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 页
房屋租赁合同的优先承租权
优先承租权,是指在租赁关系中,原承租人在原房屋租赁合
同期届满要求续租时,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于其他第三人承租的
权利。这里讲的优先,主要是指在顺序上的优先,同等条件,主
要指的是价格、期限条件。在我国一些地方性法规中,已经明确
规定了租赁关系中的优先承租权。例如,《深圳经济特区房屋租
赁条例》(XX) 第四十二条:“ 租赁期限届满,-在同等条件下,
承租人有优先承租权”。《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第四十四条规
定:“房屋在租赁期满后继续出租的,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
优先承租权。” 但是,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中,还
没有关于房屋租赁优先承租权的明确规定。因此,“优先租赁
权”不是法律的强制性规范。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房屋租赁优先权的问题。我们先
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原告誉恒公司与被告某中学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
同。约定:原告承租被告房屋一套,每月1500元;合同期满时,
在同等条件下誉恒公司有优先承租权。合同期满前,原、被告曾
多次商谈续租事宜。由于被告将租金增至每月XX元,原告誉恒公
司认为太高,未达成协议。此时,第三人市土产服务部要求承租
此房,租金1800元。被告在未告知原告的情况下,以每月1800
元租给第三人市土产服务部,合同签订后双方办理了房屋租赁登
第 1 页 共 1 页
记手续。事后,原告得知,向被告提出自己也愿以每月1800元续
租房屋。被告认为已与第三人签订了协议,因而拒绝了原告的要
求。原告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保护自己的“优先租赁权”,确认被
告与第三人的合同无效。
案例二:XX年3月,原告海鸿公司与被告清水河公司签订了
《房地产租赁合同》,约定原告承租被告的肉菜市场,租赁期限
至XX年5月31日止,并且在合同中约定了承租人有优先承租
权。之后,原告发现被告与梁某又签订了一份《肉菜市场承包合
同》,约定于XX年1月1日起将上述肉菜市场给梁某承包,原告
认为,被告与梁某签订的《肉菜市场承包合同》侵犯了自己的合
法权益。因此诉至人民法院,要求确认《肉菜市场承包合同》无
效。
这两个案件,都涉及三方当事人,两个房屋租赁合同,争议
焦点是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的“优先租赁权”的效力如何,有没有
排除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对于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优先租赁权”条款的效力问
题,存在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该约定无效。理由是我国
现行法律并没有关于承租人的“优先租赁权”的规定,该约定不
应受法律的保护。第二种意见认为,该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
示,且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理应合法有效,因此对约定人
和第三人均应产生拘束力。第三种意见认为,约定合法有效,但
效力仅限于当事人之间,对善意第三人不产生拘束力。
第 1 页 共 1 页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我国合同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依
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合同的实质,是当事人的一致的意思表示。是否订立合同、与谁
订立合同、订立什么合同、怎么订立合同以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等等,都由当事人的意思来决定,这就是所谓意思自治和契约自
由。根据这种自由,只要不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规定、不损害社
会公共利益,当事人依其真实意思所达成的合意就为合法有效,
应受法律保护。因此,在租赁合同关系中,优先承租权虽然没有
法律的强制规定,但当事人完全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原承租人享有
同等条件下优先租赁的权利。然而,合同权利不同于法定权利。
法定的权利来源于法律的规定,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与之相违
背的行为均属无效。合同的权利则产生于双方的约定,其权利的
效力仅限于当事人之间,不能对抗善意的第三人。
在上述两案中,原告和被告在租赁合同中约定了承租人有优
先承租权,但被告未经原告同意,又擅自与第三人签订租赁协
议,被告无疑侵犯了原告的优先承租权利。那么,被告与第三人
的租赁合同是否就因此无效呢?根据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
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以及上述的合同法律原
理,原告仅以具有租赁优先权为由,请求确认被告与第三人的合
同无效,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此时,原告不能主张合同无效,不
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只能基于违约,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在
第 1 页 共 1 页
司法实践中,法院也会从侧重考虑保护善意第三人,维护流转秩
序和保护交易安全的角度作出判决。
经过上面的分析,结论是:房屋租赁双方的“优先租赁权”
条款,仅对合同双方当事人有效,承租人享有的“优先租赁权”
并不能对抗第三人,不能因此宣告另一份合同无效。出租人侵犯
承租人的“优先租赁权”,擅自将房屋租赁给第三人,属违约行
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上述两个案例均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原告应当另案起诉,
追究被告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