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土勘察报告

岩土勘察报告

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焦化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黔西南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2010年4月工程名称: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焦化工程勘察单位:黔西南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证书等级:乙级证书编号:241138-ky院长:熊建坤副总工:程林审定: 程林审核:程林工程负责:王寿成校对:程林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勘察等级及依据(一)勘察等级(二)勘察依据三、勘察手段及工作方法四、完成工作情况五、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气象,水文(二)、地形、地貌(三)、地质构造(四)、场地岩土构成(五)、岩溶发育特征(六)、水文地质条件六、场地地震效应评价与抗震设防(一)、场地岩土的抗震性能与地震效应分析(二)、抗震设防七、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一)、场地稳定性、均匀与建筑适宜性(二)、岩土物理力学指标与地基参数(三)、地基基础方案及承载力特征值八、结论与建议附图表1.拟建物和勘探点位置图共 1页2.工程地质剖面图共12条3.工程地质柱状图共19页4.岩石试验报告共1张一、工程概况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拟建的年产120万吨焦化工程位于兴仁县屯脚镇马路河地带,由山西省冶金设计院设计,设计主要建筑物由焦炉、煤塔、烟囱、熄焦塔、变电所、粉焦沉淀池、锅炉房、水池、冷却塔、冷鼓、电捕、洗脱苯房、硫铵房组成,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沉降不敏感,2010年3月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勘察目的是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提供可靠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及场区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适宜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为设计提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依据。

根据拟建筑物的结构特征,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特点,确定本次勘察任务要求如下:(1)、查明场地岩土构成、特征、厚度及分布情况。

(2)、查明场地岩溶发育特征及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成因、类型、分布,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

(3)、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腐蚀性。

(5)、划分场地类别,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

(6)、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7)、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及地基均匀性。

(8)、提出合理的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及建议。

二、勘察等级及依据(一)、勘察等级1、工程重要性等级拟建项目工程重要等级为三级。

2、场地等级场地地形简单,场地将进行开挖,地质环境将受到一般破坏,为三级场地。

3、地基等级岩土种类单一,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为三级地基。

综上所述,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丙级。

(二)、勘察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准》(CECS99:98);(5)《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6)《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7)设计部门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底层平面图》;(8)业主的要求。

三、勘察手段及工作方法根据勘察要求,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详勘采用工程测量、工程地质钻探等勘察手段。

1.工程测量钻孔定位按业主方提供的钻孔座标(见图)定位,控制点座标由甲方提供,其座标为:GPS1:X=2805514.517m Y=539708.041m H=1276.410mGPS2:X=2805917.101m Y=539497.686m H=1259.253m。

2.工程地质钻探用以查明场地岩土体性质,风化特性及不同岩土单元的分布厚度及变化。

钻探深度为15.0m,其中ZK16、ZK27深度为15.0m。

四、完成工作情况我院于2010年3月27日进场,首先收集了有关资料,然后进行野外周边环境地质调查,钻孔放线于2010年3月28日进行,钻探于2010年3月29日至2010年4月10日结束,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于2010年4月15日完成,具体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

完成实物工作量表表1五、场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气象,水文厂区位于株江水系西江流域北盘江一级支流地带。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主要受北方西伯利亚冷气流的影响,夏季受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和西太平洋的海洋性气候影响,致使该区湿润多雨。

路线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70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占全年85%,其中6~8月份占全年的60%,枯期仅占15%。

暴雨一般在5月份开始,主要集中在6~8月,暴雨成因是由于大气环流活跃,一方面南支流急流北跃,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随之北上西伸,低纬度的高空东风带也北进到青藏高原南缘,而本流域地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南,受东南季风控制,有时亦为西南季风左右,暖湿气流充沛。

另一方面由于入侵云南东北部的冷空气往往会在会泽、沾益、宣威一带受地形阻挡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成为昆明准静止锋,一但冷空气继续加强,就很快进入本工程区,并随海拔高度递降,向东南方向流动,与被抬升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便产生暴雨。

形成暴雨的环流的背景及中低空影响系统有低槽冷锋形,两高切变型、低涡切变线型以及台风型。

工程地区为暴雨区,暴雨出现的次数多,强度大。

暴雨历时一般为一天左右,连续三天以上的暴雨出现的机率较小。

工程区兴仁县属亚热带,冬春干燥、夏季湿润型,四季分明,冬暖夏凉。

据兴仁气象站1961~2000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1℃,极端最高气温33.7℃,极端最低气温-7.8℃(1968年2月14日)。

年平均日照时数1586.9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6.0%。

多年平均风速1.9m/s,全年以E风为多,实测最大风速19.0m/s(1987年3月12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

全年平均雾日数20.6天,降雪日7.6天。

多年平均降水量1338.9mm,降水量>0.1mm,日数190.7天(降水日数)>10.1mm日数39.1天,>25.0mm,日数13.8天,>50.0mm 日数3.9天(暴雨),>100.0mm日数0.4天(大暴雨)。

实测最大一日降水量为185.2mm,发生于1999年。

(二)、地形、地貌场地位于马路河岩溶槽谷地带,厂区场地现已开挖平整,场地内相对高差小于0.5m。

(三)、地质构结场地区域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无活动断裂分布,其地层主要为单斜构造,下伏基岩主要为中三叠系关岭组石灰岩(T2g),岩层产状倾向230度,倾角22度,由于受地质历史时期构造应力的挤压,使得场区分布基岩节理发育,节理间距一般在1-5cm左右。

(四)、场地岩土构成由上往下依次为1、红粘土(Qal+pl):褐黄色,结构稍密,可塑状态。

场地内大部份分布,最薄处为0.00米,最厚处为5.20米。

2、中风化石灰岩(T2g):灰色到灰白色,隐节理发育,岩芯破碎,岩芯呈砂状、块状、短柱状、长柱状。

全场地分布。

(五)、岩溶发育特征钻探中在ZK13(0.90-1.20m)、ZK16(15.00-17.20m)、ZK27(19.30-20.10m)发现溶蚀裂隙,粘土充填,其于钻孔未发育岩溶,无流沙及软弱层,另经地表地质调查,场区无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无活动性断层通过。

(六)、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主要基岩裂隙水。

钻孔中地下水位高程为1236.80m左右(雨季地下水位上升),施工中煤塔、烟囱基坑开挖应考虑降水问题。

其于可不考虑降水问题由于场区及附近无重工业污染源。

因此可以确定场区地下水对钢砼无侵蚀性。

六、场地地震效应评价与抗震设防(一)、场地岩土的抗震性能与地震效应分析1、场地原地貌上红粘土覆盖,土层无液化,下伏基岩连续稳定,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2、场地内无断层通过,地层连续稳定,整体性良好,对抗震有利。

3、地基持力层为基岩,性能较好。

属坚硬场地土中的I类建筑场地。

(二)、抗震设防1、建筑物结构布置,体形宜规则,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

2、结合体系受力要明确,传力要合理连续。

3、据查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对应地震烈度为Ⅵ度。

七、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一)场地稳定性、均匀性与建筑适宜性场地内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层结构及岩性组合较简单,场地主要为石灰岩岩,在ZK13(0.90-1.20m)、ZK16(15.00-17.20m)、ZK27(19.30-20.10m)发现发现溶蚀裂隙,粘土充填,基坑开挖后,根据溶蚀裂隙发育情况进行处理。

地质环境稳定性好。

根据以上分析,只要选择合理的地基方案,场地适宜于本工程的建设。

(二)、岩土物理力学指标与地基参数(1)红粘土:该层虽具有一定的强度,但该层分布厚度不均匀,因此该层不宜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

(2)中风化石灰岩(T2g):具有很高的强度,全场分布,该层是很好的地基持力层。

中风化石灰岩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岩石试验报告计算,该工程取岩样8件进行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取样深度见试验报告,采用6件进行统计,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2.6条计算,计算成果见岩石力学指标统计计算表。

岩样试验统计表表2岩样试验计算成果表表3岩石试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最小值为22.801MPa,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2.2条表3.2.2-1划分岩石坚硬程度为较软岩,附录A 表A02岩体完整程度定性分类划分完整程度为软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

建议中风化石灰岩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1700KPa,设计可直接采用,可不考虑沉降变形。

室内岩石试验结果见附录。

(三)、地基基础方案及承载力特征值如前述,根据拟建物结特征及场地地质条件,建议地基基础方案如下:拟建物基础坐落在中风化石灰岩上,可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形式,承载力特征值如下:中风化石灰岩:fa=1700Kpa。

场地地下水不丰富,基础施工过程中采用常规抽水设备可解决施工降水问题,由于场区附近列重大污染源,因此场地地下水对钢筋砼无侵蚀性。

八、结论和建议1、场地地层结构及岩性组合较为简单,自然状态下无地质灾害,无地下水的危害,周围无活动断层,稳定性良好,适宜本工程建设。

2、场地为建筑物抗震有利地段,为I类场地,抗震设计烈度按Ⅵ度设防。

3、根据场地地质条件,结合拟建物结构特征,拟建物基础坐落在中风化石灰岩上,可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形式,承载力特征值如下:中风化石灰岩:fa=1700Kpa。

4、基坑开挖禁止放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