水平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宏观变化为视角,选择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来描述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动情况。
综上所述,本文涉及的变量包括:(1)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H1、H2、H3代表产业结构,HR=H1/H3作为产业结构水平变动的代理变量;(2)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LR和再分配中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CI 代表收入分配结构;样本区间为1990-2007年(2008年-2009年数据不完整),所有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利用1990-2007年的数据,可以描述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H1、H2、H3)、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LR)、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再分配比重(CI)的变化情况。
产业结构的三次产业比重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如下图1所示,产业结构水平(HR)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其中,图1的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图2的HR数据为处理过的数据。
图1 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变化图图2 产业结构水平的变化图关于产业结构,图1的曲线显示近年来我国的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但第三产业比重仍低于第二产业比重。
同时结合产业结构水平的变化曲线图2,HR值的下降趋势,表明我国产业结构水平在提高或者说产业结构是升级变动的,但第三产业发展仍滞后于第二产业。
关于收入分配结构,图1中曲线显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和再分配中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逐年下降,说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民收入向着政府、企业部门倾斜的趋势,不利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可以认为我国近年来的收入分配结构正在恶化。
(二)基于VAR模型的产业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结构互动影响分析传统的经济计量方法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来描述变量关系的模型,但经济理论通常并不足以对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提供一个严密的说明,而且内生变量既可以出现在方程的左端又可以出现在方程的右端,使得估计和推断变得更加复杂。
而V AR模型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相互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
因此,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来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和收入分配结构的相互影响关系。
分析过程为:构建V AR 模型,模型的稳定性检验,基于V AR 模型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