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吉兰巴雷综合征14例死亡病例分析_彭方南
吉兰巴雷综合征14例死亡病例分析_彭方南
彭方南,E-mail: 13905461891@ 163. com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2 年 8 月第 35 卷第 4 期 BMU Journal,Aug. 2012,Vol. 35,No. 4
·305·
( 64. 28% ) ,说明多数病人死亡发生在急性进展期。 3. 2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本组合并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者 12 例( 87. 14% ) ,远远高于国内 12. 5%[3], 但本组病例中突然心跳停止者 2 例( 14. 28% ) ,其 中 1 例极期发生房室分离,8 例心动过速,心率达 120 ~ 175 次 / min,8 例有心肌劳损、各种早搏、传导 阻滞、室内差异性传导等心电图改变。说明本病并 发心脏损害不容忽视,有些病例资料[4]发现 GBS 植 物神经功能障碍者交感系统损害者极为广泛,从脑 干中枢、脊髓侧柱、神经根、交感神经节、交感链到周 围神经干、甚至神经末稍均有损害。主要病理改变 为水肿、炎 性 细 胞 浸 润、节 段 性 脱 髓 鞘 和 华 勒 氏 变 性。交感链神经节损害可引起心律失常和循环衰 竭。除此之外,呼吸机麻痹、肺内感染、肺通气障碍 等致组织缺氧、体内二氧化碳潴留可能增加 GBS 植 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或加重临床症状[4〗。故在 治疗的过程中除积极调解植物神经功能外,加强心 电监护,抗感染,改善肺通气功能亦至关重要。 3. 3 出血性休克 本组 14 例中于病情极期出现上 消化道出血 2 例( 14. 28% ) ,其中 1 例发生出血性 休克。其发生原因可能为应激所致。由于 GBS 患 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ACTH 释放增加导致肾上腺 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加之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糖皮 质激素,均可导致胃的内环境紊乱,胃酸分泌增加, 胃粘膜屏障作用遭到破坏,致使胃十二指肠溃疡发 生,小动脉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故在治疗过程 中应注意监测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的发生。经常查大 便潜血试验,必要时留置胃管,加强监护、备血等措 施,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作止血处理。停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给予正肾素盐水胃管内注入,甲 氰咪胍分别胃管内注入、静脉应用。如出现上消化 道大出血,除及时输血补液外,可应用胃镜检查并在 直视下作止血处理。平时应给予制酸剂,保护胃粘 膜,以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3. 4 肺氧中毒 本组 14 例中有 5 例( 35. 71% ) 发
阻滞等改变。 1. 4 呼吸肌麻痹情况 全部病例出现呼吸肌麻痹, 发生时间最短的与首发症状同时,最长的为首发症 状后第 5 天。除 2 例因轻度呼吸困难未行气管切开 外,余 12 例均及时行气管切开并行呼吸机辅助呼 吸,其间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 7. 6 ~ 8. 0 kPa 之间, 动脉 血 二 氧 化 碳 分 压 6. 86 kPa,调 整 吸 氧 浓 度 为 76% 后 1 ~ 3 h 测血氧分压在 8. 30 kPa 左右,血二氧 化碳分压在 6. 35 ~ 6. 84 kPa 之间。 1. 5 合并症 合并肺内感染者 14 例; 上消化道出 血 2 例,其中 1 例发生出血性休克; 急性肾功能衰竭 2 例; 1 例血糖高达 14. 6 mmol / L,尿糖 ( ++++ ) ; 3 例分别于病程第 5、7、9 天出现肝功能异常,其中 1 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急性发作。 1. 6 脑脊液检查 14 例患者发病后 1 ~ 5 d 行腰椎 穿刺查脑脊液,其中 8 例外观微混,蛋白质含量 0. 8 ~ 1. 4 g / L 者 6 例,1. 9 ~ 3. 1 g / L 者 5 例,蛋白质含 量正常者 3 例,细胞数均在正常范围。 2 结果
吉兰巴雷综合征( GBS) 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 自身免疫介导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重型患者易 危及生命。我院 2001 年 1 月至 2010 年 1 月收治 GBS 病 人 100 例,均 符 合 中 华 神 经 科 杂 志 编 委 会 1993 年 10 月黄山会议制定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其 中 14 例病人死亡。我们对死亡的 14 例( 14% ) 患 者进行了死亡原因的回顾性分析,除对 GBS 常见并 发症分析外,重点探讨了呼吸肌麻痹患者应用呼吸 机过程中发生肺氧中毒致死的原因和机理。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14 例病人中,男性 8 例( 57. 14% ) , 女性 6 例( 42. 86% ) ,男女之比为 1. 3: 1。发病年龄 13 ~ 64 岁,其中 < 20 的 4 例( 28. 5% ) ,21 ~ 35 岁 8 例( 57% ) ,> 60 岁的 2 例( 14% ) ,以青壮年为多。 从发病至高峰时间为 1 天者 12 例,3 d 者 4 例,4 d 者 2 例,6 d 者 4 例,8 d 者 2 例,平均 4. 4 d。从发病 至死亡时间 28 h 1 例,28 ~ 72 h 2 例,72 h ~ 5 d 2 例,5 ~ 6 d 4 例,6 ~ 8 d 3 例,14 d 1 例,15 d1 例。 1. 2 入院查体 颅神经受累: 第Ⅶ对 4 例,Ⅸ、Ⅹ对 6 例,Ⅲ、Ⅴ、Ⅵ、Ⅺ、Ⅻ对 4 例。肢体肌力: 屈颈及四 肢近端 0 级,远端 1 ~ 2 级 6 例; 四肢近端 2 ~ 3 级, 远端 0 级 8 例,均为弛缓性瘫痪。腱反射与病理反 射: 12 例减弱或消失,2 例双膝反射略增强,3 例一 过性一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四肢手套袜套样痛觉 减退 8 例。有肌肉压痛者 8 例,均为四肢肌肉痛,以 双下肢腓肠肌痛为著,4 例无肌痛,2 例未述及。全 部病例均无肌萎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 12 例,其 中一过性尿潴留 2 例,肠胀气 4 例,全身多汗 8 例。 1. 3 心电图表现 低电压 2 例,心率达 175 次 / min 者 2 例,120 ~ 150 次 / min 者 6 例,65 ~ 86 次 / min 者 6 例,其中 1 例极期发生房室分离。8 例出现心肌劳 损、各种早搏、房室传导阻滞、ST-T 改变、室内传导
·304·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2 年 8 月第 35 卷第 4 期 BMU Journal,雷综合征 14 例死亡病例分析
彭方南 张文珺 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东营 257034
【关健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出血性休克; 肺氧中毒; 心跳骤停 【中图分类号】 R745. 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9510( 2012) 04-0304-02
生肺氧中毒死亡。由于长时间应用呼吸机吸入高浓 度氧致使肺氧中毒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病人 用氧过程中,紫绀及呼吸困难不见好转反而继续恶 化,虽考虑到肺部感染加强抗感染措施,但仍无效。 监测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 7. 6 ~ 8. 0 kPa 之间,认为 吸氧浓度不够,给予增加吸氧浓度为,低氧血症稍有 改善,血气测动脉血氧浓度为 8. 3 kPa,但病人紫绀、 呼吸困难及憋气现象仍无改善,出现意识障碍,最后 呼吸、心跳停止死亡。说明肺泡壁病变造成氧气弥 散率明显减低,单纯提高吸氧浓度不但不能提高动 脉血内氧分压,反而进一步导致肺泡壁渗出水肿变 厚,肺氧交换功能更差,最终导致肺氧中毒。
[4] 程保和等: 格林 - 巴利综合征的植物神经障碍[J]. 中华神经精 神科杂志,1991,24( 6) : 332-335. ( 收稿日期: 2012-06-26)
14 例患者死亡原因如下: 消化道大出血致出血 性休克后死亡 1 例,呼吸机故障死亡 4 例,肺氧中毒 死亡 7 例,心跳骤停死亡 2 例。 3 讨论
本组 100 例中死亡 14 例,占同期住院病人数的 14% ,高于国内余海等[1]报告的 10. 1% ,但低于赵 氏[2]报告的 20. 7% ,说明本病死亡率 除 地 区 发 病 率、病情轻重不同外,与治疗措施也有密切的关系。 本组男女病死率为 1. 3∶ 1。年龄 13 ~ 64 岁,最大者 64 岁,以 30 岁左右为最多( 57% ) ,可能与青壮年发 病率高有关。 3. 1 死亡时间分析 14 例中 3 d 内死亡 3 例,5 ~ 8 d 内死亡 9 例,14、15 d各死亡 1 例,以 1 周左右最多
GBS 患者的死亡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报道 14 例死亡病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呼吸肌麻痹、 肺氧中毒、严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上消化道大出血 休克等。所以,在抢救过程中积极抗感染治疗和预 防并发症是重要方面。对呼吸肌麻痹并发肺部感染 的病人,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肺 部情况,并连续监测循环功能及血气分析,适当调整 呼吸机的通气量,保持呼吸道及呼吸机的通畅。如 果病人在用氧过程中,紫绀及呼吸困难不见好转,反 而继续恶化,虽因肺部病变增多疑为感染加重,但加 强抗感染措施无效,此时若能及早减低吸入氧气浓 度,病情或可逐渐改善。
参考文献
[1] 余海等: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与呼吸肌麻痹的关系及治 疗探讨[J]. 实用内科杂志,1989,9( 8) : 95-428.
[2] 赵保洵等: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156 例的临床分析[J]. 中 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78,11( 2) : 95-100.
[3] 白法毅等: 格林-巴利氏综合征 1091 例临床分析[J]. 中国神经 精神疾病杂志,1990,16( 1) :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