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ppt
性质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①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 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 太平洋地区,先后30多个 国家卷入战争。 ②性质 为“帝国主义战争”,给 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③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 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 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
展。
①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 亿以上人口卷入,范围遍及 “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 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 世界范围的战争,也是一场空 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 无数财产被毁。 ②二战彻底 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 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 的财产被毁,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 展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开始:1914年7月底, 开始:1939年9月1日,德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 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
二战的启示
•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 演;
• 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 • 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
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 面临的各种挑战;团结就是力量。
• 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 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 爆发?
不同点:
①背景有不同的一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政治经济不衡,帝国主义争 夺世界霸权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于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德日 走上法西斯道路,侵略扩张引起的。 ②性质也有不同,一战自始至终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 初期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随着苏联的参加,二战演变为世界人民反法 西斯战争。 ③影响也有不同的地方。与一战相比,二战对世界影响要大得多。表现在: 更加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力量,使殖民地体系瓦解;更加推动了人民民 主力量的壮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由一国到多国,第三世界不断崛 起。
宣战
进攻。英法对德宣战。
过程
三条战线:西、东、 扩大:苏德战争爆发
南三役:马恩河、 爆发
凡尔登、索姆河战役。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结束:1918年11月, 结束:1945年9月2日,日
德国投降
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发动国、 德国、三国协约和三 德国、轴心国集团 军事集团 国同盟
• 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 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 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 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 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 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绞肉机
日本偷袭珍珠港
标志着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战中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是整个战争的转折点
中途岛海战 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 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综合探究
请从背景(根本原因)、性质、影响等方面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
①根本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 ②性质方面有相同的一面:都带有非正义性的一面。 ③影响有相同的地方:两次世界大战都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都消弱了帝国主义力量,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
二战胜利的原因
•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法西斯 恐怖独裁反人类、反社会,违背历史潮 流的,威胁世界和平,遭到世界人民的 反对。
• 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际反法西斯 联盟的成立,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 法西斯国家提供了有力保证。
两次大战中国政府参与的结果
第一次:中国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 胜国,但却在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 顿会议上被帝国主义宰割。
具体原因 1、德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2、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和英法绥靖策
性质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目的 参战国
不仅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专政,使各国人民面临生存 问题
轴心国:德、日、意 同盟国:英、苏、美、中等
主要战役 结果 危害
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诺曼底战役等。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胜利,法西斯国家失败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开始的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结束的标志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具体原因: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疯狂扩军备战.
性质: 目的 参战国:
帝国主义 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原料 同盟国:德、意、奥 协约国:英、法、俄
主要战役 结果
凡尔登战役 同盟国失败
危害: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945年9月
开始的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结束的标志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
第二次:中国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收回台湾。
战后世界格局
第一次: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亚、欧洲、非洲的 统治秩序以及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 治秩序。
第二次:确立了以美苏争霸为特点的 两极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启示:
1.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在当今世界和平与 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依然存在,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根 源没有消除,我们必须在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 设的同时,提高警惕,居安思危。 2.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也可以合作,共同应对 突发事件。 3.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