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 SO2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答案】C【解析】【详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和丙为生成物B.a 等于 21C.b 等于 37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答案】D【解析】【详解】A 、b =64+10+1+16﹣54=37,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甲、丁是反应物,乙、丙是生成物,故A 正确;B 、设t 时刻生成乙的质量为x++64g 54g-10g64g-48g x→甲丁乙丙64g 64g-48g=54g-10g xx =11ga =10g+11g =21g ,故B 正确;C 、根据A 中计算结果可知b =37,故C 正确;D 、设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 +bc +d 26416am bm g g→甲丁乙丙 2am 64g=bm 16ga :b =2:1,故D 错误。

故选:D 。

3.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B .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C .参加反应的X 与生成的Z 的质量比为9:7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 3和NO 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 2和H 2O 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 3催化剂5N 2+6H 2O 。

【详解】A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X 、Y 都含有氮原子,不能确定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故A 不正确;B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 和W 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故B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30×6)(28×5)=9:7,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4.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A.FeO B.Fe2O3C.Fe3O4D.FeSO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反应前有4个铁原子、8个硫原子、22个氧原子;反应后8个硫原子、16个氧原子;所以一个X分子中有2个铁原子、3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是Fe2O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5.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是DNA水解的产物之一,其化学式为C4H5N3O,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胞嘧啶中含有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B.胞嘧啶中碳、氢、氮、氧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4:5:3:1C.胞嘧啶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D.胞嘧啶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答案】A【解析】【详解】A、胞嘧啶是由胞嘧啶分子构成的,胞嘧啶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与氧原子构成的,其中最小的微粒是电子,故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胞嘧啶中碳、氢、氮、氧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4:5:3:1,故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胞嘧啶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正确;D、由化学式可知,胞嘧啶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故选:A。

【点睛】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A .反应前后均为混合物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⑤D .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实质是:2222CO O CO 点燃。

【详解】A 、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前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反应后有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分子和反应过程中过量的氧气分子,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 、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③,符合题意;D 、由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所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即④⑤,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7.某纯净物R 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 3、H 2O 和CO 2。

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不正确的是A .R 中一定含有氮元素B .R 一定为化合物C .R 中一定含有水D .R 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变化.所以某物质R 常温下可分解为NH 3、H 2O 和CO 2,说明R 是由C 、N 、H 、O 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物质R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R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原物质是纯净物且生成物中有水,故反应物中一定不含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题意“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说明R不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8.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60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第一次A全部反应,B、C有剩余;若增加10gA,25gA时,与15gB也会恰好反应,只剩余C;设:第一次反应停止后,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yA+B+C→D15g x 30g25g 15g yx=9g,因此剩余B是6g;y=5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一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30g﹣15g﹣9g=6g,因此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15g:6g=5:2故选D9.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苯完全燃烧产物有CO2和H2O【答案】D【解析】【详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78,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特别注意质量比和个数比是否混淆。

1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依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待测值为22C.生成A和B的质量比为22:9D.D物质是该反应的反应物【答案】C【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9g,是生成物,生成B的质量为9g;C 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111g;同理可以确定D是生成物,生成D的质量为80g;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111g-9g-80g=22g,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22g=26g。

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所以属于分解反应,错误;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6g,错误;C、生成A和B的质量比=22g: 9g= 22:9,正确;D、D物质是该反应的生成物,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B .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D .12 g 碳和16 g 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 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镁条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错误。

B .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是因为其中的C 变为CO 2气体,其中的H 元素变为H 2O 蒸汽逸出,逸出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错误。

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因此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蒸汽。

D .C+O 2CO 2。

12 g.由方程式可知12g 碳和32 g 氧气恰好反应,而给出的氧气的质量是16g,不足量,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按照氧气来计算。

可生成22g.错误。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级反应物有一种是过量时的计算的知识。

12.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 .图示中x 的数值为4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

相关主题