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
. 2009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2186万人,占比46.6%,乡村人口71288万人,占比53.4%;男性68652万人,女性64822万人,占比48.6%,全国人口中,0岁至14岁的人占总人口的18.5%;15岁至59岁的人占总人口的69.0%;60岁及以上的人占总人口的12.5%。
死亡率7.08%。
;自然增长率5.05%。
由以上数据得出:
1.城镇人口规模在迅速扩大、
2.从人口的年龄结构上看,人均寿命攀升,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3.城镇人口规模在迅速扩大。
4.男女比例失调。
5.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和环境仍面临较大的人口压力,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但人均水平仍在百位之后。
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
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参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其直接的结果是中国人对风险的处理态度将由自留变为转移,城镇化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加深,导致产生风险的因素增加,从而客观上会刺激对保险产品的需求。
从深层次讲,人们选择男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养老和社保体系很不完善,我国应在未来几年内大力发展养老保险,完善社保体系。
随着多年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急速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重度老龄化。
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老龄化程度还将继续提高。
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是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而中国的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时间差。
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
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服务,任务相当艰巨。
2010040300083
城市规划
朱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